五、健康老人必读篇

心梗发病“高峰”在冬季清晨

洪昭光健康养生精华集 作者:洪昭光


  研究发现,在清晨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比其他的时间要高出50%,所以有些外国专家把清晨叫做魔鬼时间。就是说,这个时间段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死神容易找上门来。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近年来不仅发病率继续增高,而且还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最近国家公布的各类医保都必须覆盖的6种最严重的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紧随肿瘤之后,名列第二。

  一年之中冬季多,一天之中早晨多。其实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已经观察到心肌梗死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性"莫尼卡"研究,在北京74万自然人群的检测中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夏天酷暑的时候很热,出汗很多,血液浓缩,血黏度高,脑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也会增多。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规律呢?   人体的一个生物钟一个节律。人体的生理心理变化跟外界的环境、日出日落、白天黑夜有关系。每当旭日初升的时候,交感神经一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也上升,心肌耗氧量就增多。因为我们白天要干活、要工作,所以只要太阳起来,心肌耗氧就多了;太阳下山,慢慢就减少了。另外,像周末和星期一这几天心肌耗氧也多,因为生活不规律了,暴饮暴食、活动多、熬夜,星期一又要上班了。

  另外,天气寒冷,气温下降,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综合一系列变化,使心脑局部血管狭窄及缺血加重,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动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

  一天当中,血压一般在上午10点、11点左右到了高峰;到12点吃饭、休息,一会儿血压就下来;到晚上6~8点回家事多,又是一个小高峰;到夜里10点、12点以后、2点处在最低。人的整体功能最佳状态都是下午,在三四点、四五点时最活跃,所以国外很多重要会议都在下午开。

  此外,我们一夜没有喝水了,但是夜间呼吸、出汗和泌尿也在丢失水分,一夜8小时大约失水600~700毫升,因此血液黏度在夜里越来越高,在天亮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的程度。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下降,代偿能力减退,加上原有病变,使冷天及清晨的不利影响如雪上加霜,表现得更加明显。

  近来北京安贞医院在一组连续2年共580例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男性428例,女性152例的研究中发现:冬季(11月~次年2月)发病226例,占全年39%。其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春、夏、秋三季8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23例,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冬季比其他三季的月平均发病人数增高43%。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发病还与时辰有关,尤其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中更明显,早上5~6点,发病率最低;7~8点是5~6点的2倍;8~9点是5~6点的3.1倍,与美国学者报告的约40%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每天、每周、每年的一定时段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与健康有很大关系,这是一种天人相应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