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5节:全身心投入(3)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丁羽上初中后,我家花9200元为他购置了第一台计算机。为了支持他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性学习,几年里我家的微机软硬件升级几乎就没间断过,中关村微机配件和软件市场都被我们父子跑熟了,甚至与有的摊位建立了关系。仅此一项,从初中至高中期间,初步算来就花了一万余元。丁羽上高二时我家花8000余元购置了第二台计算机,上大学时花5500余元购置了第三台计算机(未购显示器)。上述3台计算机,在当时都属于性能和配置比较超前、运行速度较快的,就是为了节省孩子宝贵的时间。几年来,丁羽用在计算机方面的总开支在3万元以上。为了在家里搞电脑网络联网试验,分别购置了路由器、压线钳等设备和工具,购置了包括电钻、电焊器等在内的工具箱。

  记得在组装第二台计算机时,为节省40元的运费,我和丁羽硬是将一台计算机的全部组件用自行车带回了家。整个自行车货架上摞的纸箱比人还高,从中关村到莲花池十几公里,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近万元舍得花,而40元的运费却舍不得花,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羽在学校一直是同学和老师们公认的计算机高手,我觉得这钱花得值,花在了刀刃上。

  其他比较大项的花费有:小学和初中阶段参加奥数和华校两个课外班,学费约5000元;中学阶段两次赴上海参加模型制作比赛,花费约2000元(含平时练习制作模型材料费),交科技班活动费3000元;购手工拼图模板花费约1000元;去北京科技馆看展览不下十几次,花费至少上千元;为学英语,花800多元购一套多媒体软件"洪恩环境英语";两次共花1000多元购"文曲星";还花1500多元购电脑打印机。购书是另一项大宗投入,保守估计,几年下来应该不下10000元。

  以上是保障正常上学经费以外的大项开支,总计不下5万元。这个数字对我们这样收入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在投入时也确实需要点勇气和决心。我家2001年分到经济适用房时,100多个平方的毛坯房连装修带购家具、家电等共花3万元,在几百户同一批分房的同级别军人中,我是花费最少的。说出来人家都不相信,整个房子11盏灯,我总共花220元,但丁羽的台灯却是花150元买的无闪烁、不刺眼台灯。装修房子我家花钱最少,可是我给丁羽买的书报杂志却是他所在年级中最多的,买的电脑也是最高级、更新换代最快的。这就是我的金钱观、价值观。

  丁羽上高中时,学校有部分暑假期间与外国学生定向交流的名额,条件是个人要负担来回路费和生活费,算下来起码要两万多元。我虽然知道这是孩子学习外语、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的好机会,但考虑到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就与丁羽统一思想,做出放弃的决定。但想起为钱而让孩子失去一次学习和开阔眼界的好机会时,我的心都会隐隐作痛。这也是我觉得值得投入而无力投入的少数情况之一。

  和丁羽一起逛书店是我们经常的活动,只有在书店里,丁羽才能找到爸爸是"大款"的感觉。只要丁羽喜欢的书,我从没有犹豫过,倒是丁羽经常看着昂贵的书价而表现出犹豫不决。我家有三个书柜,但家里的剩余空间仍然堆放着盛不下的书籍,还不包括送人的,当废品处理的。在学校,丁羽是全年级中订阅报纸杂志最多的。买书报杂志花的钱对我们这样收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我仍觉得,就培养孩子的效益而言,买书报和杂志最值,因为书籍是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结晶,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和伴侣。可以这样说,任何一本书(当然除了诲淫诲盗的个别坏书外),只要孩子哪怕是粗略地看一看,其价值也比购书花费大得多,更不要说那些爱看、认真看的了。令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些钱都真正花在了刀刃上,每一项投入都获得了丰厚甚至是超额的回报。

  每每看到一些家庭,他们舍得花大把的钱请家教,家里却连一个书柜都没有,孩子连一点动手的工具都没有。正所谓有钱治病,无钱吃饭。他们梦想靠"输液"让自己的孩子长得高大健壮,企图在荒漠上长出参天大树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