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5节:看大片 学英语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亲的35个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有一个衔接问题。一个无知无为的家长,他对孩子既没进行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没逼迫孩子学过什么知识,只是把一个"纯洁"得如同白纸般的孩子送到学校,根据目前情况,应该说大部分较好学校的老师有能力有办法把这样的孩子培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师能把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厌学的孩子扭转过来,培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是真正的特级、优秀教师。可惜,这样的老师凤毛麟角。如果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是你的万幸。现在,有部分家长自己不会教育孩子,但知道孩子的智力发育是后天培养的。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找一个好学校、好老师,以致形成好学校、好老师高不可攀的局面,就是有力证明。在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海淀区的孩子靠家长,东城区的孩子靠老师",就说明人们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

  如今有的家长不让孩子接触计算机和网络,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不让孩子看电视、看"闲书",我觉得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固然,确有部分孩子因为过分沉溺电视、游戏和杂书中而影响学习的,有的甚至因此而患了近视眼,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成功家教的例子中,绝大部分家长对此持比较宽松、开放的态度。许多高考状元都是计算机方面的高手,有的甚至是玩电子游戏的高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如何兴利除弊。

  这里还有一个正确对待孩子考试分数的问题。不少家长只看孩子考试分数,低了就大发雷霆,限制甚至取消孩子玩的权利,高了就沾沾自喜,放任孩子玩乐。这样的教育就太肤浅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抓住考试中扣分的地方不放,找出原因,指导今后的学习。属于知识漏洞,要及时补救;属于大意,要提醒提高注意力。千万不要为一时的考试分数而处罚孩子。考低分并不等于犯了错误,孩子这时最需要的是具体的分析和帮助,和他一起分担压力,重新树立自信。

  家长心语:

  没有学不会母语的,却很少有能说地道外语的,说明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没有语言环境,家长就要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哪怕是"人造环境"。

  看大片 学英语

  丁羽上高中后,我支持他陆续看了《兄弟连》、《海底两万里》、《24小时》等十几部美国原版大片,其中《兄弟连》和《海底两万里》还配合阅读了英文原版书。看大片,学英语,既增加了英语学习的乐趣,迅速提高听力水平,又能从中获得文学素养的熏陶,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语言环境。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虽然大部分学生一路过关斩将,各类考试都能通过,但到头来还是所谓的"哑吧"英语:说,不能说;听,听不懂。这种为考而学的教育,是纯粹的浪费型教育。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创造语言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英语考试和实用的统一,就成为这些年来我在丁羽学习英语方面一直不断尝试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有不少英语学得好的孩子,他们具备天然的语言环境,如父母或长辈中有人能用英语与孩子对话,能用英语讲故事给孩子听。我看过这些孩子的父母出的有关如何教孩子学英语的书,他们的孩子英语水平也确实出类拔萃,但你学不了,因为绝大部分父母不可能为了孩子而把英语学到能流利对话的水平。他们孩子的这种天然环境条件,是你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现实中这样的家庭环境毕竟是少数,而绝大部分家长是学过一点英语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家附近有周末英语角的,鼓励孩子参加是个好办法,但这样的条件也只有居住在大学集中地区或使馆区的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具备。怎么办?那就是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人工环境吧。

  好在现在是多媒体的时代,各种英语音像制品应有尽有。你虽然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使用英语对话的环境,但你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一个视听的环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