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近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的历史变迁(6)

伦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腾飞 作者:李俊辰 著


  劳埃德保险大厦(如图1-7所示)的大厅中央悬挂着名为"卢廷"的大钟。敲响卢廷大钟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件宣布--敲响一声代表坏消息,敲响两声则表明有好消息。卢廷大钟来自拉·卢廷货船,这艘由劳合社承保的货船载有黄金,1799年出航时却沉没……

图1-7 代表伦敦劳合社现代商业取向的劳埃德保险大厦

  在全球保险业和再保险业具有崇高地位和威望的劳合社是明星公司的追逐者,它们包括94%的富时100指数公司、93%的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公司、82%的财富50强欧洲公司、85%的财富500强美国公司、全球前7大制药公司以及排名世界前20位的全球性银行。

  2005年11月9日,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政府宣布批准劳合社在华成立一家再保险公司。当时劳合社主席列文勋爵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张"信任票"。他没有提供劳合社期望在华获得业务量方面的数字,但表示"有巨大潜力"。列文勋爵称:"如果我们四五年内能在那里赚到大钱的话,将令我感到惊奇。但是在今后的十年、十五年到二十年,无论是谁在掌管劳合社,他都会把中国描述为我们最大的市场之一。"2006年劳合社在中国成立的再保险公司是其首次成立此类公司--中国的保险公司可以本币形式从这家公司获得再保险偿付。劳合社旗下的再保险公司将从劳合社保险市场获得偿付。由于外汇兑换的原因以及中国对入世的承诺,中国再保险公司于2006年终结垄断之际[9],劳合社适时入驻中国。

  伦敦金融城政府在报道中表示,由于拥有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灵活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宽松适当的监管机制,伦敦金融城这个卓越的金融中心是目前全球机构经营的最佳地点。从人才引进的角度看,伦敦金融城也具有相当的国际性。10年前,与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人或者伦敦金融城政府的政府官员和管理层一起工作的,可能是与他们自己相似的人,即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或伦敦大学的文科毕业生或理工科学生,但是现在,在这些人身旁工作的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数学奇才。于是,一个良性循环诞生了:伦敦金融城里的国际人才越优秀,其竞争优势就越强;其竞争优势越强,吸引来的"新鲜的"高层次人才就越多。人才的聚集体现在伦敦金融城的工作时间中。白天,伦敦金融城里人头攒动,名流云集,熙熙攘攘,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律师楼和会计事务所等金融机构的各路英豪纷至沓来,随着通勤者每日上班,伦敦金融城的流动人口每天都会增至31万以上,最多时城里的人口达35万。但到了晚上或周末,各公司关门打烊后,城里就立刻冷清下来,因为这里仅有约7800名常住人口。

  [9]目前,中国的保险公司必须将其全部业务的20%在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和慕尼黑再保险已在中国开展了多年业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