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证券投资基金及其分类

(一)早期探索阶段

基民天下 作者:赵迪 等编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中国基金业的设立与发展,几乎与中国证券市场同步。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得风气之先的金融机构就开始研究并设立了少量的海外投资基金以及境内的各类基金。例如,1987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与汇丰集团、渣打集团在中国香港联合设立了中国置业基金,首期筹款3900万,直接投资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周边乡镇企业。随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标志着中资金融机构开始正式涉足投资基金业务。随后,一批由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的"中国概念基金"相继面市。

  在境外"中国概念基金"与国内证券市场初步发展的影响下,进入1991年以来,伴随着各地房地产行业的急速膨胀,社会各界对资金需求的"胃口"也急速膨胀。1992年11月,中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该基金为公司型封闭型基金,规模达1亿元人民币,60%投向淄博乡镇企业,50%投资于上市公司,该基金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基金的设立及上市揭开了投资基金业在中国内地发展的序幕,并引发了1993年上半年短暂的中国投资基金业发展热潮。直至1994年,经济过热引发通胀,政府进行了宏观调控,投资基金的审批受到当时的经济政策限制。随着经济降温,基金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不规范和积累的历史问题逐渐暴露,多数基金资产状况恶化,1994年之后,我国进入经济金融治理整顿阶段。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因此陷于停滞状态。相对于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后发展设立的新证券投资基金,人们习惯于把这批产生于1997年以前的基金称为"老基金"。截至1997年底,我国共有75只老基金,资产规模大约58亿元人民币。老基金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基本的法律规范和足以支撑投资基金发展的相应的证券市场容量。此外,老基金大多不以有价证券为直接投资目标,而是大量投向房地产、企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因此他们实际上不适严格的证券投资基金。并且,这些老基金面临着房地产市场降温以及实业投资周期长变现难等风险,资产质量普遍不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