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最终的收获

像他们一样生活 作者:文泉杰, 郑国明


不要偏执,要学会停下来思考有一位印度学者对阿利·哈费特说:"如果你能得到拇指大小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所有土地;如果你能找到钻石矿,那么就能够让你儿子坐上王位了。"从此,钻石的价值就深深烙进哈费特的心坎。那天晚上,哈费特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跑去找学者,问他到哪里才能找到钻石。学者发现他如此迷失,便更改了建言,希望打消哈费特的念头。但是,已经沉入妄想中的哈费特完全听不进去,死乞白赖地缠着学者,最后学者随口说:"您要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流着白沙的河,只要找得到白沙河,就一定找得到钻石。"于是,哈费特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开始他的寻钻之路。但是,他找了许久,始终找不到宝藏,最后在西班牙的海边,投海死了。几年后,有人买下哈费特的房子。当准备让骆驼饮水时,发现沙中竟然闪着奇特的光芒。他立即拿了工具去挖,不久便挖到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觉得这个石块很漂亮,便将它放在炉架上。有一天,那位学者来拜访这户人家,一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学者惊奇道:"这是钻石啊!是哈费特回来了?"068

像学者一样思考AsThoughtfulAsScholars新屋主说道:"没有啊!哈费特并没有回来,这块石头是我在后院的小河旁边发现的。"学者怀疑地说:"不!你在骗我。"于是,新屋主向学者说出他找到钻石的地方,两人便立刻来到小河边,开始挖掘。几分钟后,底下便露出一块更为亮丽的钻石,接着又陆续挖掘出许多的钻石。后来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那块钻石,也是出自这个地方,而且净重100克拉。一味追逐物质,会丧失自己的价值,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态度往往会使自己丧失最终的收获。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有的问题想不通,就不要执拗下去,要懂得变换角度,从另一个层面考虑。成功,绝不是盲目和蛮力可以做到的,盲目的追逐者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蛮力的追逐者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有时候,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说不定是命运给你的一个美妙的恩赐。换个角度思考,让你焦虑的问题也许就不成问题了。就像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那么通往幸福的路,一定也不止一条。如果此路不通,就要另寻他路,如果非要执拗坚持,最终你也不会到达彼岸。不要偏执,要学会停下来思考,进而转换思路,以打开新的局面,这才是人生的智慧。有人曾以"深山藏古刹"为题,请了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淡墨浓笔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则画了丛山深林掩映的古刹一角;第三位却别出心裁地只画了一位老僧在山脚下汲水。稍加比较,第一幅画将"深山藏古刹"和盘托出,一览无遗;第二幅以一角暗示全景,似含蓄而实浅露;而第三幅似乎离题,但从老僧汲水于山脚,可以使人联想到深山中的古寺,耐人寻味。069

第一位画师受画题局限,按常规思路忠实完整地图解了题意,然终因过于直露、规范而略显平淡。第二位画师思路比较灵活,减弱了对直接的感性材料的需求,择取重点,并融入一定的想象,因而较之第一幅画多了些意味。然而全景之于一角,一角之于全景,前者是"加",后者是"减",这种加减习惯思考法,难以创造出全新的意境。第三位画师一反常规,换了个角度偏不从"古刹"上取景,任由联想自由地浮现,画了个汲水老僧,寓有于无,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画面,取得了神奇的艺术效果。人生也是这样,要学会创造性地生活,要学会转换角度思索问题。三种方法都能达到让人明了、给人艺术感染的作用,但要寻求最佳的表现途径。人活着不要墨守成规,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老一套的规矩也许不好使,这就需要发挥创造性的思想,别开天地,绘出让人惊诧的一笔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就能收获不同状态的人生。偏执是人生路上的最大杀手,它会毁掉很多美好的东西,为此,就要在行不通的道路中,停下来思考,转换角度,以获得人生新的突破。谦恭有度,莫得意忘形有一位自以为满腹经纶的年轻人,为了了解人生的奥妙,不远千里去拜访一位学者。学者在桌上准备了两只斟满茶水的杯子,然后坐下,070

像学者一样思考AsThoughtfulAsScholars开始讲解人生哲理的精义。这位年轻人听着听着,觉得其中某些话似曾相识,好像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他曾听人说这位学者学问高深,从他的话语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但是交谈之下并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之处,于是认为这位学者不过是枉得虚名,骗骗一般凡夫俗子而已。年轻人越想越觉得心浮气躁,坐立不安,不但在学者的讲话中不停地插话,甚至轻蔑地说:"哦,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学者并没有出言指责年轻人的不逊,他只是停了下来,拿起茶壶再次替这位年轻人斟茶,尽管茶杯里的茶还剩下八分满,学者却没有把杯子里的茶倒出,只是不断在茶杯中注入温热的茶水,直到茶水不停地从杯中溢出,流得满地都是。这位年轻人见状,连忙提醒学者说:"别倒了,杯子已经满了,根本装不下了。"学者听了放下茶壶,不愠不火地说:"是啊!如果你不先把原来的茶杯倒干净,又怎么能品尝我现在倒给你的茶呢?"谦恭有度,讲的是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君子待人要谦,对待长辈更要恭谦有礼,但也不可谦虚过度,过谦则使人感觉到虚伪不实。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得到人的尊敬,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也会对谦虚者抱以尊敬。谦虚是高尚者的情操,修养深厚的表现,圣人君子的操守。《菜根谭》中有语云:"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古来建立功业成就功勋的,全都是谦虚圆融的人士,那些执拗固执、骄傲自满的人往往与成功无缘。文王谦虚,渭河之滨访太公,最终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刘备谦虚,三顾茅庐请卧龙,最终天下三分之一分归刘。07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