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篇

朱允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三)

最恨生在帝王家 作者:纳兰秋


  流亡,出家当和尚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也有自己的借口。朱允炆派兵包围燕王府后,疯了数月的朱棣突然苏醒了,对为首的官员说,平头老百姓还要讲个叔伯之情,兄弟宗族之间还要讲个和气友爱,我们藩王都是太祖的儿子,当今皇上的叔叔,可是他怎么对我们?杀的杀,废的废,没一个落下好下场,你们这些做奴才的,耀武扬威,根本不把我们藩王放在眼里,皇上就更不用说了,哪里容得下我们?

  话里话外,就是怨恨朱允炆做事太绝,不留余地。朱棣不再有任何幻想,叔侄之间只能兵戎相见了。

  靖难之役的初始,优势仍在朱允炆这边,毕竟朱棣是藩王,起兵造反,舆论上站不住脚。而朱允炆掌握着强大的正规国家军队,数量之大也绝非燕王的军队所能比拟,舆论上掌握了话语权,话语权这个东西不要小看,历史的基调大都依此而定,好坏黑白也依此来判断甄别。

  不过朱允炆跟朱棣斗法,手段显得嫩多了。

  朱棣是个老狐狸,更何况还有一个比他道行深的姚广孝出谋划策?他们发动靖难之役,对外宣称的目标并不是朱允炆,而是主张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他们高喊要"清君侧",就像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也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对皇帝取而代之。说白了,就是要谋朝篡位。朱棣还谎称有朱元璋的密诏,如果朝廷出了奸臣,藩王有责任领兵讨平,故而他堂而皇之的称自己的谋逆为靖难。

  面对恶狼从北方袭来,朱允炆没能表现出一个好猎手的本色,相反却走了几步臭棋。朱棣造反后,齐泰建议"明其为贼,敌乃可克",意思就是你得让天下人知道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乃是国贼的行径,让他名不正言不顺,然后号召天下仁人志士,戮力勤王讨贼,燕王不会支撑太久的。但朱允炆犹豫了。他面对齐泰的建议,往往是这个态度。

  更甚者,天子之师临行前,朱允炆对将士们喊话,说"毋使朕负杀叔父名",就是不要让我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这句话坏菜了,如果抛却宏观的战略因素,单单从个人角度考虑,这句话成了朱允炆的致命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怎么处置燕王,须得将士们相机而行,哪有事前规定好的?何况这个人又是敌人?

  未曾打仗,先缚住将士的手脚,这仗不败更待怎样?大事临头,要讲大义,天子之师是正义之师,要理直气壮,而燕王之师乃叛逆之师,对叛逆之师没什么话可讲,就是一个字"灭",岂能因为叛逆之师的领袖是自己的叔叔就心慈手软?政治斗争讲不得亲情,谁讲谁就是妇人之仁,谁就是自寻死路。这正是朱允炆的可恨之处。

  不过这可乐坏了燕王。燕王暗地里好笑,朱允炆终究还是娃娃,毛嫩啊,这不是赠给我一件金刚不坏的铠甲吗?我看这下谁敢动我一根汗毛,我到了万军阵中,这句话就是保命的法宝啊,真是上天赐给我的挡箭牌。

  果不其然,每当燕王面临危难的时候,朱允炆的这句话就起作用,总能使他转危为安。靖难之役中,整体来说,燕王的攻势十分凛冽,朱允炆前后数易主帅,要不是后来有铁铉和盛庸顶一阵,恐怕他早就垮台了。

  战争的结果早在战争之始就已决然。纵使有一千个、一万个铁铉顶着,也只不过苟延残喘罢了。朱允炆不是他叔叔的对手,无奈之下发出了议和的请求,派他的姑姑庆成郡主,也就是朱棣的从妹,去朱棣的营中讲好话。但朱棣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朱允炆亲自跪地求饶,恐怕他也不会接受的。

  金陵形胜,号称虎踞龙盘之地,但面对朱棣的军马,也黯然失色。古诗云: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好像金陵的宿命就是叱咤的气势,黯淡的收场,前者吓唬人,后者让人发尽感慨。朱允炆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历史赋予金陵的感情基调,色彩是一样的。

  本来金陵的城池固若金汤,如果城内粮食储备充足,朱棣没个三五年打不下来,但是有了奸细就不一样了。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这话一点不假。朱允炆除了有妇人之仁这一致命伤外,还有用人不当、不会用人的毛病。黄子澄、李景隆这两个人,朱允炆一直信赖有加,但黄子澄的计谋无可取之处,李景隆关键时刻投降了,要不是李景隆开城投降,朱棣费死劲也攻不破金陵。

  现在可好,燕王朱棣已兵临城下,自己何去何从,朱允炆头脑中一片迷雾。只有钟山寺庙里的袅袅钟音,和栖霞山深林里的杜鹃声声,在提醒他,不如归去,不如做个闲人。

  关于朱允炆的下落,至今还是一个谜。大概有两个基本的结局迷惑着后人。一是说朱允炆在金陵城破之日,举火自焚了,烧得面目全非,不易辨认;二是说朱允炆化装成和尚逃跑了,跑到江南,跑到海外。总的来说,人们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即使这样,尚有太多的谜不能解开。

  关于第二种结局,有一个传说。相传朱元璋死前,曾交给朱允炆一个铁箱子,说日后有用到之处。金陵被攻破后,朱允炆无路可退,忽然想起爷爷留下的这个铁箱子,于是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度牒,袈裟、僧鞋、僧帽,出家人的东西应有尽有,朱允炆一看就明白了爷爷的意思,于是找人剃度,出家为僧,从金陵城的"鬼门"而出亡。关于这个传说,漏洞百出,不足取信。

  不过,从朱棣坐稳江山以后的举动来看,朱允炆确确实实是出亡了,根本没被烧死。朱棣当皇帝后,派胡滢私下里访遍江南,一去就是十年,回来后朱棣召他进宫密谈,一谈几个小时不歇。大概胡滢确实见到了出亡后的朱允炆。朱允炆败后心灰意冷,再无意于江山社稷。胡滢将这个意思转达给朱棣后,朱棣"至是疑始释"。又在胡滢私访江南的时候,传言朱允炆远蹈海外,朱棣不放心,派遣三保太监郑和数次出海远航,实为寻访朱允炆的下落。这两件事都说明了,朱允炆不是被烧死的,而是成功逃亡了。

  关于朱棣是否知道朱允炆的下落,清初的学问家钱谦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滢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词以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诸远,广其途以安之也。"照钱的说法,朱棣于朱允炆的行踪可谓了如指掌。他不但不斩尽诛绝,相反却学朱允炆的仁慈,宽恕了朱允炆,他之所以派胡滢、郑和去江南海外,不过掩天下人耳目罢了,以杜绝打朱允炆这副牌的阴谋者的野心。不过,我们反思,朱棣会那么的发善心吗?恐怕不会吧。

  自古成王败寇,究竟真实的情况是什么,现在已无从考证。人们尽管猜测,因为有足够的空间容得下无尽的想象。不过,揭开迷雾探寻本质,那就是朱允炆在与叔叔朱棣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成了东躲西藏的流亡者。为什么是这个结局,值得深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