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10(1)

中国战和纪实:1945-1949 作者:刘丕林


  蒋介石之所以决定召开“行宪国民代表大会”竞选总统实出无奈。1947年7月,中共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顶住了严重的军事压力,从战略防御转入全国规模的反攻,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为维护美国在华利益,白宫方面某些明智人士建议南京与中共恢复和谈,但遭蒋介石严词拒绝!尽管蒋介石是从不认输的,还深信自己还有实力打败中共,但局势毕竟是一天天的严重了!在东北战场上,除了长春、沈阳、锦州几个孤立的据点,全境百分之九十已为中共所有;在中原、华东战场上,中共的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宛如一把把锋利的钢刀插入了他的心窝;西北、华北的形势也很不妙……这怎叫他不忧心如焚呢?更使他气恼的是,当中共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不但不给他更有力的“美援”,竟指责他领导的南京政府“麻木不仁”、“贪污腐化”,并扬言“中国的复兴有待于富有感召力的领袖”,这无异于宣告他蒋中正已经不行了,而党内党外异己分子趁机骂他独裁、专横、跋扈……看这来势,非要他下台不可!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实现全党一致对付中共的图谋,他不得不做出要大搞“民主”的样子。他一再向人表白:“任何人都可参加竞选,我均无意见,一视同仁。”当国府秘书长吴鼎昌匆匆走来向他报告程潜与李宗仁都决意参加竞选副总统,他不由暗吃一惊!他很清楚程潜、李宗仁参加竞选副总统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无论谁当选副总统,这对他无异是一场灾难。他岂能让李宗仁、程潜崛起,他想原内定的副总统候选人于右任决非李宗仁的对手,若论对党国的功勋也不及程潜。他琢磨再三,决定推出唯他是从的孙科与李宗仁、程潜对抗。

  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现任国民政府副主席,树大招风,在全国影响大,再加上他广东老家代表团当后盾,确能给李宗仁、程潜造成很大威胁。但孙科原无意参加竞选。他早就打好了算盘,心想当个副总统还不是庙里的菩萨空摆着让人看,远不如当个行政院院长有实权!蒋介石把他召去,左说右说,他见老蒋又给钱又出人保他出驾,又许诺他当选副总统之后兼任行政院长,只得乐于从命,当即公开表态,也要竞选副总统。

  当晚,蒋介石急召陈立夫,要他成立大会党团组织,全力支持孙科竞选。接着又令张群出面,召集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开了个临时联席会议,主张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由国民党内提名,不要自报竞选——意在用正当理由把李宗仁、程潜排挤出候选人之列。一心要登上副总统宝座的李宗仁,虽与程潜宿怨颇深,但他们在反蒋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为战胜孙科,李宗仁通过黄绍竑联系,与程潜暗定了“攻守同盟”。他二人再加上于右任在会上极力反对党内提名,此举得到为争权夺利与CC系势不两立的复兴系、三青团地方干部的广泛支持,从而挫败了蒋介石幕后的图谋。

  蒋介石闻报,大发雷霆,当晚在黄埔路官邸召见李宗仁。见面时他对李宗仁分外的亲热,寒暄之后,单刀直入地说:“我说德邻呀,你自报参加竞选,别人也会亦步亦趋,这样做必然会招致党内分裂。我希望你顾全大局,退出竞选!”李宗仁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这时毫不客气地把脸一板,反唇相讥道:“我南下之前,为竞选事,请健生和吴秘书长征求过你的意见,你说‘可以,任何人参加竞选,我均无意见,一视同仁。’我到南京之后又亲自征求你的意见,你还是那句话:‘任何人竞选,我均无意见!’那时要是你明说我不能参加竞选,我何必找这个麻烦?现在,我很难从命!”

  蒋介石闻听此言,口气也很强硬:“你还是自动放弃好,你必须放弃,否则,我不支持你,你能选得到?”

  李宗仁火冒三丈,不由把眼一瞪:“你支持不支持,随你的便,我能不能当选副总统,这倒很难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