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字路口

第二章 十字路口 5(1)

中国战和纪实:1945-1949 作者:刘丕林


  正当李宗仁在南京陷入困境的时候,程潜为有别于南京,很想派人密去解放区,向毛泽东汇报起义决心,并请示机宜。省府顾问方叔章向程潜建议:省府卫生处长龙伯坚早年在长沙与毛泽东一同办过《湘江评论》,是毛泽东所熟识的人,可派龙以采购西药为名,经香港北上。程潜闻之大喜,当即采纳方的建议,找龙谈话,可惜龙未能成行。

  春节前夕,长沙彤云密布,大雪纷飞。程潜的心情又沉重起来了,终日绕室彷徨。

  程星龄询问原由。程潜叹道:“这些天,一直在反复思考。你上次的分析很对。虽然中共已表示愿意与南京和谈,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算盘是想实现‘划江而治’。这怎么能谈得成呢?依我看,必将重启战端。我决意坚持和平到底,另树一帜,这势必形成湖南与桂系直接对抗。如何应付这个局面呢?我很忧虑!”程星龄安慰道:“如今颂公今非昔比,手中除了五个保安师之外,还有两个军四个师的正规部队,量李、白等人也不敢小看我们。话虽如此,颂公所虑极是,我们必须早作好准备。”

  程潜点了点头,问道:“星龄,为了应付那种局面,你有何具体想法?”程星龄深思熟虑地说:“我和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也正在商讨这个问题。我认为湖南的军权掌握在李默庵手里不妥。默庵虽然是信得过的,且在颂公附和李、白倡导和平时,已经公开亮相,赞成起义。如果白崇禧改辙反脸,李默庵必遭疑忌,很可能被剥去兵权,这样就很难应付将来与桂系对抗的局面,必须尽快物色一个适当的人接掌湖南的兵权,此人既能使白崇禧深信不疑,又能切实保障颂公的安全。”

  程潜叹道:“要是能把子良调到湖南来就好了!”

  子良就是陈明仁,与程潜同为湖南醴陵人,出身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可算是“天子门生”;但在进黄埔之前,曾在程潜担任校长的广州陆军讲武堂受过训,也是程潜的学生。北伐时东征叛逆陈炯明,他以首先奋勇登上惠州城头的功劳,曾受到蒋介石的厚赏,连升三级当了营长,一时成了黄埔学生中的风云人物;后来因几度冒犯了蒋介石,曾被撤职、调职,以致起落无常,比起有些晚期黄埔同学反而后来居上者,不免感到相形见绌而有些沮丧。1947年,陈明仁为国民党七十一军军长,调往东北与解放军作战,以坚守四平街有功,受到蒋介石给予“青天白日勋章”的嘉奖,还组织一批美国记者去四平街阵地参观。蒋介石他这样大事张扬,目的是以四平一战制造国民党的部队既能攻又能守的假象,欺骗中外,企图得到更多的美援。哪想到那些美国记者看到有些被毁后修补起来的战壕上的胸墙,是用美援物资中的一袋袋面粉和大豆堆砌成的,甚为不满,当即向当时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提出指责。与陈明仁一向有隙的陈诚,以此向蒋介石告发陈明仁。蒋介石素来宠信陈诚,于是一声令下,把陈明仁撤职。陈明仁一气之下离开东北,在南京家里索性穿起长袍,表示再也不当军人了,终日闭门不出,惟以喝酒、打牌消遣。总统府给他安了个参军名义,他从来不进衙门当差,消极苦闷,形之于色,而内心里对蒋介石愤恨达到极点。此时,桂系为夺取蒋介石的权位,极力争取黄埔系将领,扩大桂系军事集团的实力。陈明仁与曾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刘斐相知。刘斐,字为章,虽是湖南人,但与桂系关系极深,很得白崇禧的信任。陈明仁通过刘斐的推荐,白崇禧欣然电呈蒋介石,启用陈明仁为“华中剿总”副司令兼武汉警备司令及二十九军军长,不久又升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再说程星龄一听程潜提到陈明仁,便喜形于色地说:“颂公与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看应想方设法把子良调到湖南来,一则他手下有两个军,可增强我们的实力,二则他是你的学生,一向尊重你,而且他在四平街和共产党打过硬仗,蒋介石和白崇禧都不会怀疑他的反共决心。”

  程潜不无疑虑地说:“话虽如此,但不知子良愿不愿来?来了之后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