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录:探讨一下演讲的艺术

总有一种方式让你脱颖而出 作者:李燕杰 著


  余心言

  演讲,我们平常叫"作报告",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我自己对于此道是很不精通的。但是,这一本演讲经验的文集,却是我提议编写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提议呢?因为有需要。而且我相信,感觉到有此需要的,绝不止我一人。

  我对这个问题的注意,是从李燕杰同志的演讲开始的。

  李燕杰同志的演讲,使一些同志的观点有了若干改变。这些同志原先认为,作报告是不受现在的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欢迎的事,讲"大道理"没人听。可是,李燕杰讲的正是爱国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却受到了几十万、几百万青年人的欢迎。单是他收到的来信,就有万余件。甚至于他在露天广场上作报告,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细雨霏霏,听众都能坐得住,坚持到底。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也许有人说,李燕杰是仅有的例外。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见,许多单位都出现了这样的同志,他们的报告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年人,连窗外路过的人都舍不得离去。他们的报告像温暖的春风,驱除着人们心中的寒气,催动人们心中健康思想的萌芽生长。有的青年人珍藏着"流行歌曲"录音带,父母兄长屡次训诫、制止都无效,听了这次启人深教的报告后,自己悄悄洗去了。有的青年曾经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听了这些令人振奋的报告,重新对生活产生了希望。随着这一类事实的增多,作报告、听报告又渐渐地吃香了起来。

  近几年来,许多党团组织也重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党委团委的领导人亲自上讲台,上党课,上团课,讲形势,讲解文件精神,而且很多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许多单位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这样的时刻,把一些比较善于作报告的同志的经验汇集起来,供大家借鉴、参考,从而共同进一步探索如何做好报告,我想,是会受到人们欢迎的。

  作报告,或者叫演讲,并不是我们共产党发明的。人作为社会的动物,就需要交流思想。方法无非是两种,一是通过文字(包括图像),这是书面的语言;二是通过口头的语言来表达。而且可以肯定,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久远得多,口头表达也比文字更方便、更灵活。口头表达又有多种方式。个别谈话,促膝谈心,出于我口,入于你耳,这是一种。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人,甚至上万人在一起听,如果加上现代电视、广播的手段,听的人还可以更多,这就叫作报告,或叫演讲。不同的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以为它们只是简单的数量差别,反正讲出话去就化为声波,一个人听也是听,一百人听也是听,添客不添菜,对演讲人来说都是一样。我们既需要研究作为讲话的共同点,更需要研究作为演讲的特殊点。

  古希腊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著名的演讲家。他们的情况中国人不太熟。我们自己历史上的孔夫子,大概也可以算是一个早期的大演讲家。传说他老先生有弟子三千,《论语》中的记载,有相当一部分是他老先生当年对学生演讲的记录稿。两千多年前的《史记·陈涉世家》在写陈胜发动起义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陈胜)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这番话,可以算是一篇相当精彩的短篇演讲。摆事实、讲利弊,一面是死路一条,一面是前程无量,有相当强的鼓动力量。无怪乎当场"徒属皆曰:'敬受命。'"听这篇演讲的,照《史记》的记载,有900人。用今天的眼光看,也可以算是一个中型的报告会了。

  如果能把古往今来善于演讲的人的经验汇集起来,可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例如,五代时就有过"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传说。生公是当时的一位高僧。"顽石点头"当然是夸张。大约这位大和尚有一点妙舌生花的本事,不是光念那些别人听不懂的经文。他宣传的是唯心主义,这是不足取的。但是如果能知道他用什么方法说服人、打动人,对我们还是会有用的。

  在中国,演讲之风到近代而大盛。这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境遇有很大关系。国家危亡的阴云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迫使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奋起作唤醒国民的努力。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慷慨激昂的言辞,至今读来催人泪下……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改革时期。从农村开始,从落实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专业化生产发展了,社会分工发展了,商品生产发展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势必带动我们整个国家,从城市到乡村,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以至人们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社会的大变动当中,人们的各种思想问题必然是很多的……我们不能做"闭口道士",而是要能够主动地利用一切机会,向人民群众,首先向我们的干部宣传真理,释疑解难,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真正的利益,激励人们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集子,集中了许多不同战线的同志演讲的经验。我相信,这本文集的出版对提高我们宣传工作的质量,对提高宣传干部、专职的和兼职的理论教员和报告员的水平,对党内和党外广大有志之士,都是有帮助的。能不能从这些经验中抽出一些共同的东西呢?我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这件事。我希望下一步也许可以着手向这个方向努力。当前,首先需要把这些经验传播出去,从而引起更多的同志对演讲艺术进行探讨,并且希望出现更多的新鲜经验。我们需要有成千上万人组成宣传大军,人数少了是不够的。也希望从这里产生许多杰出的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加速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的转动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