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太平道术(1)

乾坤局 作者:三月阳


  秋天的上午显得格外晴朗,太阳非常温和地给大地输送着能量。米大爷半躺在安乐椅上,边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边给坐在旁边的两个弟子,讲着有关自己门派的事情。

  原来这个米大爷并非寻常人物,他是太平门的传人。太平门始创于南朝时期,由道学大家陆静修所开创。当时的道家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五斗米道、上清教和太平门。

  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由张陵(后更名为张道陵)所开创,由于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得此名。该教主要以参修符咒为主,用各种符为百姓消灾祛病,去祸祈福,在当时深得人心,亦占主导地位。

  上清教是由陶弘景所建立,以《上清大洞真经》为本门正传,初期以养生术、炼丹术为主要参修,后由葛洪将《灵宝经》、《三皇经》也加入到研习之中,形成了独特而又神秘的一个教派。由于该教位于茅山,也被称为茅山教。

  而太平门的前身是后汉三国时期黄巾军头领张角所开创的太平道,但由于黄巾军起义失败后,曹操对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使得太平道土崩瓦解,只有一小部分私下在民间活动。到了南朝,道学大家陆静修偶得《太平清领书》于广宗,此书乃当年张角创立太平教之根本,又名《太平经》,是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分布,共十部,每部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书中以五行论为基础,每部都涵盖了不同的内容,尤其是在万物演绎的规律和平衡五行阵法的研究上十分玄妙。陆静修得此书爱不释手,不忍其失传,遂立太平门。

  由于太平道有一定群众基础,所以太平门成立之后,开展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成了当时的大教。然而出头的椽子先烂,太平门瞬间崛起,给天师道和茅山教这两个传统的流派带来很大的压力。论道术,《太平清领书》所涉及的知识深度远胜于天师和茅山两个教派,从正面很难与太平门抗衡。为了保住自己门派在道教的威望,于是两派联合共同排挤太平门,并四处散播谣言,称陆静修建立太平门有不良居心。

  当时的皇帝听到谣言后,也十分担心太平道黄巾军的历史再次上演,于是便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太平门的发展。最终,在政府的干涉下,太平门逐步走向衰败。陆静修迫于现实的无奈,制定出了一条门规:太平门每一甲子(六十年)收徒一次,每人最多收徒五名,收徒方式也很特别,是由老师亲自到民间寻找有缘之人收为弟子。所以后来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就是每六十年便会有神仙下界将天书传给有缘之人,得书之人可博古通今,使用各种奇门法术。其实这说的就是太平门传道的方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到处都在打仗。米大爷那年十五岁,在一次逃荒的路上病倒了,被一个道士所救,后来发现他很有慧根,于是将他收为徒弟。

  解放后,米大爷四处云游,为世人排忧解难。但到了“文革”时期,人们把各个道家门派都当做迷信活动加以批斗,米大爷无奈,只能隐居在龙骨山之中。在隐居十年间,他用三式(奇门、太乙、六壬)中的奇门预知到下一代传人必出于龙骨山脚下,于是走遍周围各个村镇来寻找继承者。最后,终于在顾册村发现了要找的东平、东川两兄弟,于是便落户在他家的旁边,暗中观察二人,并传授一些拳法来培养他们的基本素质。

  经过十年的观察与培养,这二人果然没让米大爷失望。他们不仅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极高的悟性,在人品和胆识方面更是没得说。米大爷正不知该如何开口传授他们太平道术的时候,大红手的出现正好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才带领这兄弟俩一起破阵,使他们信服,从而开始真正传授他们道术。

  从此开始,米大爷根据兄弟俩的不同特点,分别教授不同的道术。东平生辰八字上带有“魁罡”神煞,天生体质健壮,精力充沛,适合学习符咒与法术类,于是米大爷便让东平从画符背咒语练起;而东川生辰八字都带有“华盖”,聪明灵慧,悟性极高,适合学习奇门阵法和数术类,所以米大爷让他先学习三式中的奇门遁甲,牢记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及其八神、八门、九星的意义,并且传给他一个四层的罗盘来增强记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