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光复日(上)(1)

1911新中华1 作者:天使奥斯卡 著


  上海光复!上海光复!

  经过一夜的扰攘,当白天来临的时候,人们都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现实。各家报馆加印的号外在人们手中争抢,以黄帝纪元开头的布告被人们围着大声地朗读,无数热血沸腾的青年纷纷到上海军政府在闸北和高昌庙两处的招兵地点报名参加革命军。

  街上巡逻的中华苏沪革命军士兵军官被人群围绕着,打听着上海都督雨辰到底是什么样的了不得的人物。这些士兵脸上泛着骄傲的红光,胸脯挺得高高的,在街上巡逻的军姿越发地标准挺拔。就连昨晚被收编的两千多个警察,都吹嘘着自己早就已经是苏沪革命军的同志,里应外合,一举光复了大上海。

  而李平书和李燮和这些才履新的上海军政府的高官,坐着马车四下召集会议,布置工作。既要全盘接收上海的民事工作,还要维护市面稳定,更有筹饷重任,还要布置下午在张园的光复庆祝大会会场,实在是忙得四脚朝天。

  在制造局的都督府,雨辰也督促着手下军官不得稍有休息,雷厉风行地进行着工作。先将上海关道、造币厂、铜圆局的八十多万两存银全部陆续运回制造局,陆续地拿一些到造币厂去改铸成洋钱。又加紧整编部队,原来的两个支队全部升格为团,把架子先搭了起来。第一团团长何燧,副团长陈河山,辖三个步兵营,每营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第二团团长吴采,副团长张雄夫,编制同第一团,都是老底子升格的。每团现在暂时只有五百多人,另外成立了一个教导营,以陆军第四中学的几十个学生充当下级军官,同时选拔那些纷纷来投效的有过陆军经历的青年军人,吕逢樵担任教导营营长,兼担任军政府都督卫队,营辖五个步兵教导连,两个炮兵教导连,一个骑兵教导连,全营暂时只有三百多人。另外还以原来的警察编了两个巡警支队,每支队三百多人,配合原来的旧警察维持全市治安。苏沪革命军总部几大处也全部建立了起来,吴采兼参谋长,领导参谋处工作;王廉原来在陆军中学学的主计,就当了军需处长,副官处长是一个陆军中学学生张志鹤担任;军法处处长是日本陆士毕业的,在制造局服务的一个青年军官纪存中,他原来曾经在湖北新军当过军法官;情报处处长暂时委了陈三爷担任,他老人家推脱了半天,还是陈山河和他耍了半天的赖才搞定。

  雨辰知道自己手里的班底薄弱,虽然投军的青年不计其数,他也不敢滥收,只是斟酌着自己的力量来扩充队伍,计划在十天内把编制内的部队补满就已经很快了。这时他无比地想念起秣陵关失败后,流散在道路上的几千名经过训练的新军士兵了。

  编制内的两千苏沪革命军官长士兵,马上按照军官不分阶级每人每月二十元,士兵十元的饷章,发了一个月的光复饷。另外又派陈三爷和几名军官,带着几万块钱赶回镇江招揽原来第9镇的流散军官士兵,招到多少,就用船运回来多少。

  仅仅这些军队整编还有维持治安的事情,就忙得大小军官们分身乏术。雨辰也是刻意地要求他们和民政的事情保持距离。嫡系,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叫嫡系,而且军人,也还是纯粹一些的好。

  陈山河头上冒着热腾腾的汗,但还是把军帽戴得端正,风纪扣扣得整齐,皮带马靴锃亮。他们的雨都督,对军人风纪要求最严,昨天几个士兵因为一夜疲倦,军容稍有不整,就被雨辰命令关进了军法处禁闭,让他这个随便惯了的人都不得不穿戴整齐。

  他正在闸北巡警总局门口设地招兵,面前拥挤的全是人头,一个个青年大张着嘴,我报名我报名的喊声混成了一片,这样怎么让他好好挑兵?雨辰早就交代过了。营混子不要,有江湖习气的不要,身体瘦弱的不要,最好是青年学生才好。他可不敢随便乱挑一气,不然雨都督只要冷冷地看一眼过来,他这个无法无天出名的人物都觉得害怕。说也奇怪,光复前,他还不拿这个都督当多大的一回事,一夜拿下上海后,大家看这个年轻的顶头上司就多了几分敬畏。拿下上海后又逼着他们拼命做事,行事极有条理又雷厉风行,让他们一个个心甘情愿地在那里拼着老命地忙碌,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