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佛教文化

第四节 民俗信仰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 作者:郭绍林


  一、 观世音菩萨

  1. 观音崇拜

  中国人具有谦虚美德,恪守"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信条,对于具有抽象最高级德性的大乘诸佛,觉得难以亲近,更不敢奢望自己成佛。唐人独孤及《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说:"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全唐诗》卷247)唐人权德舆《自扬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诗也说:"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全唐诗》卷322)他们崇奉佛教,只希望得到佛教的佑护。《妙法莲华经》卷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塑造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智度论》卷27:"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说观音为了普渡众生,能根据解救对象的身份和根机的不同,示现出33种(《楞严经》卷6说32种)应化形象(佛、缘觉、声闻、梵王、帝释天、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毗沙门[北方多闻天王]、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闼婆[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蟒神]、执金刚[金刚力士]),救12种大难,并且有求必应,如愿以偿。比如:"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若为大水所漂","即得浅处";"临当被害","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手铐脚镣枷锁,"皆悉断坏,即得解脱";恶鬼毒蛇猛兽等,都不至于加害于人,反而"疾走无边方";雷电雨雹会"应时得消散";争讼能赢,打仗能胜;各种烦恼痛苦,"以渐悉令灭";想生儿生女,"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等等。要想得到这些好处,极其简便,只消称念观音名号即可。净土宗说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修净土的人只要呼唤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圆满时,观音菩萨就会接他到净土,永远脱离痛苦。因此,古代僧俗朝野盛行观音崇拜,观音成为佛教诸神最受人们欢迎的偶像。《太平广记》卷289《双圣灯》把唐代民间崇拜观音的情况描绘得很具体,说终南山灵应台的塔中有一尊观音铁像,众人传说观音曾在这里现身,铁像经常放光。长安市民竞相礼谒,有时百千成群,同宿于台上,礼念求光。有人说常见圣灯出现,或在半山,或在平地。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四月八日(佛诞节)夜晚,众人合声礼念,见西南边出现"双圣灯"。一位兵士呼唤着"观世音菩萨",扑向前去,"忽然被虎拽去,其见者乃是虎目光也"。

  2.观世音全称和观音简称的由来

  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等等。关于观世音得名的原由,《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称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说观音神通广大,对于声音不是如同通常那样用耳朵听,而是用眼睛观察。中国人相信这一点,唐人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即说:"普观察一切音声。"(《全唐文》卷222)《正法华经》卷10《光世音普门品》则译为:"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难可限量,光光若斯,故号光世音。"观世音简称观音,所有书刊都说是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所致。这是一种习焉不察的错误说法。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观世音的名字仍然流行全称。唐高宗时所译密教典籍就是这样,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上引张说文章的标题也作"观世音"。而在唐太宗之前,十六国时期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五言偈中已出现观音简称,如"念彼观音力"句共出现13次,还有"汝听观音行"、"观音妙智力"等句。五言诗中的其余词汇不便省略,又要考虑句子中的节奏,只好在观世音的名字上打主意。中国古代对人名流行割裂式简称,如把司马迁、东方朔、诸葛亮割裂简称为马迁、方朔、葛亮。观世音简称若循例省略头一个字,便剩下"世音"二字,或者简称为"观世",都无法体现其普遍观察世间一切声音的含义,因而只能省略"世"字,而简称为"观音"。可以推想,观音简称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五言诗的句式,不是避唐太宗讳所致。

  3. 观音标准形象(正观音、圣观音)的定型

  观音形象有面作男相留着小胡须的,见于敦煌石窟壁画。后代的观音形象,是身着唐服、善目长发的女性,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柳枝,这在唐代已经大致定型。所以如此,当与下列几点情况相关:

  (1)观音是神话人物,《小乘经》说是妙庄王的三女,《悲华经》说是转轮圣王无诤念(阿弥陀佛)的长子,这给人们塑造其形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叶衣观自在菩萨经》说"其像作天女形",《妙法莲华经》说观音能"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这为观音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2)《请观世音经》说观世音持杨枝净水为流行瘟疫的毗舍离城除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一手把杨枝"、"一手把澡罐"。初唐僧人启芳、圆果"共折一杨枝于观音手中,誓曰:'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至期鲜翠也"。(《宋高僧传》卷24《僧衔传附启芳圆果》)何国僧人僧伽来唐,为人治病,"或以柳枝拂者","或掷水瓶",被人说成是"观音菩萨化身也"。(《宋高僧传》卷18《僧伽传》)印度僧人善无畏说来唐前天旱求雨,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净瓶)注水于地"。(《宋高僧传》卷2《善无畏传》)这些造神活动,逐渐使观音形象具体化。

  (3)唐代妇女地位相对崇高,武则天因而称帝。宗教现象是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世间既然有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佛教中当然也可以出现主宰人类命运的女菩萨。于是观音的性别,便可借政治力量而确定下来。

  (4)人的习性、品质不能完全排除其性别、天性等因素。一般地说,妇女慈祥善良,温柔敦厚,因而自古便有"妇人之仁"的说法。人们把这位普渡众生、随类化度的菩萨塑造成女性形象,也是符合生活逻辑的。

  观音标准形象之外,还有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如意轮观音、准提(含义是洁净)观音、不空羂(juàn)索观音、水月观音、叶衣观音、马郎妇(鱼篮)观音、数珠手观音、杨枝观音、白衣(白处、白住处)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形象。千手千眼观音形象的出现,是由于她既然要用眼睛普观察一切音声,当然眼睛越多越方便,眼睛塑在身上别的位置不便于作技术处理,于是让她多长出一些手臂,塑在手上。手臂数字只具备象征意义,并非拘泥千数。

  二、弥勒

  1. 弥勒经典对弥勒的描绘

  弥勒是神话人物,音译又作弥帝隶、梅怛丽药,意译作慈氏。这是姓氏,名字是阿夷多。佛经对他做了很多描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描绘出一个美妙无比的兜率天天堂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弥勒出生于波罗柰国劫波利村一个名叫波婆利的大婆罗门家庭,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受佛预记,12年后命终,往生兜率天上。兜率天生活着500亿个修行净业转生而来的兜率天子。他们躯体高大,寿命极长,享尽种种快乐。有500亿个金银珠宝装饰而成的宝帐供他们居住。朵朵宝花,争奇斗艳,花上有姣美多姿的天女。天女手中自然化出宝器,左肩佩戴无数璎珞,右肩负荷无数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陪伴兜率天子生活。弥勒上生兜率天,成为位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在莲花座上结跏趺坐(俗称盘腿打坐,有两种姿势:以两脚的脚背置于两个大腿上,脚心朝上。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左手在右手之上,称为降魔坐;次序相反则称为吉祥坐),同佛一样,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主要是:头顶肉髻隆起,眼色如金精绀青,眉间放白毫光,面颊丰满如狮子,两肩宽阔圆满;身体呈金色,身上毛孔青色,全身有光,双手过膝,手指纤长;两足平满无凹处,足底有称为千辐轮相的轮形纹路;手足间有缦网相连等等。八十种好是随三十二相而具之好,主要是:头发螺旋,眉如新月,眼睛广长,鼻高不现孔,耳轮垂长,面部丰满美好,唇如频婆果[吉祥果,色泽鲜红],毛右旋,手纹明直,长而不断等等)。他在这里昼夜演说佛法,使兜率天子们得以解脱。对于尚未转生兜率天的众生来说,如能按照佛教的规定断恶从善,广修福业,命终之际,只消壮士屈伸一下胳膊那么短暂的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甚至众生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时产生欢喜恭敬的情绪,命终之际,弹指工夫即可往生兜率天。他们成为兜率天子后,归依、礼拜弥勒菩萨,然后认真观察弥勒眉间白毫相光,即时超越90亿劫生死之罪。弥勒未来下生成佛时,他们随同下生,获得最终解脱。

  (2) 描绘弥勒下生成佛,人间一派光明、幸福、和谐的景象

  《弥勒成佛经》说: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经过四千岁(相当于人间56.7亿年),在释迦牟尼佛于娑婆世界终尽教化时,便转生人间,父是大婆罗门,名叫修梵摩(善净),母叫梵摩拔提(净妙)。弥勒出家修道后,在金刚庄严道场的龙华菩提树下成佛,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弥勒的身份即由菩萨变为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当佛、未来佛。这时,人间已不再是往日模样。土地平整明净如同琉璃。到处开着宝花,长着金银珠宝质地的叶子,结着吉祥果,摇曳生姿,奇香馥郁。气候宜人,没有寒热风火之苦。人人身高16丈,寿命八万四千岁,享受清福,快乐无比。特别是弥勒所降生的鸡头国,光明普照,昼夜无别。"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风调雨顺,五谷滋茂。"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入口消化。"树上自然生出衣服,穿着细软舒适。弥勒成佛后,在龙华树下三次为众生说法,分别度得96亿、94亿、92亿人获阿罗汉果位。刘宋时译出的《法灭尽经》还说:在弥勒的教化下,"天下太平,毒气消除","众生得度,不可胜计"。

  2.弥勒的三个形象

  (1) 交脚弥勒菩萨形象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题记注明十六国西秦建弘元年(420)造。这类形象以稍晚一点的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化佛冠),长发披肩,慈眉善目,低头静思,上身袒露,佩戴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

  (2) 佛装弥勒形象

  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太和二十二年(498)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3) 眉开眼笑的胖大和尚形象

  这种形象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出现于五代以后,是依据后梁浙江僧人契此的模样塑造的。据《宋高僧传》卷21《契此传》和《佛祖历代通载》卷17记载:契此其貌不扬,蹙额皤腹,言语无常,寝卧随处,经常以禅杖挑挂一只布袋,出入市廛,见什么乞讨什么,放入布袋中,号为"长汀子布袋师"。此人行迹诡异,在雪中安眠,竟无片雪沾身。"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后梁贞明三年(917),他在明州(浙江宁波市)岳林寺的一块磐石上端坐说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而化,"人言慈氏垂迹也","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宋代人们便以他为模特儿,塑为弥勒佛坐像。现在最早的这类弥勒佛形象,在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只见他席地而坐,笑态动人,两耳垂肩,下巴肥厚,左手持念珠,右手按着一只布袋,腹部束绳,托着一个爆满欲坠的大肚子。现在佛寺天王殿中习见的弥勒佛形象已有变化,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样子。

  这类弥勒佛形象不再具有早期弥勒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他被改造了,变得随和,贴近生活,同常人一样关心吃喝,一样开怀大笑。常见的弥勒楹联体现这些意蕴。如北京潭柘寺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就其形象挖掘含义,劝人豁然大度,处理好世间人和事的关系,而不是劝人出世、解脱。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清代乾隆时弥勒座联说:"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云南昆明西山华亭寺乾隆时弥勒座联说:"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凌云山的弥勒佛倚坐像,雕造于唐代,因而不是契此模样,但唐代以后的山门关楹联也说:"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弥勒佛可以这样由人随意调侃、揶揄,神圣感也就荡然不存了,这是世俗化的必然结局。

  三、托塔天王

  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说:玉帝授予孙猴子弼马温职务,孙猴子嫌官小,一怒之下,反下天宫。玉帝决定擒拿他,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请求执行任务,二太子木叉也参加战斗。哪吒能变成三头六臂,手持六般兵器,又变成千千万万兵器。托塔天王是天界的最高军事长官,调动包括毗沙门天王在内的四大天王和二十八宿出战,部将有巨灵神、鱼肚、药叉等。这些说法来源于两个方面:佛教神话和历史人物。

  佛教神话有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唐高宗执政初期,在龙门石窟造像,卢舍那佛像的左侧便有托塔天王的形象。这是毗沙门天王,即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在民俗中有广泛的信仰。唐太宗时,僧人道宣在长安西明寺行道,半夜跌倒在台阶上;冥冥中一位少年前来扶持,自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吒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宋高僧传》卷14《道宣传》)西域的瞿萨旦那国,又称于阗国(新疆和田县),国王"自云毗沙门天之祚胤也"。"昔者此国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栖止。"开国国君年老,"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毗沙门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捧以回家,国人称庆。既不饮乳,恐其不寿,寻诣神祠,重请育养。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神童饮吮,遂至成立。智勇光前,风教遐被,遂营神祠,宗先祖也。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大唐西域记》卷12)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于阗归附唐朝;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在当地设置羁縻府,便命名为毗沙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驻今新疆库车县)管辖。把佛教神灵引进战争中,在唐代由来已久。武周神功元年(697),华严宗僧人法藏在神都洛阳"依经教遏寇虐",建立道场,设置观音菩萨像,行道作法。几天后,前线出现奇迹,契丹军队所见的武周军队便成了"无数神王之众",又见"观音之像浮空而至",因而军心大乱,被武周打败。(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唐玄宗时期,密宗僧人不空译出《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以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多种典籍。不空被邀请介入唐朝的战争,不再劳驾大慈大悲的观音,而是请出全副武装、以镇妖降魔为己任的毗沙门天王。当时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吐蕃等国连兵侵犯于阗,夜间看见毗沙门天王显圣:"金人披发持戟,行于城上。"于是,"吐蕃众数千万悉患疮疾,莫能胜"。毗沙门天王化出成群黑鼠,咬断吐蕃的弓弦,致使"吐蕃扶病而遁"。(李筌:《太白阴经》卷7)另一种说法是:吐蕃侵犯安西,唐玄宗收到当地官府求救的奏表后,认为安西离长安12000里,救兵八个月才能到达,来不及解救。有人建议请不空在长安设坛作法,请出毗沙门天王解救。唐玄宗执香炉,不空念《仁王密语》14遍(《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忽然看见面前出现一位甲士,不空说:"天王差二子独领健兵救安西,来辞陛下。"后来安西报告说:"城东北三十里云雾中见兵人,各长一丈,约五六里。至酉时鸣鼓角,震三百里。停二日,康居等五国抽兵,彼营中有金鼠咬弓弦、弩、器械并损。须臾,北楼天王现身。"唐玄宗于是诏令各地建置天王庙,塑造"身披金甲,右手持戟,左手擎塔"的形象;军队制作天王形象的神旗,出军时以《祭毗沙门天王文》加以祭祀。祭文说到毗沙门天王及其部众的具体形象,以及国家所以奉祀的原因,说:"将军某谨稽首,以明香、净水、杨枝、油灯、乳粥、酥蜜、粽饵,供养北方大圣毗沙天王之神。伏惟作镇北方,护念万物,蕃众悖逆,肆以诛夷。……宝塔在手,金甲被身。……五部鬼神,八方妖精,殊形异状,襟带羽毛,或三面而六手,或一面而四目,瞋颜如蓝,磔发似火,牙嵯岈而出口,爪钩兜而露骨,视雷电,喘云雨,吸风飙,喷霜雹。其叱咤也,豁大海,拔须弥(山),摧风轮,粉铁围(山),并随指呼,咸赖驱策。国家钦若释教,护法降魔,……天王宜发大悲之心,轸护念之力,助我甲兵,戮彼凶孽。"(《太白阴经》卷7)安史之乱爆发,唐廷平叛十分吃力,更加乞灵于佛教。唐肃宗时,僧人惠幹为《仁王经》作集解,请王维代为撰表进奉朝廷,"俾廓妖氛,得瞻慧日,三千世界,悉奉仁王,五千善神,常卫乐土。"(《王右丞集笺注》卷17)唐代宗时,叛臣勾引吐蕃、回纥入寇。为了退敌,唐代宗一方面组织军队抵御,一方面派人化装成菩萨、鬼神,以音乐和仪仗队引导,百官在光顺门迎候,将皇宫所藏《仁王经》分送资圣寺、西明寺,请不空置百尺高座讲经,自己到现场行香礼敬。这些活动无疑会对毗沙门天王信仰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唐末王审知在福州(福建福州市)任威武军节度使,受封为琅邪王,在泉州(福建泉州市)开元寺的灵山上建造天王寺,供奉毗沙门天王。其从事黄滔作《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记其事,甚至对毗沙门的身世、职责作了确切的说明。碑文说:"夫毗沙门,梵音,唐言多闻也。始自于阗刹利(古代印度瓦尔那制度规定社会分为四种等级,第二等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之英奇,膺世尊(释迦牟尼)帝释(帝释天)之锡(赐)号,居须弥山北,住水晶宫殿,领药叉众为帝释外臣,以护南赡部洲(中国所在地)。……受命帝释,封邑须弥。……于阗分身,皇唐卫国,若加善祷,咸蒙圣力。"(《全唐文》卷825)《西游记》成书时,已经过漫长的造神过程,托塔天王由毗沙门变成李靖,毗沙门等四大天王屈居其下,那吒成了第三子,第二子取名木叉。这类情况在民俗学中司空见惯,不必认真。

  《西游记》把托塔天王说成是唐初军事家李靖,是因为李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并被李唐朝廷作为神灵祭祀过。李靖,雍州三原(陕西三原)人,晚年被唐太宗封为卫国公。他一生打过很多仗,不仅有丰富的军事实践,还有精湛的军事理论,《宋史》卷207《艺文志六》著录有李靖兵法多种,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唐人杜佑《通典·兵典》保存的一部分《李靖兵法》。唐代后来的名将为数不少,有的只是在政治上会来事,军事并不突出,有的是蕃族出身,不可能被汉人拉来做神灵。而且,比起李靖,他们都没有水战、步战、骑战的全面经历,也没有军事理论著作。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把西周专管军事的太师姜尚(太公望、姜子牙、吕尚)设置为太公尚父庙,像文宣王孔子庙一样春秋两次祭祀,"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平定安史叛乱的战争之中,"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把配享左右的"古名将十人"改为"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其中两位是本朝的军事家,其次序是"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左"。(《新唐书》卷15《礼乐志五》)李靖从此便作为神被人们崇奉。李靖原名李药师,而佛教横三世佛中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即是药师佛,李靖由于原名的缘故,容易使人们把他同佛教人物产生联想和附会。龙门造像时,李靖去世不久,这里的托塔天王塑像绝对不会指他。《西游记》说唐僧玄奘奉唐太宗之命西行取经,途中收孙猴子为徒弟,既然是唐代的事,于是便把当时的李靖拉来附会为托塔天王,从此便被民俗接受。

  四、 社会风俗

  1. 放生

  佛教根据"不杀生"的戒条,提倡放生。天台宗创立于江南水乡泽国,倡导不残害鱼类性命,在天台山麓修造多处放生池,由香客、施主放生鱼类,对当地民俗影响很大。唐肃宗诏令全国设放生池81所。颜真卿为此撰《天下放生池碑铭》,说:"去杀流惠,好生立辟。率土之滨,临江是宅。遂其生性,庇尔鳞翮。环海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沉受获。"(《颜鲁公集》卷6)可见放生的范围扩大到各种动物。《唐国史补》卷上说:韦丹来到洛阳中桥,见渔民捕捉的一只大鳖被拴在桥柱上,像有求救之意。韦丹问多少钱可赎,渔民说五千文。韦丹说自己仅有一头驴,价值三千文,愿用来换鳖,渔民同意。韦丹于是把鳖放生洛河中,自己徒步而归,心安理得。

  2. 饮茶

  饮茶不自佛教始,但蔚成风气,与佛教的提倡分不开。寺院设茶鼓、茶堂,除召集僧众饮茶,还招待施主宾客。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说:"开元(713-741)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