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望分享”——访瑞典驻中国大使雍博瑞博士

与50位大使对话话旅游 作者:伍飞 著


  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博士是典型的学者形象,这不仅在于他儒雅的外表,更在于他对历史知识的熟稔表达。3月15日下午,在大使先生简朴、实用,富有典型北欧风格的办公室里,我们的谈话始终在一种和缓而充满激情的气氛中进行--伍飞(以下简称"伍"):1950年5月9日,瑞典就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是西方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长期以来,中瑞两国之间保持着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您认为中瑞两国的政治优势能转化成旅游优势吗?

  雍博瑞(以下简称"雍"):是的,您说的很对,中瑞关系一直很好,重要原因是瑞典作为第一个西方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也许你不太了解,其实瑞典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270年前中国就和瑞典有了交往,那时,中国的广州和瑞典的哥德堡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贸易。1745年,有一艘中国商船在抵达瑞典港口时不幸触礁沉没了,船上装满了景德镇的瓷器和大量的丝绸。25年前,这艘船的残骸被瑞典人打捞起来了,后来瑞典人自己集资又建造了一艘和原船同样大小的复制品,起名哥德堡号,它现在正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会在今年的7月18日到达广州。这艘船是中瑞友谊象征,届时,瑞典的国王和王后也会随船来访。我相信,这艘船会推动中瑞之间旅游的发展,更多的中国人会对瑞典感兴趣,也会有更多瑞典人来中国旅游。

  伍:一提起瑞典,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诺贝尔奖,从2004年开始,贵国终于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您认为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贵国有哪些吸引中国游客去的地方?

  雍:诺贝尔奖让瑞典出名,但对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形象恐怕是瓦尔德内尔,我们希望船到广州时,他能到船上和他巅峰时期的中国对手打一场乒乓球友谊赛。从人口来说,我们是一个小国,只有900万人,但我们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比如你们熟知的爱立信、沃尔沃还有宜家。回到刚才的问题,我认为斯德哥尔摩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它是一个建立在湖海之间的城市,它是一个很美丽、清洁、很有人情味的城市,还有很多美食,也是一个购物的天堂。瑞典的设计很有名,尤其是在水晶玻璃方面,北欧在设计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流派。斯德哥尔摩还有一个老城区,有800多年的历史。那里有一个VASA博物馆,它建在一艘有400多年历史的船上,是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那艘船很不幸,刚建成时却由于平衡问题没解决好,当着国王的面就沉到了海底。300年后被打捞起来还保存得很好。另一个值得推荐的地方是瑞典南部,以马尔摩为代表,清洁的水,清洁的环境,大面积的森林都会吸引中国的游客。在北京刚刚召开的两会,中国政府也一再强调科学发展,平衡发展、建立和谐的社会。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环境问题,而在40年前我们就开始重视环境质量了,可持续发展对瑞典也很重要,我们也有很多经验。

  伍:瑞典在中国人眼里,既熟悉又陌生,瑞典人对当今中国的了解如何,中国游客在瑞典人眼里是一个什么形象?

  雍:瑞典人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每天在瑞典的报纸上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焦点还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去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瑞典公司有300多家。在瑞典,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底对瑞典有什么影响,能不能帮助瑞典解决就业问题和其他各个方面的问题。几个月前,欧盟通过了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行配额制,瑞典作为欧盟国家之一不得不接受这个决定,但是也表达了强烈的反对的态度。瑞典今天的成功都是建立在100多年自由贸易的基础上的。当然我们对中国的介绍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中国的贫富分化。作为一个非常喜欢运动的国家,瑞典人也非常关心中国的体育发展,关心中国即将举办的奥运会。我们粗略的统计,去年到瑞典旅游的中国人有3万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到瑞典旅游。我曾经在一些公开场合说过,10年之内中国人将是除欧洲之外最多去瑞典旅游的游客。

  伍:去年以来,赴欧旅游拒签率高的说法一直在中国游客中蔓延,影响了部分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的热情,贵国的签证情况如何?散客能不能去瑞典旅游?大使先生能不能为中国游客推荐一个去瑞典的最好的旅游方式?

  雍:根据协议,据我所知中国有600多家旅行社都有资格办理出境游业务,他们可以去任何一个生根国家去申请集体旅游签证。作为瑞典使馆,我们希望到我们使馆申请签证的人数大量增加。但有些人并不是以旅游为目的,出去了就不回中国了。我们对那些旅行社提出了警告。我们也在欧盟国家中进行了讨论,如何改进签证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和好的旅行社进行合作的初衷。我们相信少数害群之马很快就会消失。根据协议,个人是不能去瑞典旅游的,但大多数签证都是商务签证,以考察的名义去瑞典旅游是没问题的,这占签证的大部分。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旅行社,他们能为游客提供一揽子的包吃包住的旅行计划,同时,瑞典也一个对旅游者非常容易的国家,瑞典人都会讲英语,点菜问路都不会有困难,斯德哥尔摩地铁也很发达。

  伍:瑞典的环保生态旅游对中国人非常有吸引力,大使先生能否介绍一下瑞典公民在保护生态方面的一些通常做法?

  雍:这是个公众意识问题,在瑞典这是不成问题的,每个人脑子里都很注意保护环境。在瑞典,900万人大都生活在城市里,但多数瑞典人在郊外都有他们的第二住宅,他们都很喜欢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多接触。政府在环保投资方面也很重视,每个城市的废物处理系统都很完善。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也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许多人买车都会买新型的节能型汽车--多种能源混合型的汽车。我们的许多汽车知名企业都在开发这方面的产品,我们的教训很值得中国汲取。如果中国按照目前这种速度发展汽车,都使用旧式的能源,将来会付出很大代价。瑞典很希望和中国分享节约能源的新技术。

  伍:大使先生喜欢旅游吗?您到过中国的哪些地方?中国的景点给您留下什么印象?瑞典游客会喜欢中国那些景点?

  雍:1978年我第一次到中国,这么多年我访问了很多城市。我非常喜欢中国,今年元旦我去了西双版纳,我住在湄公河的一个民居里面,我觉得非常不错。我还去了几次四川,我到了都江堰,觉得非常好,我现在也不明白2000多年前他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到现在还在为人类服务,而且服务的很好。西安的兵马俑也很好,可那只是一个坟墓,(在古代)牺牲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有什么意义呢?瑞典人当然都会喜欢北京、故宫、长城等中国景点,上海也是充满活力的城市,瑞典人也会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感兴趣,他们想接触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据我所知,所有去过四川的瑞典人都很喜欢那里,因为那里的气候很好,可能瑞典太冷了,他们喜欢温暖漂亮的地方。像大连、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都很漂亮。今年6月我要和我太太去新疆旅行。中国太大了,即使用一生时间去旅行也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作为外国人,我们觉得中国很安全,这一点非常重要。

  伍:本报作为一个以"向中国人介绍外国,向外国人推介中国"为报道视野的国际化旅游资讯平台,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旅游整合世界,人类共享文明",大使先生能否就旅游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雍:我完全赞同。比如拿瑞典来说,每个人都有几次出国的经历,相比之下,美国是个大国,但有出国经历的人很少,以前瑞典人喜欢去欧洲比较暖和的地方,现在他们更喜欢去亚洲,重中之重是中国。

  伍:为了让更多中国游客了解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旅游状况,我们计划启动一个"外国最值得中国人去的50个地方"的评选活动,您认为瑞典哪个地方最值得中国人去?

  雍:斯德哥尔摩,它不仅有很悠久的历史,城市的各方面都能满足您的需求。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冰旅馆,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伍:瑞典旅游产业占瑞典GDP多少?大使先生能否对未来几年中瑞两国的旅游文化交流进行展望?瑞典驻华使馆在吸引中国游客到贵国旅游方面,会有哪些新的措施?

  雍:瑞典旅游产业在瑞典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占GDP的5%。对大使馆来说,我们的基本责任就是深化和广化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旅游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北京我们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旅游局的办公室,另一个优势是,中国去北欧的航线很多。有许多航线可以直达北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