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唐朝的治安制度

第六节 边防和行旅治安管理

隋唐历史文化续编 作者:郭绍林 著


  一、 三受降城的设置

  唐朝建立后,内陆周边少数族经常内犯,烧杀抢掠,给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维护内地的安全,加强边防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事。

  北方的大敌是游牧族突厥。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东突厥被唐朝灭掉,不久复国,经常南犯抄掠。唐人吕温《三受降城碑铭》总结道:"塞草落而边氓惧,河冰坚而羽檄(征调军队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必须快递)走。爰自受命,至于中兴,国无宁岁。"(《全唐文》卷630)为了抵御突厥内犯,唐廷在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军。突厥与唐军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岸有拂云祠,突厥每次入侵,都先到拂云祠祭祀求福,然后牧马料兵,南渡黄河。景龙元年(707),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被打败,唐中宗任命张仁亶(愿)接替职务。第二年,他上奏唐中宗,请求利用当时突厥全军西击突骑施的机会,夺取漠南地区,并在黄河以北修筑东、中、西三受降城,形成一道联防横线,以便断绝突厥的南侵道路。太子少师唐休璟表示异议,认为在突厥势力范围内筑城,劳民伤财,而且筑成后恐怕最终还是落到突厥人手中。张仁亶固请不止,唐中宗同意筑城。张仁亶组织朔方军将士筑城,咸阳兵二百余人逃归,被擒获处死。将士们全力以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筑成了三受降城。中受降城即在拂云祠所在地,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各距中受降城四百里。张仁亶又在中受降城东北的牛头朝那山(在今内蒙古固阳东)以北设置烽堠一千八百所,时刻警惕地监视突厥的动向,及时传递消息。张仁亶筑三受降城,不设壅门(一说悬门,一说遮蔽城门的短墙)和却敌战格。有人问道:"此边城御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他解释道:"兵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也?"(《旧唐书》卷93《张仁愿传》)后来常元楷担任朔方军总管,添置壅门,人们因此敬重张仁亶而小看常元楷。三受降城筑成后功能如何?吕温《三受降城碑铭》描绘道:"跨大河以北向,制胡马之南牧。……东极于海,西穷于天,纳阴山于寸眸,拳大漠于一掌。惊尘飞而烽火耀,孤雁起而刁斗(斗型器具,铜质,有柄,容量一斗,白天用来做饭,夜晚敲击巡更)鸣。"因此,"三受降城,皇唐之胜势者也"。(《全唐文》卷630)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诗说:"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白居易集》卷3)这使得突厥不能越过阴山放牧、寇掠,朔方军当即裁减数万人,不但保卫了内地的安全,也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经费。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解琬担任朔方大总管,又奏请裁减三城戍兵十万人。突厥等族自然不甘心,妄想攻陷三受降城,继续肆虐。归降唐朝的突厥部落及仆固部落被安置在受降城附近生活,他们"阴引突厥,谋陷军城"。(《资治通鉴》卷212)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晙密奏朝廷,请求除掉隐患,于是诱请他们来中受降城宴饮,杀掉八百余人。拂云祠周围,气象与往日迥然不同。中唐诗人李益《拂云堆》诗说:"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他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诗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全唐诗》卷283)这说明北方国防的巩固是戍兵长期镇守受降城的结果。当然,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当突厥和唐朝关系和好后,唐玄宗优待他们,从开元十五年(727)开始购买他们的马匹,"许于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之所"。(《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天宝六载(747),回纥、坚昆、室韦等族献马六十匹,唐玄宗"令于西受降城使纳之"。(《唐会要》卷72《马》)有鉴于此,唐朝后来一直很重视三受降城。元和八年(813),西受降城因黄河改道而浸毁,宰相李吉甫建议放弃该城,将驻军移戍于东南面的天德军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臣卢坦和李绛极力反对,认为:"西城张仁愿(后避唐睿宗李旦同音讳改名)所筑,制匈奴上策,城当碛口,居虏要冲,美水丰草,边防所利。今河流之决,不过退就二三里,奈何舍万代永安之策,徇一时省费之谋?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其北枕山,与河远绝,烽候警备,不相统接,虏之唐突,势无由知。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非所利也。"(《旧唐书》卷153《卢坦传》)城使周怀義上奏论列利弊,和卢坦不谋而合,唐宪宗决定不采纳李吉甫的馊主意。宝历元年(825),驻扎在东受降城的振武节度使张维上奏,以为"东受降城滨于河,岁久雉堞(城墙上部两边的齿状矮墙,又叫女墙、女垣,用以掩护将士)摧坏,请移于绥远烽南"。(《唐会要》卷73《三受降城》)唐敬宗拨给经费一百万铜钱,历时五月而完工。

  北方另一个游牧族回纥,曾改名回鹘,被黠戛斯灭国后,几支残部数万人南迁至天德军塞下,向唐廷不断提出借天德城和索取粮食牲畜的要求,内犯时刻可能发生。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到会昌二年(842),宰相李德裕奏请"修东、中二受降城,以壮天德形势"。(《资治通鉴》卷246)唐武宗批准。这样,唐政权利用三受降城在北方建立起一道严密的防线,为后来回纥残部侵逼振武而部署自卫反击奠定了基础,终于破灭回纥残部,彻底解决了北部的边患问题,保卫了内地的安全。

  二、 边地藩镇的设置

  边患威胁除了来自北方的突厥、回纥,主要的还有西南的吐蕃、南诏,以及东北的奚、契丹。为了应付局面,唐廷在边地部署兵力,加以戍守、防范。武德元年(618)唐朝始建,唐高祖因袭隋朝旧制,把各地的军事长官称为大总管,加号使持节。武德七年(624),又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以后,行军即称总管,在本道则称都督。唐高宗永徽(650-655)以后,除授都督带使持节即是节度使,不带节者不是节度使。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充河西节度使,才正式有了节度使的称号。使职本来属于临时差遣性质,完成使命便要交差去号,但由于后来藩镇的设立既普遍又长久,节度使遂成为固定职务,成为一方军事辖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河西节度使设置两年以后,到开元元年(713)年底,唐玄宗又任命鄯州(治今青海省乐都县)都督阳矩为陇右节度使。河西、陇右两个藩镇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吐蕃的入侵。吐蕃在唐初兴起后逐渐强大,其控制区包括我国现今的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以及邻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克什米尔地区。吐蕃经常寇掠唐地。龙朔三年(663),吐蕃东破吐谷浑,吐谷浑可汗逃亡凉州,向唐廷告急请援,唐高宗作了凉州、鄯州的防卫部署。麟德二年(665),吐蕃开始向西域发展,到咸亨元年(670),攻占了唐地18州,还攻占了唐安西都护府统领的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使唐廷被迫撤消安西四镇。安西四镇指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和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唐廷放弃安西四镇,也就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注意力只好转向内地的防范。唐高宗随即任命大将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带兵在青海湖南侧的大非川同吐蕃作战,旋胜旋败,十多万唐军死伤略尽。此后,吐蕃连年寇边,不仅边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私人财产蒙受损失,就是积石军(设在廓州达化县西界,今青海省贵德县)的军垦农场,也难以例外。由于吐蕃年年来抢收麦子,边地人竟把积石军称为"吐蕃麦庄"。唐玄宗时期,几任河西、陇右节度使都对吐蕃进行过军事反击。哥舒翰痛创前来抢麦的吐蕃骑兵,又在青海中筑神威军、应龙城城堡,使吐蕃屏迹,不敢靠近青海。他还收回了被吐蕃侵占的石堡城(在今青海省湟中县西)。这样,西部的安全暂时有了保障。因此,他被唐玄宗封为西平郡王。唐玄宗表彰他在"犬戎(吐蕃)苞藏,祸盈恶稔,南援蛮落(南诏),东窥塞垣"之时,"特禀庙谋","收九曲之旧疆,开千里之沃壤。亭障卧鼓,既成禁暴之勋;屯田馈军,以益封财之用"。(《唐大诏令集》卷60,《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西平郡王制》)政府除了利用本镇兵士进行边境防卫以外,还从内地招募民众或调遣兵士到陇右防秋。所谓"防秋",是针对吐蕃利用秋季草肥马壮的条件组织内犯,唐政权相应地部署重兵守备的活动,秋尽冬来,牧草枯萎,形势缓和,这一活动也就随之结束。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命"选募关内、河东壮士三五万人,诣陇右防遏,至秋末无寇,听还"。(《资治通鉴》卷214)唐德宗曾调淮西镇(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兵士五千人至京西防秋。贞元三年(787),其中四千人受该镇叛将吴少诚密招,从驻地私归,进入陕州(治今河南省陕县)后,被当地军民歼灭殆尽。

  剑南(治今四川省成都市)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五年(717)。后来辖区缩小,该镇改称为剑南西川。剑南藩镇南接南诏,西邻吐蕃,对于抵御两族,保卫内地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族侵占了剑南的一些地方,掳走当地数以千计的百姓。大和四年(830),李德裕出任节度使后,主持修建了筹边楼,召集熟悉山川、城邑、道路和两族部落众寡及分布情况的人来座谈,然后在楼里分左右两边分别绘制南诏和吐蕃的地形、交通以及态势的示意图。同时,他构筑了杖义城、御侮城和柔远城,还整顿军队,制造兵器。这些努力给两族以极大的震慑。次年,他奏请唐文宗遣使南诏,要回被南诏掳掠去的蜀人,南诏不敢怠慢,送回5395人。接着,吐蕃大将悉怛谋来成都投降,交还他所占领的维州城(今四川省理县东北)。朝中反对论调因夹杂着党争性质而甚嚣尘上,唐文宗因而指示李德裕把维州和吐蕃降众交付吐蕃,南诏乘机寇掠,占据了今四川省西昌市附近的三个县。

  幽州(治今北京市)节度使始置于开元元年(713),天宝元年(742)改称范阳节度使。平卢(治营州,又称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七年(719)。幽州藩镇主要防御突厥,并与平卢藩镇共同防范奚和契丹。奚、契丹并称两蕃,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经常寇掠内地。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一两年间,大败武周军队,一直入侵至今河北省境内。先天元年(712),奚、契丹二万骑兵又入寇幽州,"大掠而去"。(《资治通鉴》卷210)唐玄宗为此一直很焦虑,设置藩镇的同时,还开设智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科,以选拔安边人才,策问考生时特别提到:"柳城梗涩,何筹以系其虏?"(《登科记考》卷7)他多次谴责两族的侵扰行径。在给奚族首领的敕书中,他指出:"朕于诸蕃,含养过厚,忝预人类,亦合知恩"(《张曲江集》卷9,《敕奚都督李归国书》);"而常持两端,遽即背叛,忘恩负义,岂是人心!"(《张曲江集》卷8,《敕投降奚等书》)在给幽州、平卢两镇将士的敕书中,他又说:"顷者慰抚降虏,每事优给,而终不知恩,惟图反噬,名虽人类,实甚豺狼。"(《张曲江集》卷9,《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书》)他解释建置边地军镇的用意,并对军士们寄以保土治安的厚望,说:"顷者所以列置军镇,递为唇齿,所虞在此,岂欲劳人?卿等委身边疆,为国展效,遇其反噬,得不讨除?"(《张曲江集》卷9,《敕平卢诸将士书》)安禄山在兼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期间,对奚、契丹镇抚并用,恩威兼施,既安辑了两族,又保卫了内地的安全,从而解决了长期使朝廷头痛的东北边防问题。因此,唐玄宗在天宝七载(748)给他晋爵为柳城郡开国公,两年后又进而晋爵为东平郡王。晋爵诏文表扬他"一心之节逾亮,七擒之策益章"。与诸葛亮效忠蜀汉,七擒孟获,安定南中地区的历史功绩相媲美。还说他"外威戎落,稽颡以输诚";"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风尘攸静,边朔底宁"。(《安禄山事迹》卷上)大和五年(831),唐文宗和宰相牛僧孺讨论幽州节度使李载义被兵变逐走,是否承认杨志诚接替其职。牛僧孺认为谁当节度使都一样,不必计较杨志诚的逆顺,"第付以节,使捍奚、契丹"。(《新唐书》卷174《牛僧孺传》)可见即使在藩镇割据的条件下,边地藩镇仍然发挥着防御外患的功能。

  朔方(治今宁夏灵武县)节度使始置于开元元年(713)。河东(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节度使在开元十一年(723)以前称天兵军节度,这年改为太原以北诸军节度,开元十八年(730)宋之悌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始成定制。这两个藩镇和范阳藩镇,都负责防御突厥。岭南地区没有强敌,起初只在广州设五府(广州、安南、桂管、邕管、容管)经略使,至德二载(757),唐肃宗任命贺兰进明为岭南五府经略兼节度使,才有了节度使的称号。《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十二年(858)条记载:"峰州西有林西原(按:今越南老街),旧有防冬兵六千"。这是由安南都护府(治交州,今越南河内市)统领的。胡三省注云:"南方炎瘴,至冬瘴轻,蛮乘此时为寇,故置防冬兵。"在西域,开元六年(718)始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驻所在龟兹,开元十二年(724)以后,或称碛西节度,或称四镇节度。到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命了安西四镇节度,遂成为定制。前此在开元十五年(727),分其地置北庭(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节度使。两镇的责任在于防御突骑施、坚昆(黠戛斯)和西突厥,并切断吐蕃和大食(阿拉伯)的通援道路。安史乱后,河陇地区(今甘肃、青海、新疆)全部被吐蕃占领,两镇与朝廷隔绝联系二十多年。直到建中二年(781),两镇使者绕道入朝,人们才知道两镇军民一直坚守地盘,防止吐蕃侵扰。兴元元年(784),唐德宗想把两镇割让给吐蕃,谋臣李泌说:"安西、北庭,人性骁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又分吐蕃之势,使不能并兵东侵,奈何拱手与之?"(《资治通鉴》卷231)这一主张得到朝臣的支持,割地才未能成为事实。

  安史乱后,内地遍设藩镇。不管它们与朝廷的关系如何,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它们不具备上述边地藩镇那样的边防治安功能。

  三、 烽候制度

  烽候,又写作烽堠,是观察敌情、传递信息的固定军事处所。治安方面的情报,除了地方官府和军事部门差遣人马飞章奏报以外,还依靠烽候发出信号,递相传送。

  唐代从都城到沿边地区,遍置烽堠,形成以长安为中心的辐射网络。

  烽候皆有名称。中唐诗人李益有从军经历,《全唐诗》卷283所载他的诗歌几处提到烽候名称。《上黄堆烽》诗说:"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诗说:"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紫阁山是长安南面终南山的一座山,作者把它和黄堆烽相提并论,可见都离长安不远。而黄堆烽在渭北可以南望,"烽火南飞入汉宫",可知黄堆烽在京师北边,是内地烽候。《暮过回乐烽》诗说:"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统汉烽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诗说:"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东汉军队,在稽落山[蒙古国西北部]大败北匈奴,降服二十余万人。汉军出塞三千里,直至燕然山[蒙古国杭爱山],由班固刻石记功而还),北(一作此)地无人空月明。"《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诗说:"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回乐烽在回乐县,县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统汉烽在长城边。作者有《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盐州又称五原,在今内蒙古,疑阳城烽北流泉即指此泉。那么,这些都是边地烽候。

  唐朝政府在边境地区筑城以置烽候;内地则在"高山四望险绝处"或"平地高迥处"置为烽火台。各烽候之间,大约相距三十里,这不仅为了让比邻烽候互相能看见信号,还由于有时需要派人联络,距离不能太远。但由于地势不能整齐划一,再加上人力物力的限制,实际上须变通设置,对于三十里的规定不能胶柱鼓瑟。烽火台是圆柱形的高台,底阔三丈,上阔一丈,高五丈。台上修造圆屋,墙壁上开凿"觑贼孔"以瞭望四面八方,屋径一丈六尺,一面突出三尺,上面设木板,板上设三所火灶。台下也设三所火灶。"上下用软梯,上收下垂。"(李筌《太白阴经》卷5《烽燧台篇》)每所烽候设正副烽帅各一人,掌管文书、符牒、转牒;兵士五人,称为烽子,轮班值勤,负责观察敌情,发出信号。白昼以烟为信号,用狼粪作燃料。唐人段成式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酉阳杂俎》前集卷16《毛篇》)宋人陆佃说:"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埤雅》卷4《释兽·狼》)若无狼粪则改用牛粪。夜晚以火为信号。因此,每所烽候都备有流火绳、狼牛粪便和柴禾。如果夜间和白天都平安无事,各烽候在早晨和黄昏要两度自行燃放一炬,称为"平安火"。如果没有平安火,表明烽子已被敌寇俘虏或杀害,敌情严重。天宝十五载(756),唐军在长安的东部门户潼关同安史叛军作战失利,"及暮平安火不至"(《资治通鉴》卷218),唐玄宗知道京师危急,因而商量外逃避难。对于敌情,烽候视其轻重发出信号。"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大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为了避免信号混乱,唐政府严禁在烽候周围燃放烟火。报警设施发出的信号,无非由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所接受,在当时没有电讯装置的情况下,烽候报警成为治安状况最简便迅速的信息传递。它主要针对外族入侵,同时也用于对付国内的动乱。

  国家对烽候加以管理。中央主管官员是兵部职方的郎中和员外郎。唐律有"烽候不警"律,规定:"诸烽候不警,令寇贼犯边,及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若放烽已讫,而前烽不举,不即往告者,罪亦如之。以故陷败户口、军人、城戍者,绞。即不应举烽燧而举,若应放少烽而放多烽,及绕烽二里内辄放烟火者,各徒一年。"(《唐律疏议》卷8《卫禁》)

  烽候作为常设的处所,所用人力很多,在治安情况正常时就显得冗余。开元二十五年(737),唐玄宗认为边隅无事,寰宇安定,"内地置烽,诚为非要",因而下令"量停近甸烽二百六十所,计烽帅等一千三百八十八人"。(《大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元和元年(806),京兆府就辖区内的情况上奏说:"三原、高陵、泾阳、兴平等四县,管烽二十八所,每年差烽子计九百七十五人。远近无虞,畿内烽燧请停。"(《唐会要》卷72《京城诸军》)唐宪宗予以批准。

  四、 关津、过所制度

  唐代在长安周围和边境地区筑关,以利用山河形势,控扼交通。关于设关的治安意义,武德九年(626)八月,刚刚即帝位的唐太宗下诏指出:"关梁之设,襟要斯在,义止惩奸,无取苛暴。"(《唐会要》卷86《关市》)《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指出:长安周围的关,用以"限中外",边境地区的关,用以"隔华夷",目的在于"设险作固,闲邪正禁"。

  当时的关分为上中下三类。京城四周有驿道的关属于上关,无驿道的关属于中关;其它地方有驿道的关属于中关;其余的都是下关。《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和卷49下《百官志四下》,以及《大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都说全国共有26座关。《大唐六典》并指出它们的名称和方位,这里据《新唐书·地理志》加以订正,即上关六座,即京兆府的蓝田关,华州(治今陕西省华县)的潼关,同州(治今陕西省大荔县)的蒲津关,岐州(治今陕西省凤翔县)的散关,陇州(治今陕西省陇县)的大震关,以及原州(治今宁夏固原县)的陇山关。中关十三座,即京兆府的子午、骆谷、库谷,同州的龙门,会州(治今甘肃省靖远县)的会宁,原州的木峡,石州(治今山西省离石县)的孟门,岚州(治今山西省岚县北)的合河,雅州(治今四川省雅安市)的邛来,彭州(治今四川省彭县)的蚕崖,安西(治今新疆库车县)的铁门,以及兴州(治今陕西省略阳县)的兴城、华州的渭津。下关七座,即梁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的甘亭、百牢,河州(治今甘肃省临夏市东北)的凤林,利州(治今四川省广元市)的石门,延州(治今陕西省延安市)的永和,绵州(治今四川省绵阳市东)的松岭,以及龙州(治今广西龙州北)的涪水。

  这个统计数字是相当保守的,实际上当时很多地方都曾置关。武德九年(626),唐太宗宣布"废潼关以东濒河诸关"。(《新唐书》卷2《太宗纪》)但天授二年(691),武则天又下敕"废省洛州南北面各置关"。(《唐会要》卷86《关市》)可见唐太宗的指示并未认真执行,而上述26关名单却未包括这些地区的关。《唐会要》卷86《关市》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原州城及诸关,诸关指石门、驿藏、制胜、六盘、石峡、萧关,除石门外,其余不见于上述名单。三年后,陇州新置定戎关。《柳宗元集》卷26《馆驿使壁记》说:洋州(治今陕西省洋县),"其关曰华阳"。《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所有关以及前代故关的具体位置,如云伽关、雁门关(陉岭关)、居庸关、天井关(太行关)、虎牢关、承天关(娘子关)、清溪关、芒车关(昂车关、仰车关)……,文繁不具。唐人诗歌也常提到今甘肃省西部丝绸之路孔道上的阳关和玉门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说:"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右丞集笺注》卷14)王昌龄《从军行》之四说:"孤城遥望玉门关。"(《全唐诗》卷143)初唐时期,为了对付西突厥,官府严禁百姓西行出蕃。释玄奘欲西游天竺巡礼求法,未获官府批准。贞观三年(629),他趁灾年官府允许僧俗到各处就食的机会,私自西行,路上受到地方官府的通缉。到了瓜州(唐初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有人告诉他:"从此北行五十馀里,有瓠芦河(按:疏勒河),上广下狭,洄波甚急,深不可度。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按:大戈壁),伊吾(按:哈密)国境。"他听后极度失望。这时,凉州又给瓜州送来了访牒,要求对这位偷度者,"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这反映出关的修建如何利用山河形势,以及有何作用。

  唐政府对关实行严格的管理。中央主管官员是刑部司门的郎中和员外郎。各关设令、丞、录事、津吏若干人,无津者不置津吏。关令的职责是"禁末游,伺奸慝,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所谓"过所",就是官府颁发的通行证。凡是要度关的人,在京城的,由所属部门审批后,报刑部的主管机构尚书省申请颁发过所;在外地的,由府州官府颁发,具体的负责机构和官员是户曹和司户参军。如果不属于任何部门,凭有关来文,由所在地官府发给。出塞超过一月的,官府发给"行牒"。边境猎人以狩猎为生,要出界打猎,发给"长籍",三个月一换。

  关于过所制度的具体情况,当代学者根据1959至1975年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过所文书进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唐过所分为正副本,如《石染典过所》钤官府印鉴,具有法律效能,称为正本或'正过所',付行人自随;而玄宗年间《唐年某往京兆府过所》没有钤官府印鉴,为副本或'副过所',又称录白案记,存档备查。"唐代有完善的过所勘发程序,共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凡请过所者必须向本县呈牒申请,具名年、身分,所携随员(亲属、作人、奴婢)名年、身分,牲口头数、毛色以及出行目的和往何地等项;二是请过所者须聘请一至五位保人,具保所携奴畜不是诓诱拐骗,而是合法买得或家生,并承保请过所人是国家编户,非逃户、逃兵;三是申请人要向职掌户口赋役的基层组织负责人里正交代出行目的、时限以及离乡之后本户赋役由谁代承;四是县司依行客请牒所列诸项,向里正、保人和当事人质询核实,并向州府呈牒请给;五是州司户曹依过所式勘给签发过所。"同时,还实行着严密的勘验制度:"诸都督府以下各级地方行政、军事机构,上至军镇下至烽铺,都有勘验行人过所的职责。在各级地方机构中,因关津置于关中四面和边州要隘以及交通要冲,故履行勘验过所是其重要职能。这是唐朝保证户口的稳定和赋役、兵役的来源,'禁末游,伺奸慝',尤其在边防查获逃人、奸细,维持国防及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措施。"(程喜霖《护照与签证功能合一的过所》,载《文史知识》1992年第8期)

  违反正常程序而度关,有三种情况,即"冒度"、"私度"和"越度"。冒度指冒名请过所而度关,私度指没有公文、过所而度关,都要判处一年徒刑,给冒名者颁发过所的官吏受同样处罚。越度指不由关门和津口而偷越者,要判刑一年半,如果偷越的是边境的关,则判刑两年。关于物资和兵器的度关问题,政府也做出规定。《关市令》说:纺织品和金银铁等,"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及至缘边诸州兴易"。(《唐律疏议》卷8《卫禁》)其目的在于防止贵金属、绢帛(在当时充当货币)等财富以及兵器原料外流,以保证自己一方在经济、军事方面处于优势。携带禁物和禁兵器私度内地的关,从坐赃论罪,携带禁兵器越度边境的关,处以绞死。关门严格执行启闭制度。"应闭,忘误不下键,若应开,毁管键而开者,各杖八十。错下键及不由钥而开者,杖六十。……若擅开闭者,各加越罪二等。"(《唐律疏议》卷8《卫禁》)

  关本来是呵而不征的,但长安二年(702),有关部门向武则天建议无论工商还是行旅,度关者一律征税。凤阁舍人崔融上疏反对,指出:古代"关市之税者,惟敛出入之商贾,不税往来之行人"。而今"四海之广,九州之杂,关必据险路,市必凭要津。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喑呜则弯弓,睚眦则挺剑。小有失意,且犹如此,一旦变法,定是相惊,非惟流逆齐民,亦自扰乱殊俗,求利虽切,为害方深。……关为诘暴之所,市为聚民之地,税市则民散,税关则暴兴,暴兴则起异图,民散则怀不轨"。(《唐会要》卷86《关市》)

  尽管这样,还是免不了出问题。元和十二年(817),关东跋扈藩镇为阻止唐宪宗平定淮西藩镇叛乱,曾派人入京师制造混乱,拆毁皇室陵庙列戟,焚烧草料,流矢飞书,往往不绝。追究责任,"盖关防之罪也"。两年后,朝廷平定了淄青镇(驻今山东省青州市),获得该镇奖赏蒲津关和潼关吏卒的文案,才知道"吏卒取于贼而容其奸也"。(《唐会要》卷86《关市》)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挺进关中,朝廷派十万官军扼守潼关。关左有一谷,可通行人,平时为了收税,禁止通行,称为禁谷。在起义军逼近潼关时,官军只守潼关,不防禁谷,"以为谷既官禁,贼无得而逾也"。(《旧唐书》卷200下《黄巢传》)于是,起义军前锋由禁谷而入,与大部队前后夹攻,痛歼官军,占领了潼关。潼关作为长安的东部门户,对李唐政权有着极为重大的屏障京师、隔绝关东的治安作用。唐廷失去了对潼关的控制,也就失去了治安秩序。起义军随即进入关中,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占领了长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