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牡丹亭上三生路(2)

知君用心如日月 作者:杨紫陌


  喜的是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深闺与天然这两重天,原来仅有一墙隔,我转过身来,即可与它相见,可是,我在闺中生了十六年竟不知。

  惊的是“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柳外紫燕黄莺原是这般自在,心中无事,声音亦如此甜美恰恰,关关雎鸠亦没有这园中的鸟声这般圆熟丰美,这般繁华沉静,竟可与我相视而语,与春与鸟与花原是知音般的相惜。

  嗔的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奈何这良辰美景,谁家门前竟把雕鞍锁,屋内灯火照得窗明,人影成双,或西窗剪烛,或相对嘻语……。院里蛩鸣,门外马嘶,亦是风景。也许丽娘不懂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只是心对天然唤起朝色三分雨、暮落巫山云的一腔幽情。

  怨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一年一年,我只是见得这瓶里花,锦上鸟,屏里山水,这样鲜活的真实一年一年开了谢了,我竟不知。流光如白驹过隙,一春一秋,轻把人抛。这份心思似是痴心人对负心人,委曲的心意难说。无论头面之上如何繁丽如何心思用尽如何千般婀娜,竟是虚设了,好花开在枝,却无人赏,更无人攀折,一任风打雨吹去,是心有言而哽在喉的惊痛。

  十六岁的闺中人,没有那份深谷幽兰自开自落的从容,她没有经历,她是槛外人羡煞槛内人,是良人难遇的泼天的怨。

  丽娘睹景伤怀,行至牡丹亭,不觉困眠于亭中石几上。梦中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手持柳丝一枝,笑对丽娘,邀她吟赏柳枝。丽娘思忖之时,那书生软语温存,将她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东边,共成云雨之欢。这一场即是著名的《游园惊梦》,昆曲里面表现得最是好,悠扬而深婉。丽娘娇怯的长袖拂动时,一树花也惊艳地纷纷飞落。昆曲的味正是《牡丹亭》的味道。柳生只一句:“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小姐便羞羞怯怯地跟着他去了。“那答儿”是哪儿呢,是芍药栏边、湖山石后。身心相合之时,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欢毕,又几声“将息”送他继续入眠。丽娘正待送那书生出门,忽然听见母亲唤她,始知原是罗浮一梦。好梦频惊,是寻也寻不得,续也续不上的懊恼。这书生即是柳梦梅。

  自那日游园回来,丽娘便如痴如醉,病染相思,长卧于榻,恹恹瘦损,高堂父母遍请名医,竟是仙药无功。

  半年后丽娘自知去日无多,硬撑起来将自己旧时容颜绘于素绢之上,并题咏四句诗:

  近者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然后嘱托丫环春香,将此图置于紫檀匣子里,藏在太湖石底下。那一点心苗在秋雨梧桐的夜里,倏忽就灭了。古人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勺药本是助情的花,勺药栏边是做不得梦的,梦里必是情苦得让人舍了命。丽娘辞世,依她所愿,葬于花园的老梅树下。此地后修建梅花观。

  可怜老父慈母白首送黑发,那一种痛是奈何桥上回头相望的撕心裂肺,是怎么抓也抓不住的阴阳相隔的绝望。

  墙外马穿杨柳嘶,墙里人倚秋千笑,只是路过,两下里也会惊动,也会爱得上,且爱得痴绝。白日不见,梦里见得,也会爱得生而死,死而生。现在人日日摩肩接踵,晨昏相见,不过点头晗首,什么心思也不起,想爱也爱不上。人渐近中年,只信十年前一路陪自己走过来的人,故人相对款款恰恰,那份如行云流水的亲,是不用费一点力气的愉悦。再见生人,无论美丑,亦是不相熟的那种惊心,怎么看也是面目不善,再难找到内心深处那一触即亮的灵光。亦或是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的淡,人淡如菊,淡如茶烟。

  可有一种淡是日影移树,是玉漏迟迟,那一寸一寸光阴闲闲的,是没有机心。《牡丹亭人物插图》表情简素,再怎样的人生坎坷传奇,也似已经预料到了结局,所以那笑容,那悲伤,也是不在心上的。团圆也好,离散也好,都有终了,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件件都在人生里,件件都是壮阔。这版画的人物心有笃定,脸上淡淡笑容也开出了莲花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