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论

隋唐五代河南的宗教·佛教(五)

洛阳隋唐研究(第二辑) 作者:郭绍林 主编


  五、石窟和名刹

  1.安阳石窟、巩义石窟

  隋唐五代时期河南的石窟,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龙门石窟,还有安阳石窟、巩义石窟,以及偃师水泉石窟、伊川石佛寺石窟和吕寨石窟、嵩县铺沟石窟、宜阳虎头寺石窟、洛阳吉利万佛山石窟、孟津谢家庄石窟、新安西沃石窟、义马鸿庆寺石窟、陕县温塘石窟等等。

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

  安阳石窟位于安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宝山峡谷中,东魏高僧道凭于武定四年(546)在这里始建宝山寺,并在寺东开凿大留圣石窟。开皇十一年(591),隋文帝延请道凭的弟子灵裕从相州来长安担任全国最高佛教领袖国统,但灵裕再三请求返回故地,隋文帝批准,并把宝山寺赐名为灵泉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持续灭佛,使佛教界产生了末法思想,相州更是末法思想的重镇,不仅信行禅师在这里创立了三阶教,灵裕法师也撰写了《齐世三宝记》、《灭法记》、《寺破报应记》、《齐亡消日颂》等著作。为了以坚固的方式保存佛教,开皇九年,灵裕"于宝山造石龛一所,名为金刚性力住持那罗延,窟面别镌法灭之相。山幽林竦,言切事彰,每春游山之僧,皆往寻其文理,读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续高僧传》卷九《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这里说的石龛,即灵泉寺西的大住圣石窟,开凿于开皇九年。窟门雕刻迦毗罗、那罗延两位神王,他们身躯魁梧,穿戴甲胄,手持剑叉,足踏牛羊,威然挺立。窟内雕造释迦、弥勒像等近百尊。窟顶呈宝相莲花藻井,周围飞天环绕。窟内外造像与刻经相结合,不仅镌刻出24位传法圣僧图,还刻出不少与末法有关的经典,如《摩诃摩耶经》、《大方等大集经月藏分法灭尽品》、《无常偈》、《十方佛名》、《忏悔文》,以及过去七佛名、卅五佛名、五十三佛名等等。灵泉寺已经不存在,遗址中现存隋朝石狮一对、唐碑三通、唐代九级方石塔一对。石塔为密檐楼阁式,通高6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四角呈抛物线形,造型美观。塔身镌刻佛祖、弟子及护法神王,神态不同,栩栩如生。塔座雕饰的乐伎,正在演奏笛、笙、鼓、琵琶、箜篌等乐器,形象各异。灵泉寺东西两山,遍刻塔龛,计有247个,是全国最大的浮雕塔林,俗称万佛沟。

河南巩义石窟唐代飞天浮雕

  巩义石窟北临黄河,南距巩义市区15公里,在伊洛河北岸的大力山下。巩义石窟始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当时叫做希玄寺。佛像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居多。这里共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座,摩崖大佛三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第二窟迄未竣工。其东壁中心方柱南面开凿三层佛龛,底层佛龛较大,是唐高宗龙朔三年(663)的作品。龛内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龛顶刻有七个佛像,其两侧刻有飞天。龛外两侧雕有高于龛门的两个菩萨。第五窟突兀在壁面之外,窟高三米,四壁边长两米,呈平面正方形。窟外上方和两侧分布着从北魏到唐代的小型佛龛。千佛龛是唐高宗乾封年间(666-667)的作品,石壁较低,洞内有一个较大的佛龛,龛高1.5米,宽2.12米,龛额为拱形。后殿平直、规整,有一坐佛。殿壁刻有排列整齐的小佛龛,有小佛999尊,加上中间的大佛,共有一千尊。龛外两侧壁外边,有四个竖长方形龛,各刻一位菩萨像。洞口两侧角各雕一躯天王像。洞外东侧刻小佛龛九个。这些造像刀法多变,形象生动。

河南巩义石窟唐代千佛龛

  2.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市举行全体成员国会议,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期间,在当地开凿云岗石窟。太和十七年(493),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次年成行,龙门石窟这时开始开凿。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以南13公里处,伊河自南向北流去,河东是香山,河西是龙门山,远望似阙,因而称为伊阙石窟。龙门的称谓始于隋炀帝建都洛阳之际。他登上邙山,南望伊阙,转过头对随从大臣们说:"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他非常高兴,"遂议都焉"。(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二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十万余尊,石刻佛塔50余座,碑刻题记2860余品。这里开窟造像从北魏绵延至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其中唐代的作品三分天下有其二。

  唐朝高宽进深均超过三米的大洞窟,现存35个。这分两种情况:一是改造北魏旧窟或重新造像,有宾阳南北二洞、老龙洞、赵客师洞、破窑、唐字洞、药方洞;二是新开洞,西山有潜溪寺、敬善寺、摩崖三佛、三佛下洞、双窑、万佛洞、惠简洞、千佛壁、奉先寺、奉南洞、火下洞、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八作司、宝塔洞、龙华寺、极南洞,东山有四雁洞、莲花南北二洞、看经寺、擂鼓台南北中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唐代龙门石窟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礼拜窟,供僧众礼拜集会、说法受忏之用;其二是禅窟,供僧众坐禅修道和居住之用;其三是瘗窟,供置放尸体之用;其四是瘗穴,供安葬骨灰之用。礼拜窟细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种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或正壁造一佛二弟子,左右壁各造一菩萨,有的左右壁再造一佛二菩萨;或三壁各刻一尊佛像,壁面有的还刻莲花菩萨。穹窿顶刻莲花、飞天。门内外多造天王、力士,或只在门内造天王。潜溪寺、敬善寺、双窑北洞、擂鼓台北洞,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种窟平面呈方形,平顶,或正壁造大像一铺,左右壁刻千佛、万佛,或三壁刻罗汉群像。窟顶刻莲花、飞天。门内外或刻天王、力士、狮子,或仅门外造力士。万佛洞、看经洞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窟平面呈方形,正左右三壁作坛,坛上造像一铺或三铺。窟顶刻莲花、飞天。门外造力士。八作司洞、极南洞、二莲花洞、龙华寺洞、净土堂洞,属于这种情况。第四种崖壁凿大龛,造大像一铺,或摩崖造像。奉先寺、摩崖三佛属于这种情况。第五种窟平面呈正方形,穹窿顶刻莲花、伎乐。或正壁造像一铺,壁基刻罗汉群,壁中部至顶端遍刻万佛,或四壁刻菩萨。擂鼓台中洞属于前者,擂鼓台南洞属于后者。禅窟形制简单,没有雕饰,可容一人坐禅或躺卧。万佛沟等处有这类禅窟。瘗窟五花八门,有的前室为屋形窟檐,后室卧式置放尸体,西山珍珠泉北岩上有一例;有的窟口作束腰华柱和券拱,单室,坐式置放尸体,敬善寺上方娄氏窟是其例;有的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口两侧各刻一力士,窟室前半部三壁为坛形平台,坐葬式,如奉先寺下方的惠灯洞;有的窟呈长方形,室内刻铭文,尸体纵向停于窟底,如石牛溪上方的灵觉洞;有的窟口两侧分别刻一持剑门吏和狮子,室后部为宽大平台,横向置放卧式尸体;如净土堂北上方的张氏窟、万佛沟北崖的卢钧窟。瘗穴又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塔形穴,上面依岩造塔一座,下面开凿方穴安放骨灰。第二种是龛形穴,上面造一圆拱龛,龛内造像一铺,龛下开凿方穴放骨灰。第三种是拱形穴,凿成圆拱形穴放骨灰。第四种是方形穴,就岩势凿一方穴放骨灰。

  位于西山南部下层的药方洞,是一个奇特的洞窟,体现出一种济世悯俗的内涵。石壁上唐朝初年刻有药方140副,现在多半已经残损,只有65副字迹完整。

  隋朝的纪年造像只有三处,即开皇十五年(595)裴慈明在宾阳南洞外北侧所造的阿弥陀佛像,大业十二年(616)李子斌所造的观音菩萨像和梁佩仁在宾阳南洞北壁所造的释迦佛、二菩萨双龛。唐朝的纪年造像龛,唐太宗时期将近40个,式样多类似北朝。其中贞观十一年(637)为最早,有刘婕妤即唐高宗妃、道王李元庆母所造弥勒像龛及洛州老人像龛。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子魏王李泰在宾阳南洞所造正壁主佛,开始出现新式样,发髻上刻有品字形排列的三个漩涡纹,服饰前摆正中刻有同心圆纹饰,为后来造像所承袭。唐高宗时期的纪年造像龛约246个,武则天时期约122个,共计超过唐代总数的一半。唐中宗时期22个,唐玄宗时期41个。五代时期,后梁乾化五年(915)一个,后汉乾祐三年(968)一个。(以上采用《洛阳市志·龙门石窟卷》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龙门石窟唐代万佛洞口观音像

  隋唐五代雕造的形象有佛、菩萨、佛弟子、罗汉、天王、力士(金刚)、飞天、狮子以及供养人等。佛像以阿弥陀佛居多,还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其中优填王造释迦牟尼像,是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粉本,永徽六年(655)至调露二年(680)之间最为风行。其造型是:身高一米左右,面相较长,口小唇薄,着偏袒右肩式紧身薄袈裟,不刻衣褶,两腿间垂下一条宽带,脚踏方形或圆形台座。菩萨像有正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地藏等。正观音像即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完成的万佛洞,其洞口南侧有观音立像浮雕,其造型为左手拿净瓶,右手举麈尾,虽然胸部尚未明显隆起,但臀部宽大,显得腰肢纤细,已像一个身姿婀娜、含睇微笑的女性了。这和以前其它地方出现的那种面作男相蓄着蝌蚪型髭须的观音形象不同。关于观音的性别,《小乘经》说是妙庄王的三女,《悲华经》说是阿弥陀佛的长子。唐代对于观音来说,称的上是世纪之交,当时妇女地位相对崇高,加上观音被《妙法莲华经·观音品》描绘成能现妇女身说法度人,便开始定型为女性形象。擂鼓台北洞窟口两侧刻有四臂观音和八臂观音,万佛沟内刻有千手千眼观音,惠简洞上方观音洞刻有十一面三十三臂观音,都属于密宗系统。佛弟子有迦葉、阿难。东山大万伍佛洞刻罗汉群25尊,看经寺洞内29尊,是国内罕见的罗汉群。天王手托塔,脚踩鬼,是北方毗沙门天王,奉先寺的造型最为经典。力士或手托须弥山,或手托香炉。飞天的正规称谓是乾闼婆、紧那罗,躯体丰满,手托果盘或空手,双腿平伸向后,穿长裙,露双足。狮子刻在窟门外,成为石窟的门卫。供养人则是出钱开窟造像人的形象。

  隋唐时期的碑刻题记,约400方。最早的是上述开皇十五年裴慈明造阿弥陀佛像记,最晚的是唐朝乾符元年(874)雍州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造阿弥陀佛像记。这些题记,有的只有寥寥几个字,简要交待造像人和目的;有的洋洋洒洒千余言,如《伊阙佛龛之碑》,是龙门最大的摩崖碑刻,由唐初中书令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丹。题记中还有唐代商行(丝行、香行、彩帛行)的内容。题记的字体以楷体居多,还有隶书、篆书。

  龙门石窟最大的摩崖像龛,是西山的奉先寺大像龛。这里呈东向的U字型,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米。正壁是西壁,有五尊主像,正中是主佛卢舍那佛,其左右两旁是弟子老迦葉、少阿难,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北壁、南壁主像都是天王、力士。主像卢舍那,其名称依据的是东晋译本《华严经》的称谓。这尊雕像竣工24年后,武则天时期《华严经》新译完成,译为毗卢遮那。这两个不同的译名分别是梵文Vairocana的略称和全称。后来密宗成立,称毗卢遮那为大日如来,奉为本宗的尊奉偶像,卢舍那和毗卢遮那就变成了两位佛。卢舍那是莲华(花)藏世界的教主,而莲华藏世界是所谓佛报身的净土,因而他是报身佛,是证得果报、圆满成就、庄严神圣的形象。这尊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头部4米,耳朵长1.9米。他的造型已经摆脱了以前中国造像生搬的印度佛教艺术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俨然是一个汉地男子的形象。他双耳垂肩,鼻梁高隆,慈眉善目,宽唇微翘,既显得庄严肃穆,凝重恬静,又不乏温柔敦厚,和蔼慈祥,在宗教的意蕴中隐隐流露出世俗化的倾向。关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时间、责任人和造型范式,唐玄宗开元十年(722)镌刻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作了交代。碑文说:"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672)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暕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機,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675)十二月卅日毕功。调露元年己卯(679)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至二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实赖我皇,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金石萃编》卷七十三)碑文强调卢舍那佛像由唐高宗主持雕造,面部造型为人间"希有"、"无匹",追求的是日月般圣洁、慈悲的理想化状态。

  龙门石窟在历史时期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遭受严重破坏的洞窟有96个,被盗的佛、菩萨等主像626尊,被毁坏的其它类造像1063尊,龛楣8处,浮雕类说法图10幅、本生故事图2幅、本行故事图一幅、礼佛供养人图16幅、碑刻题记15品。这些艺术品,大多是唐代的作品,有的已经被盗卖到海外。2001年4月19日,加拿大国立艺术馆将唐代看经寺罗汉迦葉上半身雕像无偿送还龙门石窟。2005年10月22日,龙门石窟研究院举行"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庆典",国家文物局宣布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使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征集回国的七件流失佛教造像送还龙门石窟。这七件文物共分两批,第一批是美籍华人雕塑家陈哲敬收藏的五件造像,其中唐代作品有佛龛佛头、飞天和火顶洞观世音菩萨头像;第二批是美国纽约收藏家收藏的两件唐代作品,即洞窟佛头、天王头像。这尊火顶洞北壁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头像,在龙门石窟已找到准确的位置,与残身合璧。

海外回归龙门唐代火顶洞观音头像、天王头像

  3.现存重要佛寺

  今河南省隋唐五代时期的梵宇禅宫,文献有零星记载。《续高僧传》记载传主所属的寺院,卷九有隋代相州(治今安阳市)演空寺,卷十三有唐代汴州(治今开封市)慧福寺、安业寺,东都洛阳天宫寺(唐高祖未当皇帝时旧宅),卷十五有唐代相州慈润寺,卷十六有隋代怀州(治今沁阳市)柏尖山寺,卷二十有唐代相州寒陵寺,隋代邓州(治今邓州市)宁国寺,卷二十二有唐代相州日光寺,洛州敬爱寺,卷二十五有隋代相州大慈寺,郑州(治今荥阳市汜水镇)会善寺。《宋高僧传》记载传主所属的寺院,排除与上述重复者,卷一有唐代洛阳广福寺,卷二有唐代(含武周)洛阳圣善寺、白马寺、大遍空寺、魏国东寺(原东太原寺,后改名福先寺)、佛授记寺(原敬爱寺),卷三有唐代洛阳天竺寺、长寿寺,卷五有唐代中岳嵩阳寺,卷七有后梁滑州(治今滑县)明福寺,后唐开封相国寺,卷八有唐代洛阳荷泽寺,卷九有唐代陕州回銮寺,洛阳龙兴寺,卷十二有唐代洛阳广爱寺,卷十三有唐代开封封禅寺,后梁邓州香严寺,卷十七有唐代洛阳同德寺,后周洛阳福先寺,卷十八有唐代嵩岳少林寺,唐代滑州龙兴寺,卷十九有唐代嵩岳闲居寺(敬爱寺、嵩岳寺),卷二十有唐代洛阳慧林寺、香山寺,卷二十一有邺郡(相州)开元寺,卷二十九有唐代洛阳罔极寺。《唐会要》卷四十八《寺》解释上面提到的几处洛阳佛寺的具体处所、立寺年份、原因、如何改名,还提到洛阳的卫(安)国寺、奉国寺,以及洛阳邙山昭觉寺、荥阳等慈寺。另外,龙门石窟唐代设立的有乾元寺、广化寺、宝应寺、敬善寺、奉先寺、菩提寺,和《宋高僧传》提到的天竺寺、香山寺。河南当时的其余佛寺,笔者在前文曾提到相州演空寺、灵泉寺、荥阳大海寺、滑州修德寺、卫州(治今淇县)福聚寺、怀州长寿寺、许州(治今许昌市)辩行寺、陕州大兴国寺、邓州大兴国寺等等。僧传在行文中,还提到一些佛寺,如《宋高僧传》卷十三《唐蕲州黄岗山法普传附休静》提到洛阳华严寺,卷十八《唐虢州阌乡万回传》提到虢州(治今河南灵宝市)兴国寺,卷二十六《唐今东京相国寺慧云传》提到开封安业寺。《朝野佥载》卷一提到安乐公主在洛阳道光坊建造安乐寺,卷三提到洛州昭成佛寺。若有暇爬梳各种文献,当会发现更多。

  这些佛寺,绝大多数早已夷为平地,现存重要者当数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和汝州风穴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建立的第一所佛寺,被称为"释源"。经过历代的战乱,白马寺迭遭破坏,多次重修。唐代重建白马寺,在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武则天60出头时,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冯小宝"卖药洛阳市"(《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三,垂拱元年),由唐高祖女千金公主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为了让他出入皇宫方便一些,将他度为僧人,与驸马都尉薛绍合族,改名薛怀義。从此,他与洛阳大德法明等八僧进入皇宫内道场念经。垂拱元年,他建议维修故白马寺,武则天于是命他监修,由他担任寺主。伊川县1977年出土的《张庭珪墓志》说:"薛怀義建伪阁,殚万家之产。"僧人为武则天称帝伪造《大云经》,就是他伙同法明等八僧干的。他被武则天当作行政人员驱使,或者两度在宫中充使督造明堂、天堂(佛教功德堂),或者两度被任命为大总管,带兵抵御突厥的进犯。后来,他厌于入宫,"多居白马寺,刺血画大像,选有膂力白丁度为僧,数满千人"。这些行径引起了侍御史周矩的怀疑和弹劾。但薛怀義有恃无恐,骄倨无礼,武则天听之任之,指示周矩:"此道人风(疯)病,不可苦问。所度僧任卿勘当。"周矩"穷其状以闻,诸僧悉配远州"。事后周矩遭到薛怀義的陷害,下狱免官。薛怀義益发偃蹇跋扈,欺侮朝官,还纵火天堂,延及明堂,终于使武则天不能容忍。证圣元年(695),武则天下令杀掉他,"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其侍者僧徒,皆流窜远恶处"。(《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薛怀義传》)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辟,下诏组织佛教、道教代表讨论《老子化胡经》的真伪。这是道教的经典,西晋道士王浮所著,宣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道教祖老子的徒儿尹喜投胎转世,被老子培养成为佛。道教徒和佛教徒争高低,常以该经作为攻击佛教的重型武器。这次两教人士辩论,是在洛阳的皇宫内举行的,百官参与旁听。僧法明质问道士说:"老子化胡成佛,老子为作汉语化,为作胡语化?若汉语化胡,胡即不解。若胡语化,此经到此土,便须翻译,未审此经是何年月、何朝代,何人诵胡语,何人笔受?"道士被问得哑口无言。于是唐中宗于九月十四日下敕:"仰所在官吏废此伪经,刻石于洛京白马寺,以示将来。"(《宋高僧传》卷十七《唐江陵府法明传》)这引起了道教徒的不满,但唐中宗强令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唐中宗还尊崇律僧道安,安排他担任白马寺"纲维总务"(《宋高僧传》卷十四《唐光州道岸传》)的僧官。

  先天元年(712)秋,唐玄宗在长安即皇帝位,"东都白马寺铁像头无故自落于殿门外"。这一现象被说成是唐玄宗称帝即抑制佛教的征兆:"自后捉搦僧尼严急,令拜父母等,未成者并停革,后出者科决,还俗者十八九焉。"(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唐玄宗执政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白马寺遭到回纥族士兵的焚烧。张继《宿白马寺》诗描绘白马寺的萧条破败景象,说:"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二)但白马寺的佛事活动一直在继续,不但沟通外国,而且影响国内其它地区。北天竺僧人释佛陀多罗,其法名意译成中文叫觉救。他携带贝叶经来华从事教化,"止洛阳白马寺,译出《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宋高僧传》卷二《唐洛京白马寺觉救传》)浙江僧少康,"贞元(785-794)初至于洛京白马寺殿,见物放光,遂探取为何经法,乃善导《行西方化导文》也"。善导是唐初僧人,是以念诵阿弥陀佛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法门的净土宗的创始人。少康在白马寺受到这一灵异现象的启示,于是去长安参拜善导影堂,发誓以净土法门教化民间,成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来到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县),诱导儿童念阿弥陀佛,念一声给一文铜钱。经过一个多月,逐渐普及开来,念阿弥陀佛多遍才给一文钱。一年后,蔚成风气,当地男女老少一见少康,就念阿弥陀佛。他这样把净土信仰推广到浙江,建立净土道场,"所化三千许人"。(《宋高僧传》卷二十五《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少康传》)关于白马寺的讲经活动,晚唐许浑《白马寺不出院僧》诗有所披露:"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一)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的次年,即太和十九年(495),是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天竺僧人跋陀而建造的。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嵩山少室山麓,周围林木葱茏,故兼取少林二字为名。少林寺是禅宗东土初祖菩提达摩住持的地方,被称为禅宗的祖庭。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它的门风,具有不能被别的地方取代的地位。唐人刘禹锡《唐故衡岳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指出:佛教的空间分布,形成其地方特色,在唐代构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即:"佛法在九州间,随其方而化。中夏之人汩于荣,破荣莫若妙觉,故言禅寂者皆宗嵩山。北方之人锐以武,摄武莫若示现,故言神通者宗清凉山。南方之人剽而轻,制轻莫若威仪,故言律藏者宗衡山。是三名山为庄严国,必有达者与山比崇。"(《刘禹锡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这是士大夫从教化的角度来看待佛教的地区分布的,因而也是以佛教为标准而描绘的人文地理。中原人士生活在政治中心地带,耳濡目染,习惯于追逐世俗名利,会产生"求不得"的烦恼。要破除这一点,需要佛教的"妙觉"。禅定可以观悟人生,产生佛教智慧,达到解脱。嵩山少林寺自菩提达摩在此从事禅观以来,便是禅观的中心,后来经神秀系北宗禅学人的传承,蔚为重镇,这样做能起到破除世人争名逐利的作用,因而为中原民众所尊奉。北方边地民众剽悍尚武,只慑服于佛教诸神的"示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是佛教显灵的圣地,因而为北方民众所尊奉。南方民众蛮勇轻捷,不知规矩,只有佛教戒律能够约束他们,湖南衡山是律宗的重镇,因而为南方民众所尊奉。

  关于少林寺的历史,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裴漼撰写的《少林寺碑》,对于截至这时的少林寺情况有一些记载。关于少林寺的地理方位和佛教地位,碑文说:"东京近甸,太室(嵩岳太室山)西偏,正气居六合(东西南北上下)之中,清都控九州之会。缑山北峙,亘宛(南阳)洛之天门;颍水南流,连荆河之云泽。信帝畿之灵境,阳城(登封)之福地。""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兹为胜殿。"根据碑文记载,参照其余文献,隋唐时期少林寺的大致轮廓可以勾勒出来。少林寺在北周武帝毁佛时受到波及,僧众流散。杨坚辅佐幼主周静帝时,开始复兴佛教,大象元年(580),决定在长安、洛阳各立一所陟岵寺,少林寺被选中作为洛阳的陟岵寺。杨坚次年称帝建隋,遂恢复少林寺原名,并把寺西北50里处柏古山庄的一百顷土地赐给少林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受到山贼的劫掠,"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瞻言灵塔,巍然独存"。唐朝建立之初,隋旧将王世充割据东都洛阳,建立郑朝,僭称天子。他看到柏古山庄地势险要,就在这里设立辕州,建造烽戍,少林寺的地产受到威胁。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带兵前来攻打王世充,少林寺僧志操、惠瑒、昙宗等人,率领僧众协同唐军作战,擒获了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彻底平定了王世充。唐廷酬谢僧众的功劳,就把柏古山庄的40顷土地和一具水碾赏赐给少林寺,还赐给僧众千段绢帛,授予昙宗大将军职务,全寺僧众为其部下,都有大小不等的官爵。但僧众谢绝官爵,只求出家。这类淡泊名利的僧人,都很向往远离市廛、环境清幽的少林寺。玄奘的家乡缑氏县陈河村,就在少林寺西北"缑山北峙"的地方。他从天竺回国,很希望在少林寺翻译从国外带回来的佛教典籍,几次提出请求,都没有得到唐太宗、唐高宗的允许。咸亨年间(670-674),唐高宗巡幸少林寺,曾以飞白体书法题写"波若碑",并施舍财物;永淳年间(682-683),又在少林寺墙壁上以飞白书写"飞"字。武则天时期,不断给少林寺施舍钱物。唐玄宗鉴于少林寺有先圣缔构之迹,也御书碑额七字,于开元十一年(723)冬,委派僧一行将墨迹送往少林寺,镌刻成碑。当时正在检查没收全国寺院的土地财产,唐玄宗"以此寺地及碾,先圣光赐,多历年所",因而"特还寺众,不入官收",使少林寺享受到"礼殊恒刹"的待遇。当初杨坚辅政时复兴佛教,恢复了少林寺,从各地僧人中遴选德业灼然者置为菩萨僧120人,其中有慧(惠)远法师、洪遵律师。隋文帝杨坚执政初期,从全国范围内前后两次挑选十大德和六位高僧进京翻译佛经、研究佛教,慧远、洪遵都在其选。唐太宗以来,少林寺的著名高僧层出不穷,有明遵、慈云、元素、智勤等律师,法如、惠超等禅师。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下敕少林寺置大德十人,由于本寺龙象荟萃,因而"人不外假,座无虚授"。总之,是"澄(十六国时期高僧佛图澄)、什(十六国时期高僧鸠摩罗什)连华,林(南北朝时期高僧支道林)、远(东晋高僧慧远,隋僧慧远与之同名)接武"。(《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少林寺的僧人,也有受到皇室极度尊崇的。慧安曾受到唐高宗征召而拒不响应,武则天稽颡而处之泰然。神龙二年(706),唐中宗在长安"敕令中官(宦官)赐紫袈裟并绢,度弟子二七(14)人",但他宠辱不惊,次年"便辞归少林寺"。(《宋高僧传》卷十八《唐嵩岳少林寺慧安传》)至于唐后期少林寺的情况,主要是维持着佛教授戒、禅观的中心地位。

河南开封相国寺

  相国寺位于开封市区内。武则天长安元年(701),湖南僧人慧云夜宿开封繁台,北望异气腾空,天亮后寻觅踪迹,原来是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司马郑景的宅院。他在院子西北的池沼周围漫步,见池水泛起涟漪,隐隐现出参差楼阁,珠璎装点,雕琢彩绘,"九重仪像,逶迤而千状",俨然一派弥勒菩萨演说佛法的兜率天宫气象,是"琉璃地上现宫殿之影,此不思议之境界也",于是决心在这里建造一所寺院。他先驻锡于安业寺。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他去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县)属县的报成寺,募集到一笔资金,铸造弥勒菩萨丈八金身。唐中宗去世后,温王让位于叔父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慧云准备在安业寺内修建别院安置弥勒像,但施主们意见不一,没有动工。第二年,慧云买下福慧寺经坊北郑景的这所宅地,修建别院的过程中,挖出古碑,据碑文得知这里是北齐天保六年(555)文宣帝始建建国寺的旧址。采访使汇报中央,于是福慧寺改名为建国寺,把安业寺的建筑材料运来修建别院,安置弥勒铜像。唐睿宗登基前,身份是相王,于是太极元年(712)下敕把建国寺改名为相国寺,指派洛阳佛授记寺大德明幹协助慧云主持修建工程。中书舍人贾曾、中书侍郎崔沼、给事中卢逸、宰相岑羲等官员,纷纷捐出俸禄,共构因缘。同年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登基,唐睿宗以太上皇的身份书写了"大相国寺"的匾额,派大德真谛偕同弟子二人、品官一人,将匾额墨迹及朝廷赐予的幡花送到相国寺。开元十四年(726),唐玄宗东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后,敕令车政道去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摹写毗沙门天王像,画在相国寺的墙壁上。相王友吴道子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画家,在寺壁创作了文殊菩萨、维摩诘居士像。寺中西库北壁,有僧人智俨募捐雇人画的三乘人入道位次,"皆称奇绝"。天宝四载(745),在相国寺内修建了排云阁。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寺中造东塔,"至代宗大历十年(775)毕工"。(《宋高僧传》卷二十六《唐今东京相国寺慧云传》)经过历代修建,相国寺的规模相当宏大。唐昭宗大顺二年(891),相国寺遭遇雷火,"重楼三门,七宝佛殿,排云宝阁,文殊殿里廊,计四百馀间,都为煨烬"。寺中僧人请贞峻回来当上座,主持修葺,"前后数年,重新廊庑,殿宇增华"。(《宋高僧传》卷十六《后唐东京相国寺贞峻传》)

  律宗三家主张不同,法砺的《四分律》旧疏后来逐渐被淘汰,相国寺成了新疏的基地。贞峻是郑州新郑人,14岁时"投相国寺归正律师出家",没多久即诵得《维摩经》、《仁王经》数万言,被寺中道友戏称为"有脚经笥"(活书架)。他后来"听《俱舍论》,随讲诵颂八品,计六百行"。18岁即升座讲论,23岁"策名讲授,长宿称奇"。当他回来当上座后,寺众"又请为新章(新疏)宗主,复开律讲,僧尼弟子日有五十馀人执疏听采"。到后梁建立时,他"所度僧尼计三千馀人"。(《宋高僧传》卷十六《后唐东京相国寺贞峻传》)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归屿,少年时"礼本郡开元寺道宗律师为力生",后来游学洛阳、关中,遍学经论。他来到相国寺,"遂糅《新钞》,讲训克勤"。后梁末帝赐给他紫袈裟,赐号演法大师,并指示把相国寺的东塔御容院作为他的长讲院。他"睹《旧钞》有所不安,未极其理,遂搜抉精义于三载,著成二十卷,号曰《会要草字》"。末帝下敕编入大藏经,他坚决推辞。"如是十五年中,唱导无怠,学徒继荣、赡公相继传持"。(《宋高僧传》卷七《梁东京相国寺归屿传》)澄楚"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受具足戒后,学习律部新疏,成就卓著,时称"律虎"。后晋高祖下诏征入内道场,赐紫袈裟,赐号真法大师,"命为新章律宗主焉"。(《宋高僧传》卷十六《周东京相国寺澄楚传》)相国寺中还有石刻佛经。安徽僧遵诲于后梁开平二年(908)"止相国寺药师院",讲解《法华经》,到后唐长兴二年(931),共讲解19遍,培养佛学高级人才20余人。后晋天福二年(937),他鉴于纸本、帛本的佛经容易遭受火烧虫蛀,就募集资金,"镌石壁《华严经》一部于讲殿三面"。然后招僧俗240人各念一卷,一年四季建立经会(经社),坚持了20年。"朝廷崇重,旌表其功,赐号真行大师。"(《宋高僧传》卷二十八《晋今东京相国寺遵诲传》)

  相国寺的佛像曾被地方军阀用来敛财。中唐时期,"汴州相国寺言佛有流汗",节度使刘玄佐前往施舍金帛,随后其家眷也前往施舍,第二天设法会念咒,带动将吏商贾争相施舍钱财。十天后,关闭寺门,宣布"佛汗止矣",收入"巨万计,悉以赡军"。(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河南汝州风穴寺

  风穴寺位于汝州市市区东北9公里处。风穴寺的得名,据说由于寺东龙山有大小洞穴,风将作,穴中出声。寺中有七祖塔,建于唐代。

  关于风穴寺的历史,寺中佛殿内后汉乾祐三年(950)登仕郎、试大理司直、前守临汝县令、兼殿中侍御史虞希范撰写的《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说:"风穴禅院,汝郛(城郭)之北,嵩少(嵩岳少室山)之南,路广由旬(一由旬为三四十里),地安窣堵(窣堵波,塔的音译)。后魏山前为香积寺,属当兵火,像毁寺焚。有乡人卫大丑收以材石,构成佛堂于此山之西北,镇压风穴,即今院基是也。至隋又为千峰寺。大业中,释教中否,缁侣流离,直至唐初,只为阿兰若(山房小寺)尔。开元间,有贞禅师袭衡阳三昧,行化于此,溘然寂灭,示以阇维(火化)。有崔相国、李使君名暠,与门人等收舍利数千粒,建塔九层。玄宗谥为七祖塔,今见存焉。大中初,有禅主道源开拓山门,重光梵刹。十三年(859)四月一日,塑释迦像,取舍利安于佛心。"(刘天福主编:《风穴寺文史荟萃》第3-4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这里提到七祖贞禅师,开元二十六年(738)缑氏县尉沈兴宗撰写的《大唐开元寺故禅师贞和尚塔铭》有介绍,说:"禅师讳贞,兹郡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也,俗姓张氏。……年弱冠,秀才登科,知名太学。已(以)为儒家非正谛,文字增妄想,故去彼取此,而为上乘。因亦既从缁,遂受衡阳止观门,居于洛阳白马寺。口不绝诵习,心不离三昧(禅定)。……后隶此郡(汝州)开元寺。又以为喧者起之本,静者定之缘,利缘舍起,故复居此。……前刺史故丞相齐公崔日用、吏部尚书李暠,皆顶奉山宇。……以开元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示灭于开元精舍。……松栗窅冥兮,宛此幽居。开元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弟子宗本为亡和尚敬造此塔。"《金石萃编》卷八十三收录这篇塔铭,所加按语说:"贞禅师者,驻锡风穴山。"还说开元初期,崔日用、李暠都当过汝州刺史。清道光二十年(1840)编纂的《直隶汝州全志》称贞禅师为"可贞"。

  这通后汉乾祐三年(950)的碑记,断定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清朝康熙癸丑(十二年,1673)任枫撰成的《风穴志略》卷上提到:"其创始未详。按诸碑铭所载,或曰昉自元魏,或曰元魏时重修,或曰鼎建自唐,言人人殊。明万历(1573-1620)中,郡守刘公觐文,博雅君子也,其《游风穴寺》诗云:'素莽残碑有汉文。'此必然有汉时遗迹,刘及见之,而今亡矣。由是观之,则所谓元魏时重修者近是。"(《风穴寺文史荟萃》第1页)荆三林认为北魏时始建或重修皆不可信,因为风穴寺所在的地盘,北魏时属于刘宋荆州梁县。他还认为"墓塔建于僧侣埋葬之处","在寺院之外",而"贞禅师墓塔矗立于今风穴寺大殿角下,足证在唐开元间此地尚无寺院建筑"。弟子于贞禅师去世13年后选址安葬建塔,葬地"松栗窅冥兮,宛此幽居","足证在贞禅师生前,此地无寺。至葬贞禅师之后,其弟子结庐塔侧,传习梵呗者或有之,如然则此地肇有佛事建筑,其时为唐开元二十六年乎?"(《风穴寺文史荟萃·荆序》)荆三林的分析推测非常精辟。笔者进一步认为,后汉碑记说"后魏山前为香积寺","构成佛堂于此山之西北",一在山前,一在山西北,则香积寺和风穴寺不是同一所寺院,把风穴寺说成以前叫香积寺,不符合碑文原意。"素莽残碑有汉文","汉"字不可呆读,实际含义是"唐"。前人这样用字的例子如:白居易《长恨歌》把唐玄宗说成"汉皇重色思倾国"(《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五);杜甫《对雨》说:"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杜甫著、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杜诗说大唐军队为防范吐蕃入侵,正冒着绵绵秋雨,跋涉崎岖难行的蜀道,自己并不为此发愁,只担心雨水打湿了他们扛着的国家旌旗。准此,"有汉文"即是"有唐文","唐"是平声字,不符合格律,遂改用了仄声字"汉"来代替它。那么,风穴寺应该始建于唐朝。

  贞禅师"受衡阳止观门",即在南岳衡山修习止观法门,可见他是衡阳慧思门下的天台宗传人。唐玄宗赐他谥号"七祖",即天台宗第七代祖师。后来流行的天台宗九祖相承之说,叙述其传承关系是:天竺龙树-北齐慧文-衡阳慧思-天台智顗-章安灌顶-缙云智威-东阳慧威-左溪玄朗-荆溪湛然,贞禅师已被摒除在外。汤用彤指出:"天台宗至唐玄宗时,荆溪湛然前之传法次第,因《止观辅行》普门子序与梁肃《修禅寺碑》而固定。但风穴贞禅师明皇谥为七祖,可知于玄宗时天台传法亦有两说。直至五代,吴越王追谥诸祖,荆溪之说遂为后人所公认,而风穴贞则为后人所遗忘矣。"(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2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因此,根据风穴寺保存的资料,不但可以了解这里曾是天台宗的基地,而且可以了解天台宗的发展状况。

  晚唐五代,风穴寺成了禅门临济宗的重要基地。临济宗的创始人義玄,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人。临济宗以他所居住的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县)滹沱河畔禅院名称命名。临济宗上承南岳怀让、马祖道一至黄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冷峻的禅风闻名天下。临济宗提出四料拣、四宾主、四照用的原则。四料拣是逼迫人们放弃自身存在的某种偏见,有我执者则夺人,有法执者则夺境(事境和理境),我执法执都有者,则人境俱夺。一是夺人不夺境。"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前句存境,后句夺人。二是夺境不夺人。"王令已行天下满,将军塞外绝烟尘。"前句夺境,后句存人。三是人境俱夺。"并、汾绝信,独处一方。"既夺人,又夺境。四是人境俱不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既存人,又存境。(慧然:《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卷四十七诸宗部第1985号经文)四宾主是根据主(师)、宾(学人)双方见面的不同态度,以鉴定谁是行家。一是客看(勘验)主,指客见解正确,主见解错误。二是主看客,指主正确客错误。三是主看主,指双方都正确。四是客看客,指双方都错误,还装模作样,卖弄机锋。四照用是四料拣的又一种说法,照是夺其法,用是夺其人,根据学人的具体情况,夺其法执我执,使其达到觉悟目的。一是先照后用,指夺其法而肯定其放弃我执的一面。二是先用后照,指夺其人而肯定其放弃法执的一面。三是照用同时,指法执我执并夺。四是照用不同时,指没有法执我执,不用夺。

  这一时期,临济宗大师慧颙、延沼、省念等人,都来风穴寺弘扬禅法。这里略举一例,以见其门风。延沼是馀杭(今浙江杭州市)人,五代后期担任风穴寺主多年。他上堂演法,说:"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昧两歧,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师(狮)子儿,吒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着?觑着即瞎却渠眼。"有僧问道:"如何是正法眼?"他答道:"即便戳瞎。"又问:"戳瞎后如何?"答道:"捞天摸地。"(《五灯会元》卷十一《南院颙禅师法嗣·风穴延沼禅师》)这是临济宗人为了开发人们内心的顿悟能力,不用正常的语言交流观点,而用莫名其妙的隐语、谜语来旁敲侧击,寄托含义,促使对方猜测寓意,恍然大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