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则天在洛阳的诗歌创作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 作者:王双怀,郭绍林 主编


  郭海文

  (710062,陕西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武则天诗文,多至百余卷,为古今妇人之冠。(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3,第22页)在武则天的现存诗歌中,"颂"诗的比重较大,共39首。其中《曳鼎歌》(1首)、《唐享昊天乐》(12首)、《唐明堂乐章》(11首)、《唐大飨拜洛乐章》(14首)、《唐武氏享先庙乐章》(1首)。这些诗歌都是武则天在洛阳当皇帝时写的。兹择其要者,略加分析。

  一、《明堂乐章》:政治家的宣言

  《毛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据有些学者研究,"颂"跟先民的祭祀有较大的关系。(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451页)《诗经》里与《风》、《雅》并列的《颂》,就是指在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仪式时念的祭文,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这种祭文通常是配合雅乐念的四言诗,以显其古朴、典雅、庄重,而且念祭文的人通常是男人。这种形式,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些衰落了,到了武后朝,这种"颂"体又被采用。这种堆砌词藻、呆板富丽的颂体诗形式上的意义自然是大于思想内容价值的。

  武则天的"颂诗"以明堂诗为多。明堂是古代帝王朝见诸侯、宣明政教并兼行祭祀的地方。自汉以后有关明堂形制纷争不休。唐太宗曾令儒官商定明堂制度,却议而不决。高宗朝议立明堂,没有着落。武则天临朝,乃与北门学士议其制([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862页),垂拱三年春,毁东都之乾元殿,就其地创之。四年正月五日,明堂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各三百尺。号万象神宫。王世仁《明堂形制初探》指出:武则天明堂高194尺(合今54.32米),每边各宽300尺(合今84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明堂。王先生还指出:她(武则天)是把它作为一种更高的政权象征,一种崭新的精神形象,一种对传统礼制的挑战形式而设计的。……原来明堂祀五帝,颁月令、祭祖先、祈丰收的功能已经被逐渐完备的各种礼制祭祀的坛庙所代替,……它实际上只是君权神授的一个象征。它那十字轴线对称,层次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形象,表现出某种不可动摇的、统帅一切的力量和权威。(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94页)在明堂建成后,武则天撰《唐明堂乐章》共12首。它们分别为:《外办将出》,《皇帝行》、《皇嗣出入升降》、《迎送王公》、《登歌》、《配飨》、《宫音》、《角音》、《徵音》、《商音》、《羽音》。

  《旧唐书》卷三〇《音乐志》云12首,实际数仅十一首。词藻华丽,内容多宫廷一套。即歌颂祖先、祈求福祉。如《皇嗣出入升降》曰:"至人光俗,大孝神通。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再如《迎送王公》:"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其实内容与《诗经》"颂"中"绥我眉寿,介以繁祉。""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大同小异。但是,武则天就是用这种儒家的法则,一遍又一遍地在鼓乐声中,强化"女主"的意识。在雍容庄严的鼓乐声中,表现出政治的和谐与安定。

  总之,武则天要建立起以自己为天子的新王朝,既不沿袭李唐旧制,也不效仿古代的模式,她要独创一个全新的王朝。在这里,一切都是按照她的意愿重新设置,一切都合于她的性格,她要扫荡李唐旧迹,重新打上崭新的武氏的烙印,她要向天下显示:这是她武则天的新王朝,一个女人坐天下的史无前例的国度。(王志刚《武则天破天规的九九加一法则》。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第194页)

  二、《大飨拜洛乐章》:帝王受命之象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载:"则天垂拱四年四月,雍州永安人唐同泰伪造瑞石于洛水,献之。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于是号其石为'宝图',赐百官宴乐,赐物有差。授同泰为游击将军。……至其年十二月,则天亲拜洛受图,为坛于洛水之北,中桥之左。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在僚、蛮夷酋长,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奇兽,并列于坛前。文物卤簿,自有唐已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旧唐书》第925页)为了举行这一活动,武则天特意撰写了《大享拜洛乐章》。

  史载:"则天皇后永昌元年《大享拜洛乐》,设礼用《昭和》,次《致和》,次《咸和》,乘舆初行用《九和》,次拜洛、受图用《显和》,登歌用《昭和》,迎俎用《敬和》,酌献用《钦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齐和》,武舞用《德和》,撤俎用《禋和》,辞神用《通和》,送神用《归和》。又《归和》"。

  [昭和]:"九玄眷命,三圣隆基。奉成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九和]祗荷坤德,钦若乾灵。惭惕罔寘,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昭和]舒阴致养,合大资生。德以恆固,功由永贞。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通和]:"皇皇灵眷,穆穆神心。暂动凝质,还归积阴。功玄枢纽,理寂高深。衔恩佩德,耸志翘襟。"

  拜洛受图的活动,是一次很好的民意测验。武则天的目的达到了,既然她已经稳步走向皇帝宝座,那么正式戴上皇冠,改朝换代的时刻,就要来临了。《大享拜洛乐章》作曲撰词,十分动人,字里行间,充满对洛河之神的敬仰和膜拜,从乐曲之名均有"和"字考察,说明则天对天时人和、政局安定、帝业昌盛、式播淳风,天下太平的向往。(吴以宁、顾吉辰《中国后妃制度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第214页)

  三、《曳鼎歌》:开阔的诗境与宏大的气象

  "颂"的表现手法往往是这种"铺陈其事",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而这种形式正好与武则天追求宏丽的气魄,相合拍。武后前期爱好颂美的文体,主要是为了粉饰政治,宣传武周革命的顺天应时,以及女主权威的至高无上。因此她不惜人力物力,采用各种形式来夸耀自己无可比拟的伟大功德。……这种堆砌词藻,呆板富丽的颂体诗自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武则天追求宏丽的气魄,对于盛唐以壮丽雄伟为上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应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个时代的种种伟观壮举,虽然奢华,却也显示了盛大的帝国气象,大大拓宽了文人们的胸襟和视野。在这方面,《曳鼎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唐会要》卷十一载:"天册万岁二年三月二日,重造明堂成,号通天宫。四月朔日,又行亲享之礼,大赦,改元为万岁通天。其年四月三日,铸铜为九州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蔡州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受一千二百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源,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八州鼎各高一丈四尺,受一千二百石。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仍令著作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之,尚方署令曹元廓图画之。仍令宰相诸王率南北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元武门外曳入。天后自制曳鼎歌调,令曳者唱和焉。其时又造大仪钟,敛天下三品金,竟不能成。九鼎初成,制令以黄金千两涂之。纳言姚璹谏曰:'夫鼎者神器,贵在质朴自然,无假别为浮饰。臣观其状,光有五彩辉焕,错杂其间。岂待金色,方为炫耀。'从之。开元二年八月十八日,太子宾客薛谦光献《东都九鼎铭》。其《蔡州铭》,武后所制。文曰:'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元降鉴,方建隆基。'紫微令姚崇等奏曰:'圣人启运,休兆必彰。请宣付史馆。'诏从之。"([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第279页)

  在这种背景下,武则天做《曳鼎歌》,全篇充满了对先王的歌颂与崇拜,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武则天的雄伟的志向与气魄。这些颂诗写得颇有气势。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诗歌气势之美、崇尚天然壮丽已成为诗歌创作风尚。紧承武周的中宗朝,虽只有五年,但其风益炽,更表现出了武周的余威后绪。由此可见,诗歌中的盛世气象并不是玄宗朝才突然产生的,早在武后朝就渐露端倪了。在她的倡导与影响下,宫廷中产生了许多气势飞动、气魄宏大、表现盛世景象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当时宫廷生活、都市景象、人们心态的反映,是武后朝国力、国势的艺术折射。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诗境的开阔和气象的宏大,这与武则天时期造成的审美时尚是有关的。

  总之,"颂"诗在武则天的诗歌里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颂"诗的意义在于:其一,继承了《诗经》中"颂"的传统。其二,宏大气势对从初唐到盛唐的转变起到了引导性作用。这类诗以歌功颂德为旨归,反映了武则天时期政局安定,国力强大,列国朝拜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展示了武则天的内心世界,即她作为帝王的抱负、主张以及忧虑,体现出她作为一代女皇鲜明的王者风范和帝王气概。诗中最突出的是其中所表现出的开创太平基业的信心与决心,这对唐人精神风貌的影响应该说是深远而强烈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