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武周《高质墓志》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 作者:王双怀,郭绍林 主编


  王化昆

  (471000,河南洛阳市,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

  近年,朝鲜人高质墓志在洛阳孟津出土,后为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2006年三秦出版社出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该书刊出了《高质墓志》录文,引起了关心唐朝时期在唐朝鲜半岛遗民人士的极大关注。《高质墓志》是继泉男生、泉献诚、泉男产、泉毖、扶余隆、黑齿常之、黑齿俊、高玄、高慈、高震、似先义逸、高足酉、高氏、难元庆等朝鲜半岛遗民墓志出土后的又一新发现,其价值自不待言。高质与高慈为父子关系。父子一同为大唐死难,《高慈墓志》已于1917年在洛阳出土,旋为大师罗振玉收藏,并收入《唐代海东藩阀志存》。今不揣冒昧,试结合父子两方墓志,对高质其人其事加以梳理。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为说明之便,现将《高质墓志》移录如下。

  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赠幽州都督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高公(质)墓志铭并序夫策名事主,持身奉国,维风俗者称文吏,捍封疆者为武臣。仰觌三古之上,俯观千载之下,书于竹帛者,其可胜道哉!至于铁石其心,冰霜其操,犯白刃而无惧,殒苍璧而如归,今古悠悠,一二而已。其能致斯美者,抑惟高大将乎?公讳质,字性文,辽东朝鲜人也。青丘日域,耸曾构而凌霄;沧海谷王,廓长源而绕地。白狼馀祉,箕子之苗裔实繁;玄鳖殊祥,河孙之派流弥远。十九代祖密,后汉末以破燕军存本国有功,封为王,三让不受,因赐姓高氏,食邑三千户,仍赐金文铁券曰:"宜令高密子孙,代代承袭。自非乌头白,鸭渌竭,承袭不绝。"曾祖前,本藩三品位头大兄,祖式,二品莫离支,独知国政及兵马事。父量,三品栅城都督、位头大兄兼大相。并材望雄杰,匡翊本藩,声芬畅远,播闻中国。公资灵穟穴,渐润蓬津。英姿磊落而挺生,伟干萧森而郁起。年登弱冠,志蕴雄图。学剑可敌于万人,弯孤(弧)有工于七札。在藩任三品位头大兄兼大将军。属祲起辽东,衅萌韩壤,妖星夕坠,毒雾晨蒸。公在乱不居,见幾而作。矫然择木,望北林而有归;翙矣搏扶,指南溟而独运。乃携率昆季,归款圣朝,并沐隆恩,俱沾美秩。总章二年四月六日,制授明威将军、行右卫翊府左郎将。其年,又加云麾将军、行左武威卫翊府中郎将。八屯兰锜,严鹖珥以司阶;五校钩沉,肃虎贲而侍阙。咸亨元年,奉敕差逻娑、凉州,镇守燕山、定襄道行。亟总军麾,荐持戎律。攻城野战,陷敌摧坚。累效殊功,爰加懋赏。永隆二年,制除左威卫将军,又奉敕单于道行。文明年中,充银胜道安抚副使。光宅元年,制封柳城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天授元年,迁冠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将军,进封柳城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公以鹰扬鹗视之威,受豹略龙韬之任,历践衔珠之位,频驱浴铁之兵。故得上简天心,高升国爵。继而林胡作梗,榆塞惊尘,鸮镝起于边亭,彀骑横于朔野。大君当宁,按龙剑而发雷霆;骁将凿门,拥虹旗而聚云雨。制命公为泸河道讨击大使,仍充清边东军总管。公肃承玄旨,电发星驱,径度苍波,选徒征骑。虽貊虎叶志,擐甲者争驰;而蜂虿盈途,提戈者未集。公以二千馀兵,击数万之众。七擒有效,三捷居多。万岁通天二年正月,制除左玉钤卫大将军、左羽林军上下。公抚巡士众,推以赤心。宣布威恩,得其死力。解衣推食,茕釐感惠而守陴;挟纩投醪,童孺衔欢而拒敌。上闻旒扆,特降恩徽。有敕称之曰:"高性文既能脱衣,招携远藩,宜内出衣一副,并赐物一百段。又,性文下高丽妇女三人,固守城隍,与贼苦战,各赐衣服一具,并赉物卅段。"但凶狂日炽,救援不臻。众寡力殊,安危势倍。城孤地绝,兵尽矢穷。日夜攻围,卒从陷没。为虏所执,词色懔然。不屈凶威,遂被屠害。以万岁通天二年五月廿三日,薨于磨米城,春秋七十有二。三军感之恸哭,百姓哀之涕零。凶讯驰闻,圣情流恻,乃下制曰:"将军死绥,著乎前典;元帅免胄,闻诸往册。故清边东道总管、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左羽林卫上下、上柱国、柳城县开国公高性文,蓬丘徙构,穟穴分源。携五族而称宾,按八屯而奉职。恩荣每被,严慎克彰。属蜂仵挻妖,龙钤启秘。亲禀绛宫之筹,远逾沧海之津。执锐戎场,摧锋虏阵。傍军阙援,前旅挫威,遂亏斩首之功,奄致糜躯之祸。异李陵之受辱,同温序之抗诚。言念遗忠,有怀深悼。舍生勤事,实惜良图。隆礼饰终,谅惟通范。宜加宠章之赠,式慰泉壤之魂。可赠镇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勋如故。"又有敕曰:"高性文父子忠鲠身亡,特令编入史册。"奉敕赠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缘葬所须,并令优厚供给。惟公风格峻整,宇量宏深,孝实因心,仁以成性。道苻□□,静心术而凝贞;智在无双,动神机而适变。风猷宣于外域,声闻达于中区。去栖幕之危巢,遥归大厦;腾渐磐之逸翮,孤戾曾云。时不利而数有奇,功未成而奄丧。凌风劲草,终委翳于严霜;负雪寒松,竟摧残于晚岁。滔滔阅水,俄迁下濑之舟;寂寂空营,犹识将军之树。粤以圣历三年腊月十七日,安厝于洛州合宫县平乐乡之原,礼也。有子右玉钤卫大将军鞠仁,夙承家庆,早袭朝荣,负酷崩心,衔冤断骨。逾考叔之纯孝,等大连之善丧。三兆可占,既焚荆而卜地;九泉有托,爰树槚而开茔。白日佳城,是谓藤公之室;黄泉閟户,宜藏赵掾之铭。其词曰:

  箕子八条,奄有清辽。河孙五族,遂荒蟠木。藉庆绵基,生贤憬服。质耀琼铣,操凌松竹。宏器夙成,雄图早蓄。其一。远去夷垌,来宾帝庭。跃鳞紫水,奋羽青冥。升朝就日,列将仪星。入参武帐,出抚戎亭。七萃频举,三边载宁。其二。孽胡干纪,不臣天子。圣略侮亡,爰戒戎士。将扫蛇荐,先资鹗视。大总三军,长驱万里。转毂树塞,运舟蓬水。其三。甫届夷陬,师徒未鸠。暂依城垒,且据咽喉。蜂群易合,貔旅难周。既类三板,殊无百楼。□婴睥睨,俄陷仇雠。其四。贾勇临阵,捐身接刃。力屈志雄。身危节峻。冤深戮序,酷逾焚信。壮气无歇,高风独振。生死忠贞,古今昭晋。其五。光驰白驹,地卜青乌。画轜荣舆,飞旐萦纡。泉深隧阒,野旷坟孤。天上魂往,人间事殊。金书玉字兮垂芳烈,万代千年兮长不渝。其六。

  朝散大夫行凤阁舍人韦承庆撰
  前右监门卫长上弘农刘从一书
  宜州美原县人姚处瓌 镌常智琮同镌 刘郎仁同镌
  圣历三年岁位庚子腊月辛巳朔十七日丁酉葬

  今按:据《后汉书·东夷传·濊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制八条之教。"这就是《高质墓志》铭文"箕子八条,奄有清辽"的由来。

  有关高质家族情况,两志载:"先祖随朱蒙王平海东诸夷,建高丽国,已后代为公侯宰相。至后汉末,高丽与燕慕容战,大败,国几将灭。""[高质]十九代祖密,后汉末以破燕军存本国有功,封为王,三让不受,因赐姓高氏,食邑三千户……曾祖前,本藩三品位头大兄,祖式,二品莫离支,独知国政及兵马事。父量,三品栅城都督、位头大兄兼大相。……[公]在藩任三品位头大兄兼大将军。"除志文所言高质十九代祖高密,东汉末年因战功被封为王外,其曾祖高前、祖高式、父高量及高质本人在高句丽皆为贵族,或为武将,或为高级文官,其祖高式更是为二品莫离支,独知国政及兵马事。足见其家族世代皆为高句丽上层贵族。正如《高慈墓志》所言:"自高丽初立,至国破已来,七百八年,卅馀代,代为公侯,将相不绝。"高质归唐时间,当在唐高宗乾封年间。当时,高句丽内部发生内讧,互相征伐。"属祲起辽东,衅萌韩壤,妖星夕坠,毒雾晨蒸。公在乱不居,见几而作。"高质"预见高丽必亡","乃携率昆季,归款圣朝"。据《旧唐书·东夷传·高句丽传》在:乾封元年,高句丽王高藏遣其子从唐高宗封禅泰山,还而权臣盖苏文死,盖苏文子泉男生代为莫离支,男生弟泉男建、泉男产相怨。男生据国内城,遣子泉献诚入唐朝求救,盖苏文弟净土亦请割地降。高宗乃诏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偘为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左监门将军李谨行随后而行。又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与契苾何力、庞同善合力。乾封三年二月,李勣率薛仁贵拔扶余城,它城三十皆纳款。九月,高藏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投降,且请入朝,李勣以礼相待。唐高宗以高藏为司平太常伯,男产为司宰少卿。将男建流放黔州、百济王扶余隆流放岭外。以献诚为司卫卿,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男生右卫大将军。高丽平。高质就是在这期间投唐的。

  高质归唐以后,多次带兵与北方少数民族打仗,他不仅作战英勇,而且能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将士皆愿为其出死力。他为维护大唐王朝的统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在与契丹叛军作战中,困守孤城,因援兵不到,寡不敌众,城陷被俘,英勇不屈,父子同时遇害于磨米城。在这次征战中及其父子死难后,反映在《高质墓志》中的,是皇帝三次下制对高质父子予以表彰。这恐怕是目前为止所见到的墓志中皇帝诏制最多的。其中第二纸制文,也是目前所见墓志中字数最多的制文之一,多达200余字。《高慈墓志》也有皇帝褒奖制文。这皆足见朝廷对高质父子英勇作战、不屈而死精神的充分肯定。

  关于高质天授元年所得勋官(也是其最终勋官),《高质墓志》首题与《高慈墓志》志文同为柳城郡开国公,而《高质墓志》志文中为柳城县开国公。两《唐书·职官志》皆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遍检《旧唐书》,"食邑二千户"者,出现50次,绝大多数为"郡开国公",为"县开国公"而食邑二千户者,仅有一次。因此,高质的勋官应为柳城郡开国公。

  从行文、用典等方面看,《高质墓志》、《高慈墓志》极其相似,很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即《高质墓志》的撰文者、时任凤阁舍人的韦承庆。两志所记高氏家族及高质事迹大致相同,只是各有详略。结合两方墓志,可勾勒出高质的经历如下:

  唐武德九年(626年):生于朝鲜。后任高句丽三品位头大兄兼大将军。

  乾封年间:因国内发生内乱,率家族投奔大唐,时约40岁。

  总章二年四月六日:制授明威将军、行右卫翊府左郎将。十一月廿四日:加云麾将军、行左武威卫翊府中郎将。时年44岁。

  咸亨元年:奉敕差逻娑、凉州,镇守燕山、定襄道行。时年45岁。

  永隆二年四月廿九日:除左威卫将军,又奉敕单于道行。时年56岁。

  文明元年:充银胜道安抚副使。时年59岁。

  光宅元年十一月廿九日:封柳城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

  天授元年:迁冠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将军,进封柳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时年65岁。

  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充泸河道讨击大使。仍充清边东军总管。71岁。

  万岁通天二年正月:除左玉钤卫大将军、左羽林军上下。

  万岁通天二年五月廿三日:遇害于磨米城,享年七十二。赠镇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勋如故。

  圣历三年腊月十七日:葬于洛州合宫县平乐乡之原。

  由《高质墓志》、《高慈墓志》,可以得出高氏世系如下:

  高密(高质十九代祖)……前-式-量-质-慈-崇德-鞠仁高质、高慈父子一同日,即圣历三年腊月十七日,同葬于洛州合宫县平乐乡之原。此处当为高氏新开辟的祖茔。

  三韩之人归唐或降唐后,他们大多为武职,可见朝鲜半岛不乏作战勇猛者,难怪隋炀帝三次征高丽、唐太宗三次征高丽皆无功而返。

  《高质墓志》撰文者韦承庆,《唐书》有传。《旧唐书·韦思谦传附子承庆传》:"承庆字延休。……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皆出于承庆,辞藻之美,擅于一时。……长寿中,累迁凤阁舍人,兼掌天官选事。承庆属文迅捷,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后历沂、豫、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制书褒美。长安初……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仍依旧兼修国史。"《高质墓志》约撰于圣历三年腊月,撰此志时,韦承庆为朝散大夫行凤阁舍人。凤阁舍人是朝廷重要内臣,经常是替皇帝起草诏书等重要文书的。志中虽未明言奉敕撰写,但由这样的人为其撰写墓志文,足见朝廷对高质父子为国捐躯的恩遇。在写罢《高质墓志》(大约也包括《高慈墓志》)后约二三年后的长安初年,韦承庆就出任宰相。

  书丹者前右监门卫长上弘农刘从一书,两《唐书》无传。但既然撰文者是凤阁舍人,书丹者也绝非庸庸之人。再者,一篇墓志文竟有三个镌刻人,即宜州美原县人姚处瓌、常智琮、刘郎仁,这在唐代墓志中也不多见。

  附:大周故壮武将军行左豹韬卫郎将赠左玉钤卫将军高公(慈)墓志铭并序

  夫总旅卫军、陷阵降城者号将军,有一无二、糜躯殒首者谓忠臣。详诸结刻已还,弦剡之后,实不双济,名罕两兼。缅寻东观之书,遐披南史之笔。文才接踵,武士磨肩。其于资父事君,轻身重义。植操于忠贞之表,定志于吉凶之分。雷霆震而不变,风雨晦而未已,在于将军矣。公讳慈,字智捷,朝鲜人也。先祖随朱蒙王平海东诸夷,建高丽国,已后代为公侯宰相。至后汉末,高丽与燕慕容战,大败,国几将灭。廿代祖密当提戈独入,斩首尤多,因破燕军,重存本国,赐封为王。三让不受,因赐姓高,食邑三千户。仍赐金文铁券曰:"宜令高密子孙,代代封侯。自非乌头白、鸭渌竭,承袭不绝。"自高丽初立,至国破已来,七百八年,卅馀代,代为公侯,将相不绝。忠为令德,勇乃义基。建社分茅,因生祚土,无隔遐裔,有道斯行。况乎地蕴三韩,人承八教。见危授命,转败为功。国赖其存,享七百之绵祚;家嗣其业,纂卅[代]之遥基。源派契郭朴之占,封崇符毕万之筮。御侮传诸翼子,带砺施于谋孙。此谓立功,斯为不朽。曾祖式,本藩任二品莫离支,独知国政。位极枢要,职典机权,邦国是均,尊显莫二。祖量,本藩任三品栅城都督,位头大兄兼大相。少禀弓冶,长承基构。为方镇之领袖,实属城之准的。父文,本藩任三品位头大兄兼将军。预见高丽必亡,遂率兄弟归款圣朝。奉总章二年四月六日制,授明威将军、行右威卫翊府左郎将。其年十一月廿四日奉制授云麾将军、行左威卫翊府中郎将。永隆二年四月廿九日,除左威卫将军。舟侨遂去,知虢公之禄殃;宫奇族行,见虞邦之不腊。庇身可封之域,鶡弁司阶;革面解愠之朝,虎贲陪辇。禁戎五校,卫尉八屯;长剑陆离,雕孤宛转。奉光宅元年十一月廿九日制,封柳城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累奉恩制,加授柳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桓子之狄臣千室,比此为轻;武安之拔郢三都,方兹岂重。公少以父勋回授上柱国,又授右武卫长上,寻授游击将军,依旧长上。又泛加宁远将军,依旧长上。又奉恩制,泛加定远将军,长上如故。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奉敕差父(《全唐文补遗·高慈墓志》《唐代墓志汇编·高慈墓志》皆录为"乂",误)充泸河道讨击大使。公奉敕从行,缘破契丹功,授壮武将军、行左豹韬卫翊府郎将。忝迹中权,立功外域。既等耿恭之寄,旋沾来歙之荣。寻以寇贼凭陵,昼夜攻逼。地孤援阔,粮尽矢殚。视死犹生,志气弥励。父子俱陷,不屈贼庭。以万岁通天二年五月廿三日,终于磨米城南,春秋卅有三。圣上哀悼,伤恸于坏。制曰:"故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高性文男智捷,随父临戎,殒身赴难。忠孝兼极,至性高于二连;义勇俱申,遗烈存于九死。永言丧没,震悼良深。宜加褒赠,式慰泉壤。可左玉玉钤卫将军。"又奉敕曰:"高性文父子,忠鲠身亡,令编入史。"又奉敕令,准式例葬。粤以圣历三年腊月十七日,窆于洛州合宫县平乐乡之原,礼也。公忠孝成性,仁智立身。克嗣家风,夙标国望。虽次房之见获苟宇,宜僚之被胁楚胜。形则可销,志不可夺。精诚贯日,哀响闻天。爰加死事之荣,载编良史之册。有子崇德,奉制袭父左豹韬卫翊府郎将。年登小学,才类大成。孝自因心,哀便毁貌。始择牛亭之地,爰开马鬣之封;将营白鹤之坟,先访青乌之兆。将恐舟壑潜运,陵谷贸迁。虽归东岱之魂,终纪南山之石。其铭曰:

  蓬丘趾峻,辽海源长。种落五族,襟带一方。气苞淳粹,人号贞良。戎昭致果,胤嗣承芳。其一。卓矣显祖,猗哉若人。横戈靖难,拔剑清尘。见义能勇,有让必仁。丹青信誓,砺带书绅。其二。蠢尔犬羊,扇兹凶慝。王子出师,既成我服。扬帆沧溟,挥戈蟊贼。子孝臣忠,自家形国。其三。积善无禄,辅德有违。刍狗一致,美恶同依。白狼援绝,黄龙戍稀。李陵长往,温序思归。谅日月之更谢,寄琬琰于泉扉。其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