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出击海外

任正非如是说: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作者:龚文波 著


  --任正非论海外扩张

  我们要积极扩大海外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我们扩大海外市场,就可以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我们的员工要前仆后继地奔向国际市场。

  东方不亮西方亮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论是出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还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走国际化发展路线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企业面临着两个抉择:要么坐待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迎战跨国公司。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此外,随着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向国外发展也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国际化进程中,华为公司应该是行动比较迅速和富有成效的。它对以生存为底线的国际化道路的尝试,较之于那些以国际化为扩张战略的中国公司,是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我们要积极扩大海外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我们扩大海外市场,就可以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我们的员工要前仆后继地奔向国际市场。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存在着很多机会,对于这些地区的市场开拓,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多一些人到海外去,在这些领域内多发展,就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平衡问题。这样,虽然市场下滑,但是我们合理配置,人均效益会上去。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这是2002年任正非在讲话中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一年,国内外电信产业相继步入"寒冬",华为也未能逃开厄运,公司在国内市场上业绩惨淡。然而在一片愁云密布当中,华为的海外业务终于有了起色。2002年第一季度,华为出口额首次超过内销,上半年达3亿美元,是2001年同期出口额的2倍。2002年华为年销售额为221亿元,出口额近55亿美元,占总销售额近20%。此后,海外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03年华为上半年销售额为120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为35亿美元,占上半年总销售额近24%。华为终于在海外市场冲杀出了一条生路,非常及时地在国内市场委靡之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要归功于任正非在1996年甚至在更早之前做出的发展海外市场的英明决策。

  早在1994年,当华为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刚刚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时,任正非就预感到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的惨烈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意义。果然在1995年,中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变。一方面,国际市场萎缩直接威胁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紧缩,导致国际通信设备巨头把刚起步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攫取的目标,以此来弥补它们的颓势,这势必给华为等国内企业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事实上,在2000年后,国外通信企业已经开始启用比以前残酷得多的价格竞争来与华为等企业争夺国内地盘。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华为的国际化似乎成了"逼上梁山"的抉择。任正非对当时局势的总结是:

  我们的队伍太年轻,而且又生长在我们顺利发展的时期,抗风险意识与驾驭危机的能力都较弱,经不起打击……必须趁着短暂的领先,尽快抢占一些市场,加大投入来巩固和延长我们的先进,否则一点点领先的优势都会稍纵即逝,不努力,就会徒伤悲。我们应在该出击时就出击……我们现在还不十分危险……若3~5年之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那么中国市场一旦饱和,我们将坐以待毙!

  1996年,在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们一起筹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明确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与此同时,华为的国际化征途就跌跌撞撞地开始了。

  1996年,华为正式开拓国际市场,并将其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点。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仍然沿用国内市场所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易后难的策略,它首先瞄准的是深圳的近邻--香港。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信合作,华为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除价格优势外,华为还能灵活地提供新的电信业务生成环境,从而帮助和记电信在与香港电信的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这次合作使华为获得不少经验,和记电信在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近乎"苛刻"的要求,也促使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向国际标准靠拢。

  1997年、1998年的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多少业绩亮点。1999年之前,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一直处于"屡战屡败"的窘境,那时华为往往只能见到客户,拿到标书,但是投标之后却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结果。

  负责华为国际市场宣传的李杰后来回忆说:"那个阶段是很艰苦的,一个人在几个国家来回转悠,但是一直没有单子。第一次中标是在1999年,越南和老挝两国招标是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第一次真正的中标。"这个阶段华为开展国际化的重心主要还是放在发展中国家。

  在这个阶段,任正非已经在寻找华为同国际大公司之间的差距。他发现华为的交货时间和研发周期是最突出的毛病,都比其他公司花费的时间长。这个差距直接表现在数据上,如1999年华为的海外业务收入占其总营业额还不到4%。

  2000年之后,华为开始在其他地区全面拓展,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在华人比较集中的泰国市场,华为连续获得较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此外,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沙特、南非等华为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2001年,华为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03年它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也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华为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将自己的产品成功打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3年华为的销售额约为3000万美元。

  就北美市场而言,它既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也是华为最难攻克的堡垒。2002年6月4日,华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Future-Wei,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进军对手最多、最强的美国市场,标志着华为国际化的真正开始。

  学习拉宾"以土地换市场"

  华为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的国际市场发展历程。最初,华为的海外战略沿袭了其在国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先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起步。经过耐心的耕耘,华为在亚、非、拉等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为其进入发达的欧美市场增添了信心。

  然而,直到面对更多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华为才发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思路虽然很清晰,但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

  2001年以前,华为在国内市场一直以"价格杀手"的形象出现。而在国际市场,华为销售人员也大多以"土狼"角色出现,他们秉承了在国内的"作战方式",进攻猛烈,千方百计发动价格战,以一切手段打击对手的利润和销售目标,阻挠其市场进展,逐步挤占空间,最后取而代之。这一方式在华为国际化进程的前几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价格战是一种很有效的进攻策略。但是当华为进入欧美市场,由于这些市场早已为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通信巨头所垄断,价格策略的效果并不如以前那样显著。用户更看重实力,而不仅仅是销售激情。所以华为之前引以为傲的"狼性"文化反而成为了一种障碍。

  与此同时,华为在对手的地盘上的猛烈攻势,也引起对手很强的防御心理,2003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华为思科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此之前,华为在美国的一些主流及专业媒体上刊登了极具攻击性的广告--"它们唯一的不同是价格",其图案背景是旧金山金门大桥,而思科公司的标志就是金门大桥。这种充满挑衅意味的营销方式惹怒了思科方面。据说思科总裁钱伯斯曾制订了一个"打击华为"的计划,但收效甚微。华为公然在思科眼皮底下抢夺市场,其产品比思科的价格低30%左右,这促使思科最终动用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武器正面阻击华为。2003年1月思科对华为提出了起诉,指控华为非法复制其操作软件。

  这场官司虽然炒得沸沸扬扬,但最终以二者握手言和而告终。华为经过这场官司收获颇多,提高了公司在国际上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上的知名度,促进了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前进,但是,最重要的收获是华为通过这场官司开始反思自己的国际化策略。任正非直接品味到了结盟战略的意义。他意识到,在进入陌生市场时,华为不妨与当地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因为对方更了解本地市场。

  此后,在华为的国际化进程中,诸如此类明刀暗箭的阻截事件仍然时有发生。例如,2005年华为准备收购英国马可尼,但在美英政府和保守势力干预下,最后被爱立信横刀夺爱;同年,华为计划在印度建立分公司,由于受到当地政府的安全调查而受阻。据说,华为这次投资受阻同样是国际网络及通信设备供应商巨头联手干涉的结果……

  这一切使得华为的国际化进程更为艰辛,也使任正非更深刻地意识到,开发国际市场不能套用开发国内市场的思路。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讲解了华为近几年的国际化策略,即"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

  我们的友商就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我们把竞争对手都称为"友商",我们的沟通合作是很好的。我首先强调,我们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

  拉宾即以色列前总理,他是以色列建国40多年来第一位提出"以土地换和平"概念的政治领袖。拉宾承诺在以色列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阿以争端,把侵占的阿拉伯领土逐步归还给有关阿拉伯国家。拉宾还推动以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实现相互承认,并相继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和《塔巴协议》,允许巴勒斯坦自治,从加沙、杰里科扩展到约旦河西岸;他还同约旦达成和平条约并正式建交,从而为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叙以会谈上,拉宾采取积极态度,承认叙利亚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1995年11月4日,也就是犹太教的安息日,拉宾被刺身亡。拉宾虽然为和平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的精神将永留人世。

  任正非非常赞赏拉宾的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思想。2000年IT泡沫破灭以后,任正非认为,整个通信制造行业的发展趋于理性,市场增长逐渐平缓,未来几年通信制造行业的年增长不会超过4%。而华为要快速增长,就意味着必须从"友商"手里夺取市场份额,这就会直接威胁到"友商"的生存和发展,很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到处树敌,甚至遭到群起而攻之的处境。

  华为现在还是很弱小,还不足以和"国际友商"直接抗衡,所以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和"友商"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我们已经在好多领域与"友商"合作起来,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大家已经能接受我们,所以现在国际大公司认为我们越来越趋向于朋友,不断加强合作会谈。如果都认为我们是敌人的话,我们的处境是很困难的。

  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东方古代的智慧。华为将建立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长期合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例如,我们跟美国的3COM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华为以低端数通技术(占51%的股份),3COM公司出资165亿美元(占49%的股份)。这样一来3COM公司就可以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实现了成本的降低,而华为则利用了3COM世界级的网络营销渠道来销售华为的数通产品,大幅度地提升我们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额增长了100%,这样就能够使我们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同时,也为公司的资本运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人才,开创了公司国际化合作新模式。我们后来和西门子公司在PDS方面也有合作,在不同领域销售我们的产品,能达到共鸣的状态。

  在华为国际化进程中,任正非看清了一点,那就是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未来世界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共同利益。基于此,华为在海外市场拓展上,不再强调价格战,而是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既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又能实现与"友商"共存双赢,以此来推动华为的国际化进程。这是一种"借船出海"的智慧。

  如今,华为已经与3COM、西门子、NEC、松下、TI、英特尔、摩托罗拉、朗讯、SUN、IBM等多家公司开展多方面的研发和市场合作;与NEC、松下合资成立宇梦公司,与西门子成立了TD-SCDMA合资企业,聘请IBM为华为设计基础生产系统。

  华为曾经通过与移动巨头高通合作,进入葡萄牙的CDMA450市场。如今,CDMA450在全球遍地开花,而华为也拿到了全球CDMA450系统设备60%的市场。

  国内市场要大力支持海外拓展

  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举措。海尔、华为、TCL、联想等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领头部队。

  但是,最初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没有国际品牌、没有市场、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营销机构、没有国际化管理人才、没有国际化经验。例如,TCL的国际化之路就充满了挫折。TCL希望通过并购汤姆逊进入欧洲市场,但是由于"水土不服",2006年TCL集团亏损达到357亿元,成为2007年中国电子百强排行榜的7家亏损大户之首。2006年10月31日,TCL不得不退出其在欧洲的自有品牌彩电的销售与市场推广业务,将业务重心放回到国内。

  相比于TCL,联想的国际化进程虽然也并不一帆风顺,如挨闷棍,中暗箭的事情接二连三,但幸运的是联想无须做到壮士断腕的地步。2007年11月1日,基于公司连续几个季度良好的市场表现,联想集团决定提前放弃IBM品牌的使用权。而这距离联想与IBM公司签订的可将该品牌使用至2010年的协议时间,提前了整整两年。这不但提升了联想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其"自力更生"的信心。联想公司决定转向全力推广自己的Lenovo ThinkPad品牌。这一举措表明,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TCL和联想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华为也遇到过。所幸的是任正非在推动华为国际化的进程中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他曾这样说过:

  我们总不能等待没有问题才去进攻,而是要在海外市场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

  事实上,华为也是这么做的。通过对华为的分析可以看出,就华为目前的发展战略、市场布局、技术研发实力和产业扩张能力而言,华为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完成了初始阶段,完全有条件向跨国公司转型。

  任正非将国际化当做是华为走出冬天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当"华为的冬天"还没到来时他就早早着手国际化布置。但出于任正非本人的低调,华为的国际化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躲开了后来联想和TCL们所必须承受的舆论攻势。

  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必须提到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任正非懂得区别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1994年,华为依靠万门交换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而正是在华为国内市场蒸蒸日上的时候,任正非就开始考虑国际化的问题。因为他很清楚的是,国内市场终究是有限的,华为要获得继续扩张,必须要走进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1996年华为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一开始任正非并不奢求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当时华为在国内市场势头不错,完全有能力支付探索海外市场的初期成本。尽早出击,既是华为第一次对国际化市场的摸索,也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并以此来促进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促进华为的管理改革。

  甚至可以这么说,1996年开始着手制定的《华为基本法》,以及从1997年开始的流程改革和管理变革,都是为华为日后海外市场的顺利展开而提前做的管理转型。任正非一直强调的"冬天"论,亦成功地在华为内部建立了一套能给企业造成动力和压力的体制和机制,使企业有一个培育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成长环境。在国内竞争对手的不知不觉中,华为已经一点一点为日后海外市场从量到质的变化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在任正非决定开始海外市场的探索时,一些华为人并不了解。毕竟当时国内市场正处于上升态势,很容易做出成绩来,而在国际市场上耕耘一年却颗粒无收。例如,俄罗斯市场是华为苦苦守候了5年才拿到单子,所以不仅一些员工不愿意做马前卒,而且一些部门管理人员因为不愿失去骨干力量,也在公司要求推荐海外人才时藏着掖着。为此,任正非做了多次动员工作,解决在华为扩张海外市场时的"人才"问题。

  在2002年的《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一文中,任正非说道:

  现在,我要号召各位领导从部下中,推荐一些人、放一些人到海外去,特别是到非洲去。为什么要讲这个呢?这次我和胡厚昆到南非开会,胡厚昆说了一句话,坚决不准南美地区部的从南非转飞机。非洲这么好,这么漂亮,都跑非洲来了,我这个南美如何干?胡厚昆在散步时从心里说了这句话。南非地区代表部办公环境的地方比我们现在的龙岗都漂亮得多得多,包括美国硅谷都比不上。整个非洲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艰苦。如果把中国的社会阴暗面天天登在报纸上的话,人家对中国也是很害怕的。我认为海外是有很多希望和机会的。希望你们能放放你们的员工,到那里去,越是艰难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的,成长的速度越是快。希望未来二三年把我们的出口销售额提高到20亿美元左右,这样整个公司生存安全的基础就比较可靠了。

  任正非明确要求:如果有的部门管理者不想出国,可以,但是必须动员部下,有部下愿意出国,就尽量把机会让给他们。因为当时不仅国内电信市场正趋于饱和,而且华为用于国内市场的人员密度也远远大于国外的人员密度。

  华为经过始于2001年的"冬天",虽然在国内市场上处境艰难,其收入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在国际市场上终于迎来大好局面。华为海外销售从2002年开始好转,并很快就超过国内销售额。海外市场的显著业绩也成为华为等来春天回暖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2003年这一年,华为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扩张力度,从非洲抽调一些骁勇善战的有经验的员工补充到欧洲、西欧和东太平洋地区,又从国内调一些人到非洲。

  我认为年轻人,在你生命非常旺盛的历史时期,勇敢地走向国际市场,去多经风雨,多见世面,对你一生受益匪浅。希望大家在这一方面也多做努力,这样的话,我们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我们公司的生存平衡就会变得更加好。

  任正非坚信"均衡就是生产力的最有效形态",只有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机结合,才能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华为在国内市场的稳固支持国际市场的开发,以国际市场的发展促进国内市场的增长,才能实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均衡增长。华为海外业务每年以接近100%的速度增长,2003年华为国际市场的份额占总销售额的27%,2004年达到40%,2005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的一半,2007年华为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营业额的60%。而这一可喜势头是以其国内市场营业额的增长为前提的。

  拒绝机会主义

  通信行业是一个投资类市场,仅靠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能被客户接纳的。因此,我们拒绝机会主义,坚持面向目标市场,持之以恒地开拓市场,自始至终地加强我们的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及队伍建设。

  机会主义是被许多暴发型企业奉为神明的戒律。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机会主义者为了达到目标不按规则办事,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而他们因此获得的"成功"更激发了逐利者对机会主义的热情。以至于有来自欧洲的企业家在考察完中国市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机会主义在中国企业界太盛行了,很多中国企业不是专心于在某一行业内做大做强,不是专心于练内功全面提升竞争力,而是想方设法通过某一种非正规化的捷径达到目的。

  这或许是当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真实写照。这一现状也决定了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国内企业必将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任正非是一个讲究脚踏实地做实业的企业家,当别人还在国内市场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要走出国门,并把它作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策略。

  今天,华为的海外市场已经收获了累累硕果。2005年华为海外业务占全年销售额的57%,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28家。2006年,华为海外销售额所占比例突破了65%,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31家,得到包括沃达丰(Vodafone)、西班牙电信(Telefornica)、荷兰皇家电信(KPN)、希腊电信、意大利电信等在内的多家世界一流运营商的认可。

  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之路,可以用任正非的一句话作为概括:"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华为拒绝机会主义的作风,由来已久,在公司创办不久,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经济经过三年治理整顿,进入恢复性的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投资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导致经济过热。其中炒股狂潮和房地产热就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现象,很多人疯狂地投入到炒股中,在深圳甚至出现了股民围攻市政府和人民银行以抗议认股方式不公正的事件。大多数企业则疯狂于房地产的投资,但任正非却不为所动,拒绝一切他认为是"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的东西,踏踏实实走实业之路,最终换来华为的崛起。

  在国际化这一生死攸关的战略上,任正非再一次强调要杜绝机会主义,可见他对华为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视。这也使得华为十年如一日,执著于国际化战略,持之以恒地承诺,持久地投入。

  因此,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长期秉承"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要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敢于将有限的资源压在战略领域,从重点突破,到系统领先,既是华为在国内市场领先的成功经验,也是它在国际市场上长期遵循的原则。

  俄罗斯市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缩影。华为在1994年就开始关注俄罗斯市场,经过5年的耕耘,拿到的第一个单子只是购买几十个类似于螺丝钉的网络设备的小零部件。1998年俄罗斯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整个电信业都停滞了下来,市场非常萧条。这一年,华为一无所获。但是华为人仍然坚守在俄罗斯,并继续加大投入。例如,华为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组建了一支本地化的营销队伍,并在对他们加以培训后派往俄罗斯各地,为公司建立起一个营销网络;华为通过不同的拜访,结识了一批运营商的管理层,建立了互相了解和信任。建立于1997年的合资企业贝托华为也开始了艰难的起步……1999年,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开始带动电信市场的回升,电信业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而华为的坚守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自2000年起,华为在俄罗斯的销售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华为设备在俄罗斯通信市场占有率为14%,其中固网市场占有率约为20%。华为这份成功来之不易,其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对机会主义说"不",对国际化战略的长期坚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