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求职赢家的秘诀:教你找到求职的捷径 作者:卢文辉 著


    前言

    中国职场的“怪异”现象

    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职场这个特殊的“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了许多“核爆式”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打破了昔日“必然会成功”的神话,它们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在无比震惊、感叹和不解之余,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下面将一部分被媒体报道过的“人才类新闻”汇集于此,通过“标题新闻”和“摘要”的形式再次展现出来,借此提醒大家思考:职场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我们怎样去避免出现这些现象?……

    1.标题:“北大毕业生在家卖糖葫芦”

    摘要:曾是理科高考状元的北大学生武小锋2005年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大连老家卖糖葫芦……(刊登媒体:《北京晨报》2006年1月4日)

    2.标题:“40次面试被拒——上海交大学子为何成了‘拒无霸’”

    摘要:一位姓蔡的同学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热门专业——计算机系,且在计算机公司实习过,经验丰富,但在求职时却屡屡失败,原因就是他不会自我推销……(刊登媒体:东方网《劳动报》2005年7月11日)

    3.标题:“高校毕业生‘身价’大跌——电子专业毕业月薪800元,博士生月薪1400元”

    摘要:北京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何亮(化名)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这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当年报考的人趋之若鹜。开学时班主任曾骄傲地说:“毕业时月薪低于5000元的单位不要去;”读大三时,时过境迁,何亮发现师兄师姐当中有的人月薪800元,他的心突然就凉了。

    而汤正(化名)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毕业生,4月份他曾咨询过就业专家。专家说:一个博士生在北京人才市场上的基本价位应该是5000元左右。到了5月份,汤正四处奔波,最终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个职位,月薪1400元……(刊登媒体:《财经时报》2005年5月30日)

    4.标题:“硕士研究生遭遇就业尴尬——企业大都需要本科生,想去高校或研究机构,学历又不够”

    摘要:记者采访了首都经贸大学的毕业生赵芳,她说:“3年前考研主要是为了今后能够找到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但现在看来,就业压力更大”……(刊登媒体:《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12日)

    5.标题:一个“IT神童”的求职困局

    摘要:一个在高中时就被媒体誉为“IT神童”,大学时就获得了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签名的MCP(微软许可证专家)、MCPDA(微软数据库管理员)和MCPSE(微软系统工程师)3个资格认证的青年潭熙(化名),曾向社会发出过100多份求职简历,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刊登媒体:《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12日)

    6.标题:“求职路上”

    摘要:中央财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熊×同学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在校时还担任了学校《就业指导报》的主编,但到了市场上,他找了好多家单位都未被接收。(播发媒体: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06年4月2日)

    我没有名校的文凭、不是学的热门专业、没有职称、外语不好、普通话也不流利、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此外,我还有其他的弱点和不足。在常人眼中,我的条件是属于“求职难”这个范畴的,但就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我却单枪匹马勇闯职场。经过多番努力,先后被TCL等众多中外知名大企业、大公司争相聘用。起点不高,但就业率高,我成了中国普通学历高就业的典型,我创造了职场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卢文辉求职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