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黑尔人

文化研究简史 作者:(澳)哈特利 著;季广茂 译


  忠实地做着记录的美国女生把文化研究史的这一部分,及时地抛向它在本章的起点。在20世纪60年代,汤姆·沃尔夫也加入了演讲者的行列,这些演讲者横跨平原和牧场,飞过玉米和牛羊,在众多美国大学里,面向广大观众慷慨陈词。霍格特很可能经过芝加哥奥黑尔,在大半个20世纪,奥黑尔〔11〕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他经过那里是要去跟学生们谈话,那些学生的头脑已经令汤姆·沃尔夫兴趣盎然。

  尽管从未提及萧伯纳的《写给聪明女性的指南》,但是很显然,汤姆·沃尔夫在给自己的大作冠以"写给聪明女生的美国指南"(The Intelligent Coeds Guide to America)(1977)的标题时,他肯定想到过萧伯纳的著作。萧伯纳的这本"指南",是写给他一位名为玛丽·斯图尔特·丘蒙莉(Mary Stewart Cholmondeley)的妻妹看的。〔12〕但是汤姆·沃尔夫的"聪明女生"却是客户而不是问话人,而且很可能是朦朦胧胧的欲望客体。这个女生是被当成可欲的真理的载体来配置的,而那时的知识分子已经以某种方式背叛了真理。文化研究的"理想读者"已经从Cholmondeley(丘蒙莉)进化到了comely(清秀可人)。

  沃尔夫开门见山地问道:"它是否已经及时地记下,奥黑尔……现在是美国的智力中心?"其实奥黑尔是作者们经由的庞大的交通中转站:"通往演讲地的所有航线都要经过奥黑尔。简而言之,一半以上的智力建制(intellectual establishment)都位于处在各条航线之间的芝加哥的郊外。"(Wolfe, 1977:9495)于是与霍格特一样,他也前往演讲厅,或许就是那间曾经容纳冷静地做笔记的修女们的演讲厅:  

  如果你乐意,那就描绘一下坐落在大平原上的一所大学的美景吧。……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学生们像荷尔蒙一样疯狂挤入。你听说过玫瑰色的面颊吗?她们个个都有。她们来了,玫瑰色的面颊,笑着,用管子吸着雪士达(Shasta)和七喜(7Up),闪着风雨不侵的微笑,穿的是长长的斯阔谷羽绒服和蓝色牛仔裤。O immortal denim mons veneris!看,所有这些人,男孩和女孩子,仿佛他们一整天都在乘风破浪,在黄昏时分去了米勒商贸有限公司,然后与小小的文化一道消失,最后回到男女合住的宿舍。(Wolfe, 1977:9697)

  可以说,这幅民主的美景以其诱人的、丰富的、理想的华美,与"奥黑尔的游吟诗人和先哲"到处传播的信息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他们歌唱的不是自由和进步,而是政治压制、警察监视、经济盘剥、媒体操纵、威权主义和生态灾难。汤姆·沃尔夫就是如此这般地把美国国民予以病态化的。故事快要结束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

  "有一件事,我不明白。"学生说。

  "什么事,你不明白?"生态学家问。

  "是这样的。我是高年级的学生,四年了,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其他的绅士,都一直在告诉我们,一切都糟糕透顶,而且会越来越糟。我也乐意相信你们的话,因为你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不过在这四周,在这所学校,在过去的四年中,我所能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在校园周围找到停车位。"(Wolfe, 1977:99)

  汤姆·沃尔夫把处于美国核心地带的白痴-专家(idiotssavants)的内在生命与"奥黑尔的全知专家"(allknowing savants of OHare)的学问两相对比。"奥黑尔的全知专家一直都在警告他们,这'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是最坏的',他们知道,情形肯定如此。不过,生活一直在变,变得更舒适、更快乐……这怎么可能呢?"(Wolfe, 1977:99100)

  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些穿着蓝色牛仔裤、长着玫瑰色面颊的女生,都有了自己的房间。但汤姆·沃尔夫正在指控有人背叛--知识分子的背叛(trahison des clerc),有人背叛了那时坐着喷气式客机四处游走的文化悲观主义者。或者,即使不是背叛,最少也是奸诈和骗人。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是理解社会的可以感知的现实(智力上的乐观主义;停车场的悲观主义),也不是投身于良好的政府(富裕与自由,广泛地分配),而是使现实病态化,使现实显现为意识形态性的、幻觉性的和压制性的。社会科学、环境科学、文化科学、心理科学似乎都在专心致志地计算人类为实现现代性(modernity)所付出的代价,而不是计算现代性给那些最明显不过的受益人--大量美国青年--带来的诸多好处。

  其实,能否得到途经"慷慨的奥黑尔"的机票,取决于对手的回应--对当代美国为其中产阶级核心地带所提供的一切所做的回应。知识分子已经变得"很像中世纪的传教士,他们中多数人的能量都消耗在把自己与暴民划清界限上。进入现代之后,同样的事情是以中产阶级的名义进行的"(Wolfe, 1977:105)。奥黑尔律令(OHareite Order)的要义在于使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适。就像霍格特笔下的修女一样,她们忠心耿耿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却没有得到本来答应给予她们的东西。她们也感到纳闷,究竟要等她们要长到多大,天启才能降临到她们头上。(Wolfe, 1977:99,106)

  告诉"国家辽阔饲料场上的几百万大学生",让他们不要相信有关自己生活的表象,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美国的年轻人--痴迷于'迷幻音乐〔13〕'和'鲜花力量'的年轻人--正在帮助自己步入让全世界儿童忌妒的狂野时代。"(Wolfe, 1977:107)但是不行,他们的自由和陶醉都是虚幻的。汤姆·沃尔夫一直在追踪形形色色的有罪之人,直至最后追到了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传人,他的《单向度的人》已经成了学生宿舍中的宝书,而马尔库塞本人也在这时成了大师。沃尔夫(人如其名〔14〕)猛扑过来:

  

  自由就像一群鸟一样在空中翱翔。只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是法西斯主义的?这个问题一直通往……赫伯特·马尔库塞"压制性宽窄"(repressive tolerance)学说。其他国家存在真正的压制吗?我们有了正面的压制性宽容。这是一套阴险的体制,政府通过它,把个人自由说得毫无意义,为的是通过麻醉来缓和阶级压制的痛苦,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根除这份痛苦。漂亮极了!近乎完美无瑕!(Wolfe, 1977:107)

  随着学术性的或知识性的文化研究与新闻性的或绅士-票友的文化研究进一步分道扬镳,学术性文化研究也往往变成意识形态性、对抗性的,脱离了与政府的日常交涉。如果你乐意,还可以更具冥思性。不过就像欧洲黑暗时代围墙内的(内部)传教士一样,他们最能冥思的是他们自己的天启愿景,即把当代文化设想为虚拟化的横行乡村的北欧海盗。但是现在,据奥黑尔人说,正在大肆抢劫和掠夺的,正是他们的政府和公司。零零星星的较低强度的相互误解和彼此猜疑的战争,在学术性文化评论者与新闻性文化评论者之间爆发,双方都志在占领公共知识分子的高地。但是其中一方(新闻-票友)占领这个高地,目的在于就公共事务,直接面对公众。另一方(文化研究的内部分支)要在下列两者保持关键的距离:一边是日常生活的变迁,一边是对日常生活变迁的批判。所以这些立场是可以恰如其分地予以理论化的。

  高等教育是个如此巨大的社区,以致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在学术性出版社的再版书目中,理论化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标准的商品,而在周日报的偶数页上,文雅的随笔可以继续把文学话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处理。双方对于文学和政治的贡献究竟有多大,现在不得而知。如同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这或许需要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才能水落石出。

  与此同时,文化研究终于找到了"它自己的房间"。那是在1964年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Hoggart, 1992:90)。也正在此时,霍格特夫妇开始找房子。霍格特无法把文化研究局限在学院里,他就像亲身经历文化那样研究文化:"那时,这项研究为土里土气的中产阶级和中产经理人的生活树立了文化雕像……最难以忘怀的是孩子们的卧室,重重叠叠的明星海报(明星们的姿势既孤独又外向)。孩子们走了,住到了远方的寄宿学校。"(1992:84)霍格特钻得更深:  

  在数量惊人的这类家庭的墙壁凹进处,我们会碰到一种俗艳的因素。主人会开门展示硕大的内置衣柜,衣柜里会滑下大量的歌剧饰物,业余的戏服,以及可以随意搭配的服饰,有乡村式的,也有西部式的,有内战时期的,也有专用来演哑剧的。里面挤满了英国男士,一位女士想挣扎着逃走;里面有很多的英国女士,一位小姑娘想扮作护士、卡门和米尼弗夫人〔15〕。(Hoggart, 1992:84)

  于是,那时的房间里充满了各种怪癖,这些怪癖把性欲与国家、欲望与展览、阶级与服装连在一起。在这些房间里,文化研究为它的主体、客体及声音找到了容身之所。

  译者注〔1〕此处的原文是"A Wolfe at the door; a Woolf in her room",令人联想起西方名为"A Wolf at the Door"(《门外有只狼》)的流行歌曲。显然,作者在此只是戏拟和用典。这里一个是Wolfe(沃尔夫),一个是Woolf(伍尔夫),并非Wolf(狼)。

  〔2〕汤加兰德(Tongaland),南非的一个地区,位于祖鲁兰德(Zululand)的东北,北边与莫桑比克接壤。

  〔3〕事务人(Practioners or men of Affairs),西方近代初期一类人,包括长袍贵族、登记员、公证人、委托代办人等。

  〔4〕教堂会众(congregation),即定期去教堂或犹太教堂做礼拜的宗教群体。

  〔5〕DIY,即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字面意思为"自己动手",实际含义要丰富得多。

  〔6〕费边社(Fabian Society),1883-1884年成立于伦敦的社会主义团体,其宗旨是在英国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7〕Palm,中国译为"奔迈",是奔迈公司设计、生产的掌上电脑。Palm的本义是手掌。

  〔8〕联合图书出版公司(Associated Book Publishers Ltd),英国综合性出版公司。1968年由几家出版公司在伦敦组合而成,出版范围极其广泛,下设学术部﹑大众部﹑科学部﹑法律部。

  〔9〕内容丰富(contentrich),网站广告宣传用语,这里的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很长,而是篇幅简短、信息丰富的内容,颇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10〕"宽容社会"(permissive society),指英国1960年以来的社会,其特征是放宽了对性的限制。

  〔11〕奥黑尔机场,芝加哥的国际机场;奥黑尔人,指匆匆忙忙地进出机场的学者们。

  〔12〕据史载,1924年,萧伯纳名为玛丽·斯图尔特·丘蒙莉(Mary Stewart Cholmondeley)的妻妹,请求他写一个小册子,解释一下什么是社会主义。萧伯纳的这本《写给聪明女性的指南》就是这样产生的。

  〔13〕"迷幻音乐",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在英式音乐的影响下,伴随着民谣摇滚的壮大形成的。

  〔14〕在英文中,Wolfe(汤姆·沃尔夫)的发音与wolf(狼)的发音完全一致,故作者有此游戏之笔。

  〔15〕米尼弗夫人是《忠勇之家》(MrsMiniver)中的主人公,该片讲述的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纳粹闪电战中令人心酸的故事。该片于1942年获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