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通胀战争》 货币之战(1)

反通胀战争 作者:倪金节


    货币之战:美元大泛滥

    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会引发其它国家的一系列反应,从而加剧全球通胀。多数国家都希望本币保持低估以保护本国产业。随着美国通过弱势美元政策来化解债务,外国投资者则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继续维持他们低估的汇率。这种全球性的贬值政策可能给世界带来1970年那样的通货膨胀,让纸面财富缩水。

    ——谢国忠(原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及亚太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

    2007年开始,类似于《货币战争》、《金融战争》方面的书籍风靡一时,从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投资者、学术界到媒体,以及一般的公众,都对这种类型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应该是曲高和寡性质的财经专业书籍,却引来了如此广泛和规模的读者,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这些书籍多是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近几百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构思之大胆、跨度之宽广,着实令人惊叹。  但正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徐滇庆教授所言:

    这些书籍并不是金融专业论著,书中的故事就好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虽然很好看,但却当不得真。如果我看了金庸小说就真的相信有什么乾坤大挪移,葵花宝典,岂不荒唐?在当今世界,国际金融投机资金的规模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司令部,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领导核心。

    徐教授的观点我甚是同意,在我看来,这些书籍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应该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地表现出来。当然,应该说这些书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了对美国的看法。现如今,全球通胀形势甚是严峻,这个时候仔细梳理美国自2000年到2008年这8年的货币政策踪迹,对于理解目前的世界性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大有裨益,毕竟通货膨胀是永恒的货币现象。而要想清晰地了解美国自2000年到2008年的货币政策,就不得不首先提及两位经济学家:格林斯潘和伯南克。

    格林斯潘VS伯南克

    格林斯潘,江湖人称“格老”,全名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年生于纽约,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时代的美联储掌舵人(央行行长),真可谓“四朝元老”级别的人物。对于格林斯潘来说,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真是太过亲切和驾轻就熟了。1987年首次担任美联储主席即遭遇“黑色星期一”,并以过人的智慧赢得各方的认同,直到2006年1月31日,格林斯潘把美联储主席之职交给继任者本•伯南克,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稳坐近19年,先后为里根、乔治•布什、克林顿、乔治•沃克•布什四位美国总统掌控美国经济。在两次海湾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11”恐怖袭击等事件中,他所实施的经济金融政策有效地降低了美国所受的负面影响,更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胀”的经济奇迹。

    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仅次于美国总统,尽管华尔街对他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但在更多人眼里,他仍不失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联储主席。

    从美国历史上来看,历届美国新总统只要一搬进白宫,第一件事就是把内阁统统换上自己的人马,从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华盛顿官场中能够历经多次人事震荡而始终屹立不倒的,也只有“四朝元老”格林斯潘了,足见当年这位老经济学家的影响力有多大。“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些曾经散落于江湖的俚语都是说格林斯潘的。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名叫狄龙的小村子长大,父亲是当地的药剂师。伯南克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在智力方面的潜质,小学六年级时赢得南卡罗来纳州拼字比赛冠军,如果不是后来在“edelweiss”(高山火绒草)这个单词中多加了一个“i”,他差一点就赢得了全美单词拼写锦标赛的冠军。

    伯南克的大部分生活都与校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完成学业后,他直接把身份转换成了教师从事学术工作。1979~1983年,本•伯南克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1983~1985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副教授。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的根源所在。他并不重视美联储允许货币供应下降而造成的损害,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至美金融系统失灵的问题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