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失》第七章(一)

得失 作者:唐大伟


苏小糖径直走进清凌市委办公楼,敲响了曹跃斌的办公室大门。

曹跃斌正拿着剪刀侍弄花花草草,闻声说了句“请进”。

苏小糖推门进来,说:“曹部长,您好,我是《环境时报》记者苏小糖。”

曹跃斌连忙放下剪刀,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热情地说:“哟,苏小糖!久闻大名,《环境时报》的首席美女记者,来,快请坐。”

苏小糖说:“曹部长,过奖了您哪。”她坐在沙发上,打量着花花草草,惊讶地说,“曹部长真是绿色环保啊!瞧您这间办公室,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花房。这花开得太漂亮啦,还挂着水滴呢,是滴水观音吧。”

曹跃斌哈哈一乐,将茶杯放在苏小糖面前,说:“苏记者好眼力,正是滴水观音。”

苏小糖说:“这花虽是挺常见,长得这么好的,可是第一次见着。”

曹跃斌说:“过奖了。我就这一个嗜好,没事时就喜欢弄个花花草草,天生就是爱花惜花的人,没办法啊。”

苏小糖说:“这个爱好可真高雅,要是领导们都像您一样关心绿色事业,那可真是老百姓的福气了。”

曹跃斌说:“花花草草的,上不了台面。要说老百姓有没有福气,那得看经济发展得怎么样,得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最主要得看腰包鼓了多少。经济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嘛!”

苏小糖说:“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还得看综合指数,对不?”

曹跃斌说:“苏记者来清凌的时间短,还不了解情况吧,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下?”

苏小糖说:“您别一口一个苏记者了,直接叫我小糖就行了。”

曹跃斌说:“好!小糖这个名字很亲切嘛,甜蜜度十个加号!”

苏小糖脸庞略显微红,说:“我今天过来,就是想请您帮我联系一下田书记,我想给他做个专访。”

曹跃斌别有深意地看了看苏小糖,说:“真不巧了,今天田书记去省里开会了。早知道苏记者……不,小糖来采访,我一定帮你提前联系。咱们清凌可以宣传的东西太多了,要不这样,我先帮你琢磨几个新闻点?”

苏小糖眼睛一转,说:“好呀,小糖洗耳恭听。”

曹跃斌说:“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说我们清凌吧,田书记没来之前,全市只有几家本地企业,半死不活的。市里组织的招商引资队伍,请进来、走出去,谈朋友、拉关系,考察企业来了一批又一批,招待宴会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特色礼品送了一箱又一箱,合作意向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呢——竹篮打水一场空。田书记到任以后,全市成立了十个招商引资小组,市委常委任组长,市领导任副组长,抽调全市一百名年富力强的副处级以上干部为小组成员。打出区位招商、交通招商、环境招商、园区招商、发展招商、团队招商六大招商优势品牌,对清凌市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和整合。全市GDP逐年增长,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达到了历史的最好水平。我建议小糖可以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做文章,这方面不是吹,清凌的好经验、好做法,真值得推广,省报还做过专题报道,整版的新闻呢!”他一脸的自豪。

苏小糖耐着性子,听完这番“套话式”的介绍,说:“清凌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据我所知,清凌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部分企业的生产废水不能达标排放,不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已经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

曹跃斌脸色略微一变,说:“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杂音,那都是小问题,我们要看主流、看大方向嘛。”

苏小糖说:“污染问题可不是小事,就说前几天利华原料场着火那件事吧。董文英为什么到利华纵火,我想您是知道原因的。她家的鱼塘受到了利华纸业的污染,导致近万尾的大鱼全部死亡,她儿子因此命丧黄泉,她精神上也受了严重的刺激……”

曹跃斌抢过话头,说:“这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董文英家的事确实是真事,但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她家鱼塘受到污染是偶然事件,利华的排污设备临时出现了故障,这种情况谁都不愿意出现。利华已经答应赔偿了,张君宏……就是那个董文英的儿子,拿着铁锹到利华闹事,小保安一失手才出了人命。按理说,这就是利华和董文英之间的事,双方都有责任。可是我们田书记了解情况后,要求必须严惩凶手,提高赔偿额度,他一再强调说,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苏小糖没料想田敬儒竟然在背后帮着董文英,一时语塞。

曹跃斌接着说:“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董文英故意纵火,如果不是田书记从人性化考虑,替她开脱,估计她得吃上几年的‘窝头’。现在不是缓刑了吗?这事如果搁在咱身上,感激田书记还来不及呢!”曹跃斌见苏小糖不做声,转移话题,“听口音,小糖老家是北京吧?”

苏小糖点点头,说:“曹部长真是好耳力,您一下就听出我是北京人了。”

曹跃斌说:“北京人说话有特点,一口一个您,透着股亲切劲儿。我们田书记也是北京人,不过说的却是标准的普通话。小糖,你这个小老乡可得支持我们田书记的工作,支持清凌的发展啊!”

苏小糖说:“那是一定的。既然我和田书记是老乡,曹部长您更得支持小糖的工作嘛。据我调查,清凌市的污染问题,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 度。利华等一些企业的排污严重超标,都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清凌青年入伍体检的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好像与清凌江水质受到污染有直接关系。您有时间到网上的清凌贴吧瞧瞧,百姓现在对污染问题是怨声载道。”

曹跃斌说:“网上的东西不足为信。有句话叫树大招风,这几年利华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都是全市的纳税第一大户,可能小糖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但那不代表清凌的总体情况,更不能代表清凌百姓的心声。记者采访写稿子,也要根据事实说话嘛。”

苏小糖说:“曹部长,如何对待污染问题,足以体现一个领导的政绩观是否正确,这是个大问题。招商引资无可厚非,但不能对资源搞破坏性开发、掠夺式经营,更不能竭泽而渔。国务院曾专门召开会议,强调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清凌的做法不符合国家的会议精神!”

曹跃斌说:“你这个观点有些偏颇,国家的政策是对的,但地方的做法也是正确的。试想,如果不招商引资,GDP怎么上来?公教人员的工资待遇怎么提高?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苏小糖原想再说什么,念头一转,既然采访不到田敬儒,就没有必要再跟曹跃斌比口才,更没必要与他发生什么不愉快,这样反而对自己在清凌开展工作不利。她眨着大眼睛,说:“曹部长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算公正。咱们今天就到这儿,改天您联系好了田书记的专访,我再来打扰您。”说完伸出手准备与曹跃斌告别。

曹跃斌握住苏小糖的手却不松开了,笑嘻嘻地说:“苏氏名门,才女如云啊!苏小糖、苏小妹都是苏氏名女啊!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我在书中领略过,苏小糖的聪明和口才,今天也让我开了眼界。难怪小糖初到清凌就备受关注啊!”

苏小糖脸色通红,硬生生地抽回了手,说:“哪里,哪里……小糖不敢当!”

曹跃斌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说:“正好到了午饭时间,今天我做东,再把《时政周末》的记者‘小洋人’找来,大家聚聚。”

“小洋人?”苏小糖顿时一愣,觉着这个绰号听起来有些耳熟。

曹跃斌忙解释:“小糖,你刚到清凌还不了解,‘小洋人’本名叫金贝贝,是出名的美女记者。”他对苏小糖别有深意地眨眨眼。

苏小糖不好再推辞,只好说:“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到了饭桌上,苏小糖见到了素有“小洋人”之称的金贝贝,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听到“小洋人”三个字会有耳熟的感觉。“小洋人”就是在火场上为众多记者作出“表率”,先行坐上清凌市委宣传部面包车的那位女记者。

金贝贝身高超出苏小糖一头,与曹跃斌相差无几,身着中性服装,举止动作与男人相似。她得名“小洋人”,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样子洋气,而是因为她长了一头天然的金黄色长发。苏小糖终于悟出曹跃斌提到“小洋人”时眨眼的含义,不禁在心里骂,男人真是以貌取人,表面夸着赞着,背地却是笑着贬着。

金贝贝并不介意曹跃斌叫她“小洋人”,她大声地答应着,谈笑风生,颇具豪爽之气。

席间,除了曹跃斌和金贝贝,苏小糖和宣传部的几位同志都有些拘谨。曹跃斌指着桌上的菜,讲起了黄段子,别人听了都咯咯地乐。苏小糖顿时脸色通红,低着头,眼睛盯着餐具上的金边儿,好像上面开出了花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