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巨头为什么想罢战言和(1)

问题首富黄光裕 作者:张小平


   第四卷 灯台篇
  
  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圣经·启示录》
  
  犹记当年初贵时,曾有记者问黄光裕:“你这个首富的头衔是否花钱买来的?”他哈哈大笑:“我烦死胡润了,还给他钱?他的这个榜是个‘通缉令’,谁上谁倒霉!”想不到一语成谶。
  
  黄光裕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1月10日的汕头粤东侨博会,当时广东省的主要领导还接见了一个月前又荣任首富的黄光裕。领导鼓励他说:“国美集团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希望继续为广东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其间,他还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凤壶村,但并没有多作停留,只是在当地官员和一群保镖的陪护下,在村子里转了半个小时就绝尘而去。
  
  一周后,他即被公安机关调查了。关于抓捕黄光裕,有这样一个版本流传:当时,中央高层直接给北京市公安局下达了命令。2008年11月17日21时55分,在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亲自率领下,经侦总队的警察们全副武装赶往目的地。而此之前,几乎所有参与的人都不知道此次行动的具体目标。
  
  “抓捕黄光裕!”领导一声令下,警察们便包围了该楼层并撞开大门,目瞪口呆的黄光裕只得束手就擒。
  
  一、三巨头为什么想罢战言和?

  
  2005年的第一天,居住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位叫莎丽·邦加妮的财经记者进行了一项行为艺术,决定在这一年之内不再购买、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
  
  因为在此前的圣诞节,她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印着“Made in China”标志的商品,无论是家居用品、电器,还是玩具或服饰,这让她感到很恐怖。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后,让莎丽·邦加妮更惊讶和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她发现,在美国要想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是难如登天。
  
  一年之后,莎丽·邦加妮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她在书中宣布:“我和家人决定向现实妥协,否则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价真是太大了。”
  
  2001年12月11日对于中国厂商的情绪来说是一个分界点:之前,大家面对即将来临的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感;之后,恐惧的人们发现,加入世贸组织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发达国家,渗入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变成了他们必须呼吸的空气一样必不可少。
  
  从2001年到2005年的短短4年时间内,中国外贸规模爆炸性增长,从5000亿美元狂飙至1?郾4万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但同时各种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是WTO成员组织中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全球每7件反倾销和贸易救济案中,就有一件是针对中国的。以至于2005年5月,履新不久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前去法国访问时,亲自为中国商品辩解,声称“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