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戒烟为什么这么难(2)

5天戒烟 作者:(日)佐佐木温子


第1章 戒烟为什么这么难(2)

烟瘾是如何养成的

尼古丁的作用其实很值得研究。尼古丁能够帮助人们暂时性地集中精力,改善运动神经,带来提神醒脑的功效,同时,还能促进心情的放松。也就是说,尼古丁同时具备着兴奋作用和镇静作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吸烟者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吸烟方式,从而达到安定心神或提神的目的。

脑神经细胞与直接相互连接的身体细胞不同,是由独特的联络网连接而成的。神经细胞是由一支叫做“轴突”的长突起和多支短突起(树状突起)相互连接而成。这种由树状突起构成的联络网随着人们逐渐长大会变得愈加复杂。正是由于大量精密设置的联络网的存在,才确保了头脑的快速运转。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神经递质在叫做“突触”的间隙之间传达刺激而实现的。目前人们认识的神经递质有几种,这些物质与兴奋及镇静、调整食欲、记忆等功能都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尼古丁就是以这些神经递质为媒介发挥着各种不同的作用的。

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够有效地刺激大脑的“奖励区域”。大脑“奖励区域”位于大脑的边缘部位,人们要想生存下去,首先要有“坚强”生存的本能和情绪,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顺利”存活的适应力以及“好好”活着的创造力。其中,支持着人们“坚强”生存的中枢就是大脑边缘系统,这一部位与人的食欲和性欲、集体意识、动机等要素相关。如果给动物的大脑中加入电极,刺激大脑边缘系统的特定部位,动物就会多次寻求这种刺激。假设在地板上放置一个笼子,将按一下就会刺激大脑的杠杆放在笼子里,再在笼子里放入动物,让动物以某种频率按动杠杆。结果发现,当动物一旦觉察到按动杠杆传导刺激很舒服时,这个动物就会不断地按动杠杆,甚至还会出现不吃不喝一直按到累倒为止的情况。例如,小白鼠每小时按5000~10200次,猴子每小时按17000次,从以上数字可知,这种刺激其实非常强烈。至于能否将这种刺激的感受称为快感,答案只有动物自己清楚;而当人类接受同样的刺激时,感受到的并非是愉悦或者陶醉,而是一种类似于“紧张感得以释放”或“平静、放松”的心情。尽管人们难以用语言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不断地按动杠杆,但可以肯定的是,按动杠杆并不会带来不快,因此,促使人们多次按动杠杆的大脑部位被称为大脑的“奖励区域”。而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够刺激分散在大脑边缘系统多处部位的奖励区域。

戒烟专栏

未成年人吸烟问题

在日本,针对30多万40岁以上男性的长期调查结果显示,20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率接近于不吸烟者的6倍,而患上其他癌症的风险也要高得多。

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也越大。由于吸烟容易形成习惯,而且依赖性强、烟瘾难戒,因此,如何创建不允许未成年人吸烟的无烟环境成为了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教授正确的知识让本人选择不吸烟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疾病似乎还离得很远,就算苦口婆心地讲述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效。

孩子们在青春期之所以迷上吸烟,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渴望寻求自我、希望在同伴中获得关注。每当从小学升入初中或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经历从最低年级到最高年级的转变,强烈地感受到孩童社会的压力。在这一时期,他们会认为自己只要对外表现得自立而有形,就会无往而不利。

只要“成年人=吸烟”的印象一直存在,孩子们就会模仿成年人走上吸烟的道路。当今社会,孩子们仍然将吸烟视为“长大成人”的勋章,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将“成年人可以吸烟,小孩子不能吸烟”理解为对于孩子的一种歧视。而这种人权遭到忽视和剥夺的想法一旦形成,孩子们就会希望通过吸烟来对抗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因此,要想防止未成年人吸烟,首先第一步是要让成年人不吸烟。

找各种理由吸烟

无论香烟有多少效用,都没有人会相信吸烟对身体完全无害。生病去医院看病时,医师提醒病人注意的往往是要少抽烟、少喝酒。生活中也时常会听到“某某先生由于医师要求而戒了烟”的传闻。

有人觉得戒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动一动戒烟的念头,都会觉得像世界末日到了似的。多数吸烟者经常以自欺欺人的心理为吸烟的行为编织种种的理由和借口,不愿面对真相。然而,这些理由都无非是经不起推敲的歪理邪说罢了。以下就让我们看一看吸烟者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理由。

吸烟的理由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这里我们只列举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从中可知,有些人根本没有正视吸烟的危害,而是将吸烟问题转嫁到了大气污染、税金等其他问题上。而在烟民当中,这种“转嫁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这里,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与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的前8项理由,其余的“转嫁型借口”,本书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再做论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