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老师也是觉得他很有希望获奖,所以才告诉他题目的。”
“但我最担心的并不是开修的自信心,而是他在价值观上的迷茫。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就被告知要诚实,在比赛和竞争中要公平,不能作弊。所以他会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是错误的,但却因为自己也想要一个好成绩,选择了服从你们的安排,开始背诵,但他内心中仍是不好意思的。所以当被同学指责后,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感觉被侮辱的情绪下,选了一篇自己最不想写、最难写的题目,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洗脱‘罪名’。结果你们的态度让他又怕又悔,因为他肯定比你们更担心老师的看法,但又担心如果老师同学不知道,还真以为他作弊了。悔的是当时不该拿出草稿让同学看见,那样所有人都皆大欢喜了。这个‘悔’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因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当他发现自己原有价值观中不正确的事情反而会让自己受益,那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原有价值观。”[价值观的建立是从小开始逐渐形成的,它的树立调整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累积而成。而它的重要性却是在成年之后才体现,但那时的改变已经为时已晚。]
“但是,他不是被同学一说就立刻改了吗?”
“你用了一个‘改’字,也说明了你心中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他现在悔的是如果当时做得更好些、更隐蔽些,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 ”
“我,我真的没有考虑这么多,我只希望他能获奖。”开修妈妈足足愣了好几分钟才开口说话。
“很多观念和习惯往往就在我们不经意的忽视中,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所有行为都在受我们的影响,受环境的影响,而环境就是我们营造的,可悲的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这幕后的黑手。”
“是不是我们考虑太多眼前,而没有站在一个更高角度?”
“关注眼前本身没有错,‘眼高手低’这个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却恰恰是关键。我们抬头看看天,需要眼高,我们培养孩子正是为了他们以后的生活,但也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那现在我该怎么面对开修呢?”
“坦诚。首先,你需要和开修坦诚沟通,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会为他准备这些资料,为什么事发之后你们会生气。但是,想错、做错的事情你一定要承认。其次,不要以‘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的心态和口吻与孩子沟通,也千万不用‘爱’的名义,这只会分裂你们之间的关系。当你坦诚了,就能知道开修的想法了。”
“我明白了,那你一会儿能和开修谈谈吗?”她明显地轻松下来,身子靠在沙发上。
“当然,我等着好好批评他呢!” 我坏笑。
“你都批评他了,我就不说什么了。”开修妈妈表情一下放松了。
听见外面孩子们的喧闹声,我起身走了出去,一群孩子潮水般围着凯音,我和开修示意了一下眼神,他就乖乖地出来了。然后我给凯音做了个手势,请她拦住那些一下课就往我屋里冲的孩子们。
开修坐在几分钟前他妈妈坐的位子,等待我发话。
“说吧!想让我听什么,想和我说什么。”我坐在他旁边,用一种近乎调侃的语气开始了这次“批评”。
“我,我想你都知道了吧……”开修小心翼翼地嘟囔。
“是,我知道,但我想听你说一遍。”[让孩子重复一遍事实会让他感觉到受尊重,也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使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进入谈话内容。]我强调了要求,当他能自己说出来,这就是一种释放,并且他能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也是为我随后所要进行“批评”的一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