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 李达的三大憾事(1)

嘿,我知道你 作者:兰海


人真的是一个奇怪的矛盾体。闲的时候觉得无聊,忙的时候又憧憬着闲下来的日子。解决了“开修之事”之后,“遗憾之事”的回答也完成了收集工作。答案果然是五花八门,有人眼馋没有吃到最新款的冰棍;有人羡慕放学后能够在院子里疯玩的孩子;有人遗憾自己没有哥哥来保护自己;有人后悔自己因为粗心而没有在关键考试中胜出。

孩子们对于学习成绩的遗憾可能是最出乎父母意料的事情了。当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下滑或者考试不好的时候,回到家里通常会遭遇父母的指责。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难受,他们比谁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至少谁也不希望自己是最后吧?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李达的回答倒是涵盖面最广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11岁的男孩的三件遗憾之事分别是:读寄宿学校、英语没有认真学和读书太少。

这个回答与平时性格硬朗的李达很难画上等号。我给他妈妈打了电话,说好了这周五我去学校接他,然后一起吃饭聊聊。

周五下午4点,我准时来到这所北京着名的寄宿学校门口,等待着这个很有男人味的孩子,一想起着他在深圳的时候是怎么用“强迫”的方法让孩子们迅速上床睡觉的事情,我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猛一抬头,才发现刚才还是冷冷清清的学校大门现在已经是车水马龙,居然还有交警在忙着维持交通秩序。名车不计其数,还有打扮入时的父母们自然都十分养眼。这个时候先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出来了,有些孩子开心地的跑向爸爸妈妈,有些孩子则站在门口不移动自己的脚步,等着远处走过来的父母。陆陆续续的,二年级的孩子们也出来了,接着是三年级。好不容易,我终于等到了已经六年级的李达。

周末可以脱掉校服的他穿着一条巨肥的休闲裤,上身同样是极大的T恤,戴了一顶棒球帽,典型的一副嘻哈打扮。我朝他挥挥手,他不紧不慢地向我走来。

我们按照惯例进行了拥抱的程序,然后就来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广场。太阳的光辉从中午的炽热变成了现在余辉中的温暖。

“今天怎么来找我了?”李达把书包扔在旁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想你了啊!”[借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想念会收获一份来自他们的真挚情感。]我对着阳光眯着眼回答,“我看了你的三大憾事,希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个啊!那可是需要一点点代价的。”李达还是不看我。最后,我用了一顿丰富的晚饭换取了他的“所以然”。

晚饭进行得很愉快,我们的谈话也是如此。李达一年级的时候,就来到了这个寄宿学校,身体强壮的他长得非常虎势,他对到陌生环境里生活,实际上内心还是充满了恐惧。只是作为男孩子的他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这样的难受是不会让别人知道的。那个时候,一到周三他就开心,因为只要再等两天就可以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但是其他的日子里,自己心里哪怕有再多不愉快,也需要自己的调节。本来想给爸妈说的话,一到周末,一开心也就什么都忘掉了。但是李达内心对于每天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孩子非常羡慕。而他强硬的性格也是寄宿学校的成果,每周一次的见面让他不得不学会自己的坚强,或者用强硬的外表为自己搭建一个最强大的保护伞。幼小的时候,他还不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而现在六年级了,11岁了,思考能力很强的他也就开始经常反思自己的成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