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消夜的繁华旧梦(三):朝阳公园

过得去 作者:杨葵


北京的夜店是分期分批兴起的,如果按老中青断代,现在热火朝天的工体西路算孙子辈;三里屯、动物园是爷爷辈;中间忍辱负重的一代,是后海和朝阳公园西门。

有点偏爱朝阳公园夜店圈,不仅因为一向执中庸之道,偏爱居中;还因为,朝阳公园夜店圈有个优势,其他爷爷孙子或者同辈人不具备--吃、喝、买一条龙。

夜里出来耍,一般两大步骤,先喝酒后消夜,对我这样细密过日子的中年人,还有第三项--再去超市买点牛奶面包,明天的早餐有了。

朝阳公园西门外那条街,几百米长,有苏丝黄这样的酒吧,可以喝可以舞,大把中外美女可以看;也有婕妮路这样的全能超市,提供各式新鲜出炉的面包、进口品牌的好吃麦片,还有钟爱的小盒鹅肝酱、猪肝酱。如果想吃夜宵,箩箩酸汤鱼、日餐馆等等,一字排开等着。

第一次在那里吃夜宵,去的“俺爹俺娘”,从此只认这一家,别处纵有千般风情,我也闷骚地因循守旧。说起来这也是中庸之道,也是中年人恋旧心态的充分表现,其中心理问题可以长篇大论,不过此处只说“俺爹俺娘”。

门脸儿小,店堂也不大,上了轻漆的劣质木头桌,长条板凳,墙上挂几串蒜,柜上几个大玻璃缸顺势排开,泡着中药的二锅头、泡菜坛子、盛满绿蒜的腊八醋,浓郁的北方风情。

形式如此,内容亦不例外,饭菜主要供应棒茬儿粥、小米粥、鸭油烙饼、小咸菜。最特色的,还要数它家的大包子,黄酱肉丁大包,白菜猪肉大包,直径都有十几公分,十字刀切成四份,吃一份都噎得慌。

就这么简单朴实得叫人不敢信。这么说吧,一进店堂,闻到的不是加了油加了盐加了味精的假味道,而是着着实实的大米白面的香气,一阵阵向外溢。

一条灯红酒绿交相辉映、到处莺歌燕舞的街上,一家洗尽铅华的小店竟能存活下来,真是异数。因此更加珍爱这家店,每次在酒吧折腾得晕头涨脑、气冲云霄,眼里没你没他谁也没有的时候,到“俺爹俺娘”坐坐吃吃,就像高空降落踏回坚实土地一般,清醒了。

这样说好像有点虚头八脑,不如说得实在点。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不时会在动感强烈的酒吧里,酒壮蓯人胆,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和八竿子打不着的姑娘都敢套瓷,套着套着就有点迷迷瞪瞪,不靠谱的贼尾巴就要露。此时去一趟“俺爹俺娘”,几口大包子一吃,腊八蒜气息一盛,顿时坐怀不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