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是旋转舞台的始祖

窥看舞台 作者:(日)妹尾河童


常有人碰到我时提及“希望一窥舞台的内幕”,大概是觉得观众看不到的部分应该很有意思吧,有时甚至露出怀疑有啥隐瞒的表情来,真叫人伤脑筋。

“舞台的内幕不过是制作过程罢了,实在没什么值得公开的啊。真正有趣的部分都已经在演出时呈献在舞台上了……举例来说,餐厅总不会让客人进厨房,然后打开冰箱或烤箱给大家看吧。倒不是用了什么食材怕给客人看到,只是单纯希望客人能够好好品尝烹调出来的料理,所以还是不要连厨房里头都看得一清二楚比较好。舞台制作也是类似的道理。”

我每每试着解释,却总是徒劳无功,说服不了对方。

《艺术新潮》的编辑部也一样,两年前就开始一直约稿,“希望能介绍一下舞台的内幕”。每次提起这话题,“舞台有趣之处一定要到现场欣赏才行……我认为舞台表演不该一一告诉大家‘这边是怎么费尽苦心’‘这边又下了什么工夫’的……”我总以这类借口来闪躲。其实推辞的理由,老实讲,部分是因为羞于介绍自己的职场环境。可惜,对方不是会轻易打退堂鼓的人物。

“正如您所说的,欣赏舞台表演和了解舞台设计,两者本质的确不同。不过,了解了舞台制作过程,因为这个契机,原本对舞台剧没兴趣的人也可能燃起进戏院的念头哟。河童先生难道不想让更多人来欣赏舞台剧吗?”

对方的说辞总是头头是道又太具说服力了,最后我都哑口无言。因此,就这么展开了《窥看舞台》的连载。

对此连载,编辑部的要求是“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希望能够吸引不太观赏舞台剧的读者,还有最好爆一些连专家都不知道的料”,这简直是折腾死我了。

即便编辑部这么交代,但观众对什么感兴趣、想看到什么样的舞台内幕,我还真是毫无头绪,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试问责任编辑M君(宫本和英先生)。

“你对哪个部分特别感兴趣?”

他马上回答:

“当舞台上有些机关时,我常想那不知道怎么办到的?蛮令人好奇哩。”

有些舞台是什么机关都没有的,机关太多也可能会模糊看戏的焦点,不过这倒不失为欣赏舞台表演的切入点之一。

他还提及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来日本公演时,《塞维利亚理发师》这出戏使用了旋转舞台,相当有趣。公演时所使用的旋转舞台,是整个儿从米兰搬来再重新组合起来的,上头搭建了街道和房舍等,透过旋转的方式将各式各样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

“听说该戏导演蓬内尔(Jean-Pierre Ponnelle)原本是位舞台设计师?”

“没错。所以他会为了让舞台更富趣味性而特别增添许多要素。有时候增添的要素较强,导致看完后会觉得他的戏太偏重视觉效果,不过《塞维利亚理发师》真是一出杰作。”

这部歌剧的音乐和戏剧表现的确相得益彰,十分均衡,加上蓬内尔的舞台美术底子,有更上层楼的加乘效果。

“那么,利用旋转舞台呈现各种场景的手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8世纪后半期。你知道吗?旋转舞台可是日本发明的哟。”

“什么?日本!”

M君发出惊呼。看到他的反应,我心里暗自高兴。常看舞台剧的他都这么惊讶,我想可以从“旋转舞台”的周边开始,再渐次介绍舞台的内幕。

其实,我自己也想趁此机会了解一下旋转舞台的始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