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镶嵌玻璃别从后头看!

窥看舞台 作者:(日)妹尾河童


每当骗术得逞,我就心里窃喜。

魔术的手法和技巧通常不会公之于世,其实舞台上的种种机关通常也不会透露,否则或许会受同业责难,我心里多少有这样的担心,所以我通常都会先准备好借口推辞:“不让观众知道舞台的机关或骗术,并不是怕扫兴,而是怕减弱观众对舞台的兴趣。”

观众晓得太多,的确会让我们这行更辛苦,不过换个角度来想,鉴赏力高的观众越来越多,我相信越能鞭策舞台制作界更加认真,会注入新的活力。

越说越起劲,再透露一项手法吧。

《莉莉玛莲》的布景需要没着色的白色镶嵌玻璃。如果照我原先设计,制作出一整面新艺术风格的镶嵌玻璃,不但得花上大笔预算,令制作人脸色发青,而且这出戏换景频繁又要求速度,在舞台上使用玻璃非常危险。所以当然得制作出既安全、又省钱,而且看来逼真的道具。

于是我以透明塑料板为底,用黑线勾勒出新艺术风格的图案。接下来通常会涂上颜料,但这次不这么做,而是从内侧贴上透光度不同的素材。除了包装用的透明塑料气泡纸外,还用上不透明塑料布、半透明描图纸等,配合图案剪出形状,再用透明胶带贴上。不会太花工夫,制作程序也不复杂,观众看着也觉得逼真。

事实上,有镶嵌玻璃专家打电话来问是怎么制作的。连专家都肯定,我当然很高兴,结果带对方到后台参观,对方只“咦”了一声,完全目瞪口呆。

我们的做法对他而言实在没啥参考价值。本来就是呀。所以参观前就先帮他打预防针了:“舞台道具和真品不一样喔。您从事的工作和我们的制作目的不同,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只不过,对方可能万万没想到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所以还是相当吃惊。不但跟真正的镶嵌玻璃无法比,甚至简单到像在唬人,对方好像有点生气。我无意嘲弄制作镶嵌玻璃的艰辛,而且想对镶嵌玻璃之美致敬,才会想尽办法在舞台上呈现出那样的效果啊……

M君对这个话题又展现出高度兴趣,还拜托松藤摄影师一定要拍下板后乾坤,不知道照片是否能清楚呈现细节?

这种成品,我想连镶嵌玻璃师也不会归为“赝品”吧。总之,舞台上很多时候是使用“真品”反而麻烦。不过,就舞台美术设计者而言,必须具备真品的制作知识,否则不但无法设计“仿造品”,同时也做不出来。

舞台上会出现什么实在无从得知,所以说得夸张些,就是得具备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因此每次都是临时抱佛脚,慌慌张张,状况百出……

例如,有一次得了解纸张纤维来源——楮树皮必须用什么工具敲打,制纸程序又是如何。那是为了《修禅寺物语》那部戏。当然,在舞台上用布就能表现,但是得先了解才做得出来。

古代打造铁制炮弹的工具和制程等,在歌剧《魔弹射手》中是很重要的场景……因此我还从欧洲买了那些道具回来。亲友都说我是收集破铜烂铁的怪癖又犯了,我马上搬出是工作上的需求来响应,但完全没人当回事。就算全都出于好奇而买,但对我的职业来说,再怎么多也不嫌多吧……

虽说在实际演出时用上“真品”常带来麻烦,但怕造成大家误解,在此得补充说明一下。

在《欲望街车》这出戏中,我就订制了真正的铁制阶梯。当然花了不少钱,那玩意儿又重,不过制作人理解我的意图,所以答允了这项设计。因为我实在希望演员在上下楼梯时发出铿锵的脚步声,而演员踩在真正的铁制阶梯上,演技应该能发挥得更好吧。导演也善加利用了这道楼梯,钱总算没白花。

也亏得那铿锵的金属声响,做出来的水泥污墙更具真实感了。

所以,依情况而定,有时还是免不了要采用真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