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伦理(5)

生活十讲 作者:蒋勋


社会需要多一点思考

其实我对《古兰经》不了解,对伊斯兰教也不了解,可是我看到阿巴斯的电影之后,我觉得我不应该在不了解的状况下随便批判。那里面有一种我不了解的力量,在地球上有这么多的人信仰这个力量,它不应该是随便被批判的,一定有它的道理。就像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有一些蹲在清真寺门口的老人,对他们的孙子说:“你过来。”孙子就跑过去,然后爷爷就骂他两句,孙子就走了。然后老人就跟旁边的人说:“小孩子没事要骂他两句,他才知道敬畏。”

在台湾,若是提出这样子的教育观念,不被骂死才怪呢。

但这就是这个导演让我佩服的地方,他不作假,他让你看到:就是这样子,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我记得小时候在庙口也是这样,常常无缘无故被一个不认识的老人叫过去,骂我一顿说:“你现在不是应该在学校上课吗?怎么会在这边逛?”

我想,那是一个倚赖在土地里的人才会有的信仰,现在绝对没有人会如此吧。我有一个学生说他晚上八点钟在SOGO百货前被不认识的人打,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最后他是自己跑到医院去包扎。如果我们觉得老人随便叫小孩子来骂两句,是很坏的教育,于是宣扬另外一种自由的教育,就有可能变成走在街上被杀了也没有人管。这两件事可能是一体两面的。

很多朋友对我说,好羡慕你演讲的时候可以轻轻松松就把唐诗宋词背出来,我说你不要羡慕我,那是小时候被爸爸惩罚,做错一件事,就罚背一首诗,是这样背出来的。可是,我当时所受的管教,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不好的教育,现在的孩子一不能体罚,二不能强迫背诵,要用理解的方式。所以可能在他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没有去记一些东西,长大之后,就没有文学的库存。我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体两面,有正面有负面,有优点有缺点,我们常在改革的过程中,把过去所依循的负面缺点放大,不思考正面优点,等改革过来以后,又只看到新制度的正面,没有看到负面,因而变成另一个更大的问题,直到下一次的改革。

我们实在需要更多的思考。

像伊朗这么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在世界上也不占什么分量,或者说微不足道的,可能过去看到的消息都是负面的,可是从阿巴斯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伊朗文化里深厚的东西。我想,这是第三世界应该要有的觉醒,不是在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物化过程中随波逐流,一旦我们把这些重要的文化丢了,有一天要回头找也找不到了。台湾是最明显的,在短时间致富后,就被冲昏头;可是实际上,一点点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一点点国际局势的风吹草动,台湾都会被吹得东倒西歪。我们在财富上很嚣张,但这是假象,也很危险,我甚至觉得,很多人看了电影《小鞋子》里小男孩为了一双鞋那么拼命时,会说:“这还不简单,我们就送三亿双鞋子去嘛。”

我非常害怕这样的事。

我中学时代,菲律宾是我非常仰望的国家,那时候我们有菲律宾的侨生,觉得他好棒喔,因为他穿的鞋子是我们没有的,好时髦。后来菲律宾因为政治的黑道、黑金的问题不能解决,让菲律宾人要离乡背井去赚钱,沦为亚洲的菲佣。

我其实很害怕,因为我觉得我们并没有那么厚实的基础,而我们的自大,将使我们落入不能顺利发展的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