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该认错时就认错

书生傻气 作者:易中天


2008年《咬文嚼字》的合订本,编辑部要我来作序,深感惶恐。众所周知,此书历年的序作者,不是文史大家,就是领导干部,只有我是“咬嚼对象”,还很被“咬”出了几处。因此这事给人的感觉,就像落马贪官做反腐报告,有点“反面教员”的意思。

想想也是活该,谁让你有错,又被逮住了呢?

逮住了怎么办?我以为只能做三件事:认账、道歉、致谢。认什么账?认出错的账。我曾经说过,没有谁喜欢犯错误,也没有谁故意要犯错误。犯错误总会有各种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错误也有种种,有可以避免的,有无法避免的。但不管什么情况,错了就是错了。出了错,难道还赖账不成?不用担心咱认了错,就会有人咬住不放。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是厚道人。只要咱知错就改,都会谅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道理大家都懂。也不要担心咱认了错,就会被认为是没学问。有没有学问,不在这一两个字。有没有人品,却没准真在这一两个字。学问事小,人品事大。所以,该认错时就认错,这是一。

第二,咱的书出了错,给读者带来了不便,甚至有“误人子弟”之虞,该不该道歉?我看该。其实,向读者道歉,对咱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什么好处?提醒。说实话,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我们的许多错误,都是“无心之过”,是没注意,或者不小心。没注意,就要注意;不小心,就要小心。但是,如果自己都不当回事,那么,弄不好下回还不注意,还不小心,这错岂非犯个没完?相反,如果发现一次错误,就向读者诚恳道歉一次,难道下回还会再错?没那么不长记性的吧?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的事,何乐不为?

第三,咱们能有这样的长进,全因为有人帮咱们挑错。尤其是《咬文嚼字》的作者和编辑,每次都是摆事实,讲道理,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出处依据都讲清楚了,等于免费给咱们上课。咱就算不交学费 [ 当然他们也不要 ] ,道个谢,总是应该的。事实上,能够认真负责,很严谨、很学术地挑错,并不容易。那是要有功底的,正所谓“一字十年功”。编辑部能给的稿费,却不过区区百元,很不成比例。其实人家图啥?也就图个心安理得。咱们说声谢谢,虽于事无补,至少也是起码的礼貌。所以,被人家指出了错误,该做能做的,我看也就三件事:认账、道歉、致谢。

以上,就是我作为“反面教员”的一点心得体会。用来做本书的序,不知是否合格。有没有错,也不知道。

就这么着吧!是为序。

附记:本文为《咬文嚼字》2008年合订本序,写于2009年1 月3日,新浪博客点击188755人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