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维也纳(四)

外国音乐在外国 作者:陈丹青


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旧城区最热闹的段落,莫扎特故居就在教堂背后一座拱门内的小巷,Domgasse 5号,走不几步,已在故居门口了:一七八四年,莫扎特与家人搬来公寓二楼住了两年半,写出八部钢琴协奏曲,还有伟大的《费加罗婚礼》。这里辟为纪念馆,怕有上百年了吧,上百年来,室内设计的美学几经变换,现在的装置显然被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熟期的后现代模式彻底动过了。窗前竖着莫扎特的放大侧影,每间房间至少有一座包括影像与实物的灯箱橱窗,停着他遗留的琴,手稿,乐谱,书信,节目单,小玩意儿,还有一小撮他的头发……第一次看见莫扎特的死亡面模(我不愿相信他如电影中那么戏剧性地死去),翻制为青铜版,嵌在小盒子里,蓝光照着,不像他的画像,一脸贵气,嘴角微有笑意,如在冥想有趣的一念。“为什么我写得这么好?”他被问道,“我怎知道呢,就像我不知道自己的鼻子为什么这么大。”现在静静瞧着莫扎特的鼻子,要是没玻璃隔着,伸手即可触摸。没那么大,很好看,修长,饱满,隆起,不过死者的额骨鼻骨都是隆起的。最好看的是一枚狭长的灯箱轮番闪动着他的著名歌剧的片段,有小小的木偶,有舞台影像,无可形容,如他的音乐般高贵而开心--这不像莫扎特住过的家,而是一项展览,他成为今日设计者百般调弄的素材。唯在窗前俯瞰楼下的旧街巷,我心里莫扎特了一下子:他想必经常站在窗沿往下看,看下面的石铺路马车经过。离开时又在楼梯拐角特意停了一停,据说海顿曾来这里看望他。一七八四年,莫扎特二十八岁,海顿五十二岁,小伙子会在这儿迎候海顿吗?我在楼梯间看见这一老一少了:脑后的假发束耸着蝴蝶结,脖梗衬着层层翻卷的高领,彼此拥抱,亲吻,笑,说着我听不懂的德语--“我以自己的荣誉向您发誓,您的儿子是我所听过的最伟大的作曲家。”当海顿对着莫扎特的父亲禀告这段话,就在我今天徘徊的房间么?

下雨了。半小时后我已停在旧城北端贝多芬家门口。莫扎特逝世翌年,一七九二年,贝多芬定居维也纳,长住三十五年,搬家又搬家。维也纳西北角另有他的故居纪念馆,那是他夏季常住的地方。我所拜访的Molker Bastei 8号是他停留最久的一处,一七九七年移入,一八八五年离开,前后八年。从圣斯蒂芬大教堂快步走去,大约半小时吧。他不在家。

于是此行难忘而惚恍的一瞬,发生了:在门口的雨中我竟回到上海,而从昏暗楼道走下来的几分钟,我像是一只鬼,居然身历其境想起《罪与罚》:当拉斯柯里尼科夫劈死了老妇和使女,蹑手蹑脚,逃离现场--不,不是想起他,而是悄然下楼时我仿佛变成了他--忽听得底下有人上楼来,他闪身躲进二楼一间空房。待来人说着话一层一层走上去,他蹿下楼梯,溜出去,大门口没人看见他。

这妄念仅只几秒钟吧,此刻也没人看见我。怎会起这等奇想?我暗自惊讶。是怀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么?仍是少年时代的上海,少年时代的阅读,是旧上海哺育了我的欧洲想象,包括初听贝多芬。初听的时光,哪想到有一天真会走去拜访贝多芬,到了他家,又岂料念及少年时代阅读的《罪与罚》。

穿过毗连8号公寓的好几重回廊,欢快的雨,家家窗户缀满入秋的爬墙虎,贝多芬的邻居们躲在屋里干什么呢。在对街的咖啡馆擦拭满头雨水,叫了一碗汤,满座没人知道我刚才躲在贝多芬家的楼道,突发奇想。雨住了。绕回老公寓前门,我又一层一层上四楼,此前的闪念变得遥远而不可思议。一位中年男子默默收票,我于是听见自己的鞋踩在贝多芬家地板上--如莫扎特家,这一层全属贝多芬使用。他们真如传说中那么贫穷么?一架狭长的十八世纪老钢琴,两扇窗户间竖着他咬紧牙关的青铜像: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尊贝多芬雕像,盛年,挺着胸,一定像极了他。没有莫扎特家那么多装置,客厅空空如也,像是主人才刚搬来,或将迁走。门边白墙特意留着一小块残存的壁画,那么,贝多芬住在这里时被有壁画的墙面包围着--据同代人回忆,他晚岁的居室零乱异常,夜壶,手稿,破钢琴,统统很脏--邻室有一具台座式小音响,一排摁键标明十数曲精选的贝多芬。我坐下,套上耳机,刹那间,他复活了,天啊,就在他家。现在是序曲《艾格蒙特》,意气扬扬,和弦齐奏那么四下,又四下……一九七七年,贝多芬在中国被准许播放。是在我回向苏北农村的火车上,华东旷野,春寒料峭,车厢里忽然播出《艾格蒙特》,青春,骄傲,低音和弦的齐奏猛然四下,又是猛然四下,伴着车轮的轰响--要是我懂五线谱,抄那几句印在这里该多好啊--劫难过后的大地,贝多芬不知道一个中国青年怎样聆听他,怎样记得他。贴近双耳的音效就像在脑袋里爆发精致的轰鸣,周围静悄悄。我在贝多芬家里倾听贝多芬,他家的地板,他家的墙。身后玻璃橱柜停着主人咬紧牙关的死亡面模--莫扎特那具面模多么不同,伟大的人,生命终止,性格犹然--贝多芬会想到有一天各国的陌生人坐在他家,使用这样的器械听音乐么?我扭头看他,真想说:嗨,路德维希先生!您听听,您听听!是啊,他的时代倘若有耳机,他兴许能够听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