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足球往事 作者:(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足 球

足球的历史是一段从美丽走向职责的伤感历程。当这项运动变为一项产业,绽放在玩耍乐趣之上的足球美丽之花便被连根拔起。在这个处于“世纪末”的世界,职业足球将所有非盈利的行为斥为无用。玩乐的疯狂感觉能够将踢球的大人瞬间变成正在玩耍气球的小孩,如同一只正在玩弄毛线球的小猫;这种疯狂也能够使他变成一位围绕着足球欢快跳跃的芭蕾舞者,那足球也仿佛变得像气球和毛线球一般轻盈,他尽情嬉戏而浑然不觉自己是在踢球,没有动机,没有裁判,忘却了时间。但是这种疯狂玩乐的感觉却无法帮你赚取任何金钱。

玩耍变成了由少量主角表演、众多旁观者观赏的演出,随后这场演出变成了世界上最有利可图的生意,这笔生意并非为玩耍而设,而是妨碍了玩耍。职业运动的技术控制管理给足球注入了闪电般的速度和粗野的力量,却否定了踢球的乐趣,谋杀了球员的奇思妙想,泯灭了他们的冒险精神。

幸运的是,在足球场上你仍可以看到,即使很久才有那么一次:一些无礼的淘气鬼打破常规,在裁判和看台上的拥挤人群面前,冒带球之大不韪过掉对方的整个球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享受被禁闭的自由而进行的一场冒险,并从中获得身体上的愉悦。

球 迷

每周一次,球迷都从家中逃离,涌向球场。

球场里横幅挥舞,旌旗飘飘,人声鼎沸,空中回响着炮声和鼓声,彩屑漫天好似雨花从天而降。城市中万人空巷,工作停顿,球场这座神庙就是一切的存在。在这个神圣的地方,世界上唯一没有反对者的宗教将展示出他的神灵们。虽然球迷可以通过电视更舒适地注视这个神迹,但是他宁愿到现场去完成他的朝圣之旅,在那里来观看他鲜活饱满的天使同当日的恶魔之间的战斗。

在这里球迷挥舞着他的围巾,咽着唾沫,咬着帽檐,轻声祈祷,小声咒骂,提心吊胆,然后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像跳蚤般跃起去拥抱旁边的陌生人,以此来庆祝进球。当这异教的弥撒持续进行,球迷也变得数量众多。他与成千上万的其他信徒一起分享“自己信奉的球队最棒”的信念,认为所有的裁判都是卑鄙小人,所有对手都是骗子无赖。

球迷们很少说:“我的球队今天比赛。”而是说:“我们今天比赛。”他知道他是球队的第12人,当比赛昏昏欲睡,他要煽动激情的旋风推动比赛,正如其他11名球员所知,踢球时若是没有球迷就像跳舞没有音乐一样枯燥乏味。

当比赛结束,球迷依然欢庆着他的胜利,不愿离场:“我们今天打进了一个多么漂亮的球。”“我们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或者,他也会为自己的失败呐喊:“他们今天又一次骗走了胜利。”“裁判你这个小偷。”随后太阳渐渐西下,球迷也逐渐散去,阴影开始笼罩正在变得空旷的球场。在水泥的阶梯看台上,有几处篝火燃烧,不一会火光便消失无迹,再无声息,球场终于只剩孤寂,而球迷也同样回归孤独:在球场外,“我们”重又变成了“我”。球迷散尽,人群稀落消释,球赛过后的周日变得如同狂欢节后的圣灰星期三一般愁云惨淡。

足 球 狂

足球狂是一个应该待在疯人院的球迷。他的狂热使他拒绝一切证据,这狂热最终颠覆了他头脑中任何曾经闪过的念想,思想沉船的遗骸在水中漫无目的地旋转,还要受到他盛怒之下毫不留情的鞭挞。

足球狂裹着队旗出现在球场,脸上涂着痴迷的球队球衫的颜色,他精神亢奋,随身携带着可以发出刺耳声音的、带有挑衅意味的小玩意,一路上高声喧哗、鼓噪不安。他从不单独行动,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就像条危险的蜈蚣,这个平日胆小懦弱、担惊受怕的家伙,此时却会威胁恐吓别人,令人恐惧。星期天无所不能的力量驱走了他一周唯唯诺诺的生活:在床上他没有任何欲望,工作中他没有任何责任感,或者干脆就没有工作。现在可以无拘无束地过一整天,足球狂有太多的东西想要宣泄。

仿佛癫痫发作,他盯着球场却看不进比赛。他的竞技场是看台,那是他的战场。仅仅是对方球迷的出现就已经构成了不可饶恕的挑衅。正义并非生来就崇尚暴力,但是邪恶让它别无选择。敌人永远是错的,应当受到一顿痛打。足球狂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敌人无处不在,甚至在安静的旁观者中,任何时刻如果有人认为对手踢得很公平,那么就会被他一顿饱揍。

裁 判

在西班牙语里他叫仲裁者,并且总是独断专行,他是一位全知全能的暴君,毫无阻碍地进行着自己的专制统治;他是一位自命不凡的行刑者,用夸张的戏剧动作行使着他的绝对权力。他唇间的一声口哨,就能刮起一阵不可逆转的命运风暴,要么承认进球,要么进球无效。他举起手中的红黄牌,那是厄运的颜色:黄色用以惩戒罪人,命其忏悔;红色则将其放逐流亡。

巡边员在场地两边观战,只可协助而不可裁决。只有裁判才能踏入比赛场地,当他出现在山呼海啸的人群面前时,他绝对有理由在胸前画十字祷告上帝。他的工作就是让自己遭人憎恨,足球世界中唯一普遍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恨裁判。他得到的永远是嘘声而不是掌声。

没有人比他跑得更多,整场比赛他必须一刻不停地奔跑,这位球赛的不速之客像马一般飞驰,弓着腰在每位球员的耳边喘着粗气。他的痛苦得到的回报,却是人们劈头盖脸的怒吼。从始至终他挥汗如雨,强迫自己追逐那只在每位球员脚间来回跳跃的白色皮球。当然,他本也是热爱踢球的,但是被赋予如此特权后他便热爱不起来了。当他不巧碰到皮球时,整个球场便响起一片的咒骂声。即使如此,只要可以处在这足球轻盈逸动的绿色的神圣之所,他愿意忍受羞辱、嘘声、诅咒和石子。

有时,不过这很少发生,他的判罚碰巧和球迷们的倾向一致,就算这样也并不意味着他会安然无恙。失败的一方会将失利归咎于他;赢球的欢呼庆祝,对他不管不顾。作为每一个过错的替罪羊、每一次不幸的肇事者,如果他本不存在,那么球迷们也会发明一个裁判出来。他们对他恨得越深,也就越离他不开。

一个多世纪以来裁判都是一袭黑衣,像是为某人哀悼。为谁?为他自己吧。如今他身着亮丽色彩的衣服,得以掩饰自己的悲伤之感。

专 家 们

比赛之前,记者们会提出他们的扰人的问题:“你准备好赢球了吗?”

然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回答:“我们将竭尽所能去夺取胜利。”

随后,广播播音员起立发言,电视节目主持人则继续保持公司形象,他们知道广播无法同电视竞争,另一方面,广播评论员是比较无所畏惧的一类人。这些悬念大师的运动比球员的跑动还多,也比足球的滑动更多,他们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描述的比赛,与你正在观看的并不一致。在他们口若悬河的语句中,你看到的一脚划破天际的射门居然变成了擦着横梁飞出;守门员打着哈欠,蜘蛛都可以在门柱之间悠闲地织网变成了进球马上就要到来。

当这个巨型雕像里的活力四射的一天结束,轮到评论家们开始讲话了,他们已经数次打断播音员告诉球员该怎么做,但是球员们不听,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忙着犯错。这些“WM”阵型的理论家反对着“MW”阵型的理论家,两者其实相同,不过是互相颠倒,他们操着一种混杂了科学学问、战争宣言和诗情画意的语言。他们说起话来总是使用复数形式,因为他们人还不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