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寿春 11(5)

福寿春 作者:李师江


   二春嘴拙,也不懂跟常氏说个究竟,倒是后来三婶的大妹来串门了,赞道:“那侄儿倒有好技术,在这里闲着,幸亏那厂长赏识了,留着不放。”大家才知道二春在砖厂是个好技术。那如常氏等不懂烧砖技术的,见儿子这么受人夸,便又问了究竟,三婶的大妹便一一道来。原来那烧砖主要有三道工序,乃是装窑、烧窑、出窑。先是挖土制造砖坯,晾干,这全是普通工。待将晾干的砖坯用地排车运到窑里码垛,就开始有技术,码垛须得在中间留出火道,码得好坏跟成砖的质量有关系。又若码得不好,则会塌窑,不过这技术一般人训练后也能合格。主要的技术在点火烧窑,因这火点了后,不能断火,得师傅长久钉着掌握火候。火若抬旺了,砖坯就有可能烧化结硫,只能报废;火若小了,那烧出来的砖不熟,也不能用。这一炉砖五万来块,须烧三天才停火,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故而烧窑的师傅最要紧,须懂火候,又须认真,那一窑砖出来才出色。倘若是个三心二意的人,虽然有技术,却难以一心把住火的,那砖出来也多半不满意。那二春在广东干了四年,却把烧窑的火候给通晓了;却又是个闷性子,能用心坐得住,那一窑漂亮的砖出来,厂长已晓得他的火候,比起好些师傅都要专业,当即要定了他。
  
  常氏听了,满心为儿子骄傲。但凡人问二春在哪里做事,她便答道:“在砖厂做师傅呢。”自此,二春两三日一回,他是实心眼的主,做定了一件事便不再想其他的了,虽是辛苦,却也舒服。常氏也了了一件大事,直叫神明林公有灵。
  
  因手头紧,常氏早早就指望着洗蛏崽的钱。故而未到立冬,便催李福仁去把蛏位锄了。李福仁道:“这时节蛏位可以锄了,倒要叫细春跟我去,要不然,等我干不动了,蛏位就没人要了。”常氏道:“你且问问孩子。”细春跟着李福仁从盛夏一路忙活下来,从割稻子、插秧、薅草,虽然勉强,但总算让李福仁有了农活帮手。又要叫他干海里的活,细春就不满意了,叫道:“怎么都是叫我!”李福仁苦笑道:“我能叫谁呀,你大哥分家了,干不干我都管不着,你二哥就铁定吃烧砖的饭,你三哥是二流子,我只能叫得动你,往后咱家的地才有人做。要是地都没人做了,那农家怎么叫农家呢。”细春无法,只好勉强应承。
  
  这一日凌晨,李福仁扛了木锄,细春扛了竹耙,往那海上滩涂干活去,同去的有李兆寿等一干老农。因那滩涂都到下塘村去了,须得走一两个小时,这班老农又不坐车,细春甚是不耐烦,问道:“也奇怪了,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干活去。”李福仁笑道:“若不跑这么远,哪有滩涂?原来还有前堂这一块,后来都成田地了。”细春道:“照理说,那下塘地界的滩涂应该是下塘人的,我们村怎么能跑那里去,都隔十万八千里了。”李福仁道:“这里的缘由我都不清楚了,你问兆寿叔他还懂得。”李兆寿笑道:“这说起来又有历史,我这一辈也就知个大体,你们后生更不知了。打从知道养海开始,我们村的祖宗就跟周围乡村争夺滩涂,也不知道争了几百年,并有村子武斗,伤得很厉害。各村头人想着不是办法,便约定一个规矩:涨潮之时,各村从自己村口撒下漂浮之物,漂到何处,便是自村的海域,浮物交汇之处便是界限。增坂村祖先撒的是谷壳,外村撒的是谷壳灰,也是天助我村:外村人只道谷壳灰轻,漂得更远,却不料那灰漂了一阵便沉了,而谷壳却随大风漂得许远,以内尽成了增坂村的海域。因此族谱上有载,本村的滩涂,东至三都口,西到下塘头,南至蛇头,北至屿头,面积浩大,都有根据的。后来土地改革的时候,有一片租给南埕的,顺便被分了去,这些远的事,说起来头都疼!”一路聊着,就不觉得远,九点多钟,到了那下塘堤坝,因是大潮,滩涂上水未退尽,众人便坐在岸上等待。
  
  此刻日头已经很足,从滩涂的水光中折射过来,晃眼得很。潮水退了一半的滩涂上,蟛蜞、红钳蟹、跳跳鱼、弹涂鱼等等都在觅食,密密麻麻忙忙碌碌,一听行人动静,便退缩在洞旁,以观其变,待人靠近要捉它,便贼似的钻进洞里,甚是机灵。细春因初次来海塘,甚是稀奇,便下了堤去捉螃蟹,螃蟹跟逗他玩似的,待他伸手要捉,才噌地钻进洞去,一个也抓不着。那堤上李兆寿见了,笑道:“螃蟹比鬼还精,你须抄它后路,才能逮住。”细春依了他的办法,找了软泥洞口,待螃蟹缩进去了,却从洞旁将手掌斜抄进去,截住去路,将螃蟹掏了出来。原来此类小蟹,都是自作聪明之徒,逃回洞去并不往深处走,只是在浅处稍躲,待外边没动静了又贼头贼脑出来,故只要稍稍往下抄其洞穴,就可活捉。否则泱泱海塘,面对如此伶俐之物,只能徒唤奈何。细春捉了几个螃蟹,却无处安放,只得放了,权当玩耍一场。那潮水也退干净了,李福仁道:“不要耍了,干活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