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到江西,茶商军在赖文政的领导下,和官兵大玩“猫鼠游戏”,并且不断以“鼠”戏“猫”,屡次占据上风,把个坐在临安金銮殿里看戏的宋孝宗气得七窍生烟:我的这些官员和将领究竟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小小的茶寇,剿来剿去,居然越闹越凶,真是一堆废物啊!我还指望着这些人去打金兵呢。他火气一上来,就把包括湖南安抚使王炎在内的好几个官员给撤了职。江西提点刑狱负有督捕本辖区内盗贼的职责,茶商军起事的时候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名叫叶行,由于对茶商军束手无策,也被宋孝宗给拿下了,新派了一个叫方师尹的人去接替他。这个方师尹已经有七十多岁了,听说江西茶商军正闹得凶,他哪里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于是虽然不敢明里违抗皇帝的命令,但却以年纪大了为借口,拖着迟迟不去上任。宋孝宗一见他这架势,二话不说:行,你干别的活去吧!把他也给撤了。
该撤的人是都撤了,但是该派谁去呢?当宋孝宗瞪着那些纷纷往后缩的大臣们的时候,那眼光估计都可以杀人了。好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往后缩,有一个人很坚定地站了出来,说:陛下,我愿意去江西负责讨捕茶寇,保证一个月之内将他们全部荡平!
这个站出来的人当然就是辛弃疾。他自告奋勇去江西讨捕“茶寇”的说法,出自于《铅山志》,而《续资治通鉴》(卷一四四)却说是由于叶衡的推荐。不管怎样,如果赖文政的表现不是那么“出色”,而是轻轻松松就让别人收拾了的话,这差事估计也轮不到辛弃疾头上。所以,当辛弃疾七月初带着江西提刑的任命离开临安的时候,我们说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赖文政。
但是,面对足智多谋的赖文政和玩熟了“猫鼠游戏”的茶商军,辛弃疾究竟有什么好办法呢?他怎样才能避免重蹈前任的覆辙?
他来到江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路官员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以前围剿茶商军失败的教训,制订合适的作战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辛弃疾觉得,对付机动灵活的茶商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精干强悍、行动迅速的敢死队。于是,他把地方上统兵的将领叫来,让他们去挑选一批精兵,个个要能够以一敌十的。这些统领答应了,回去不久,就选了一批士兵送到辛弃疾这里。辛弃疾一看,气坏了:选来的这些士兵全是老弱,没一个能看得上眼。把统领叫来一问,那些统领个个喊冤,说不是不执行命令,只是手下的士兵都是这个样,稍微强壮一点的,都被这个上司那个上司借去为私人服务了。
南下以后第一次和南宋军队有亲密接触的辛弃疾,这时终于知道南宋的军队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差了。一个将军带领这样一群老弱士兵,怎么可能不吃败仗呢?这一次的事情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他在地方上工作时,只要有机会,就会为建立一支自己可以指挥的精锐军队而努力,而且还真的成功了一回,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讲到。现在,辛弃疾在围剿茶商军的行动中一开始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该怎么办呢?
辛弃疾的办法,是颁下重赏,从当地驻军、民兵和土豪武装中招募敢死队员,加以训练。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一支作风剽悍勇猛的精锐小分队就建立起来了。他将这支精兵与熟悉地形的当地乡兵合在一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守在要害地点,控制茶商军活动地点人员的出入;一部分负责进攻,到茶商军隐藏的山谷中去搜索追击。同时,他又命令从荆州、鄂州调来的正规军步步为营,虚张声势,但不主动出击,等茶商军疲惫退却以后,进行尾追,时刻保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