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央视主持人王志:不能克隆的丰碑(2)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作者:(波兰)雷·卡普钦斯基


当然,我并不否定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其他领域中的杰出贡献,比如文学。但我对“记者中的诗人”这样的评价难以释怀,记者需要理性,诗人则需要浪漫,那么,在本相抵触的概念中,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如何转换制式、如何矛盾统一?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生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笔描绘出感受独特、动人至深的文字,他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如回忆录、旅行随笔、散文、话剧等等,他生动地把新闻和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与文化等等。“我必须亲身经历这一切”,这大概是他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他甚至愤愤不平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去,大家都期待作家写书,那些写书的人呢,就坐在家里写……”而作为记者的作家,旅行采访本身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足迹遍布六十多个国家,纵横六十余载,他生前说,作为记者,首先要具备五种特质:亲临、观察、聆听、参与、思考,然后才是写作,再严格的作家恐怕也做不到这样,既然做不到,当然不可能创造出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样的作品;其次,记者的责任感和敏感、洞察力和表达力也恐怕是他的独门秘笈。他用写作的手法把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有趣,他又用新闻报道的手法把文学的语言和故事变得真实深刻。常常,他从表面迹象入手,将本质提炼出来。“他描写鲸鱼是从鲸鱼的肚皮里边写起的。”“他是一个用眼睛感觉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诗人,带给我们的是超现实的萦绕不去的景象。因为一些奇怪的、不适宜的命运纠缠,这个诗人最终成为了记者。”换句话说,他总在用记者的目光,探索许多学说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众不同的描述和思考令他在同行中独一无二,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让他集权威与魅力于一身,这就是我理解的雷氏文学。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源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被派去遥远的、一无所知的印度工作时总编送他的一件礼物。那是一本厚厚的黄色缎面精装书《历史》,它的作者是希罗多德,希腊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这本书陪伴他走遍天涯海角,成为他的人生指南。在这本书中,他依据自己的亲历和希罗多德的指引,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超越虚实的对话。此书正式出版于2004年,这一年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七十二岁。三年之后,2007年1月23日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没能走下手术台,在他七十五周岁生日还有不到三个月时,告别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去品味枪林弹雨的文学味道和回味无穷的哲学思考。说实话,是对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本人的尊敬和好奇引导我翻开《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但也正是同样的尊敬和好奇引导我读完最后一页。

王志

2009年2月14日于丽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