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的“百花齐放”(5)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作者:(波兰)雷·卡普钦斯基


世界的能量就这样白白地消耗掉了!这是何等不合情理又何等浪费呀!

长城——只是一个建在数千公里荒无人烟的山脉和荒原之上的一个防御堡垒,它是精神的防护城墙,正如我所说,他是世界奇迹之一。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人类的弱点,是人类畸形发展的佐证,是一个可怕的历史错误。这只能证明,生活在我们这块星球上的人类不能相互谅解,不会坐到一个圆桌旁共商怎样合理利用人类巨大的资源和智慧。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人类共存荣的想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妄想,因为人们在遇到巨大潜在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修筑围墙。把同类封闭起来,隔离开来。如果这一切来自外部的压力,可以把它称之为威胁,是一种厄运的预兆,是一种恶的前兆,也许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邪恶。

但是,城墙不仅仅是为了防御,首先是为了防止外来的威胁,与此同时也是为了防控内部发生问题。在每一处城墙上都设有道路的关卡,有城门,也有护卫兵。当然在控制人们出入的同时,可以向过往的人提问题,检查他们的有效证件,记录下过往人的名字,观察他们的表情,并可以随时惩处他们,然后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所以,可以说城墙是防御所,也是陷阱,是幌子,也是鸟兽之笼。

城墙最糟糕的方面是,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培养着一种城墙卫士的态度,从中滋生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里,那道分割世界的城墙一线贯之:大凡处在城墙之外的一切都是邪恶和卑劣的;而处在城墙之内的则都是美好和高贵的。而且这个卫士完全无须亲自贴近城墙,他可能离城墙很远,但只要在心中揣有城墙的画面并敬奉这种城墙逻辑所强加的规则,就足以使它与外部的世界隔离。

我们穿过城区,一路驱车往北走了大约一小时的路。外面刮着刺骨的寒风,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们都朝前倾着身子,与狂风搏斗。到处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每个人都在红灯亮时停在十字路口,就好像大坝的水突然被截流,绿灯亮时又像开了闸,奔涌到下一个十字路口。

此时只有凶猛的风才有可能打乱这种单调而又生硬的节奏。风还在猛烈地刮着,这自行车的海洋开始像汹涌澎湃的波涛奔腾旋转,有一些骑自行车的人在与狂风的搏斗失败之后,不得不下车,推着自行车前行,他们在骑自行车的大队人马中引起一片混乱。当风力稍稍变小一点儿时,所有的人又跨上自行车,不辞辛苦地继续骑行。

市中心的便道上有很多人。能看到一排排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整齐地行走着。孩子们排成双行,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带队的孩子手中,有的举着一面小红旗,有的举着毛泽东叔叔的画像。孩子们排着队,步调一致地高唱着歌曲、喊着口号,或者大声叫喊着。“他们在喊什么?”我问李同事。“他们要学习毛泽东思想。”他回答说。

在每个街口都能看到警察,他们常常先给学生队伍放行。

这座城市色彩的基调是黄和深蓝色。黄色是沿街修筑的围墙颜色。深蓝色是人们服装的颜色。“这些衣服都是革命成功的结果,”李同事对我说,“解放前,人们常常因为没有衣服穿而被冻死。”男人都剃士兵的发型,妇女们,无论是姑娘还是年纪大些的都是齐耳短发,前额还留着刘海。只有仔细盯着看看他们时,我才能分辨出他们长得有所不同,当然死盯着看人家也令人十分尴尬难为情,而且也显得很不礼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