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赵海清访谈录(5)

在难中:深度访谈北川的乡镇书记们 作者:阿建


赵海清:三点多钟,我们的干部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抗震救灾指挥部,我任指挥长,我们乡长任副指挥长,唯一幸存的(北川)教育局的副局长,在我陈家坝,那个张局长,他也是副指挥长。

周玲:当时他在您那儿?

赵海清:他下乡就在那儿,教育局就只有他这个领导活下来了。(笑)

张建:北川县的教育局长遇难了。

赵海清:就在断桥那个地方,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指挥部,我任指挥长,任命他为副指挥长,负责学校那一块,管一千七百多个学生。

陈国兴:我是说张廷勇(县教育局副局长)怎么逃得出来的喃。

老金:他在教育局绝对死定了。

陈国兴:你今天不说,我还不晓得他是从哪个角落里活出来的呢。

赵海清(普通话):当时我们就增加了几个组。

周玲:那您增加了哪几个组呢?

赵海清:一个是治安维护组,一个是后勤保障组。因为当时就有人给我反映,谁谁谁的钱都不见了。

周玲:哦。

赵海清:当时地震这么厉害,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了,我们就宣布了两条纪律。指挥部成立发布了第一号公告,我们就把老百姓聚在一起,我们就给他们讲,两条铁的纪律:一个就是后勤保障,所有的食品、药品和水,由乡政府统一征用,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征用,统一安排调度使用;第二条就是治安维护,进场镇里面施救也好,干什么也好,必须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趁灾打劫、侵吞公私财物,我授权派出所,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坚决处置。

周玲:您当时是这么说的呀?

赵海清:对呀,出问题我负责。

周玲:这公告就这么发了呀?

赵海清:这是我口头宣布的。(笑声)……你去问老百姓吧,是我宣布的。后来有接近一万人在不到一平方公里住吗?那个苍蝇呀,特别的多,每天打药,不起作用呀。

周玲:什么时候一万人住在那一平方公里的?

赵海清:就是5月19号以后,灾民全部返乡时……然后有专家提出,打药不可以使用“敌敌畏”。“敌敌畏”是禁止的。我就说:用,坚决用!出问题我负责。(笑声)还是“出问题我负责”。

周玲(笑):还是领导力的问题。……那您后来怎么跟上级取得联系呢?

赵海清:成立指挥部后,我们就派人去报信。我们一共派了三组人报信。

周玲:前后三组?

赵海清:对。到第三组报信已经是12号下午六点钟以后了。

周玲:有消息回来吗?

赵海清:有呀。

周玲:最开始的消息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海清:第一组派去报信的就是我们那个副指挥长张局长,第二组我是派的农村开“摩的”的小伙子,我说你帮我出去送信,一定要送到谁手里,送到江油市指挥部。我们当时已经很明确了,县城可能比我们还惨。

周玲:您怎么知道要送到江油呢?

赵海清:我们那儿往桂溪、江油方向比较近。大概晚上八点多的时间,什么消息也没有,怎么办?我问干部们有没有什么收音机,我们搞一下。

有呀,就是车里面的。

周玲:车载。

赵海清:警车上有收音机的。我就说你们快去给我听一下。那个派出所长还不错,等一会他回来告诉我两条消息,他断断续续,很嘈杂地在车上听出了两条消息。一条消息就说,今天14点28分发生了地震,震中在汶川;第二条就是温总理下午四点多到四川。就从这两条消息里面,我们做了一些判断。我就给老百姓讲呀,我说震中在汶川,离县城更近,……我当时还想呀,包括陈主任他们那个禹里乡,漩坪乡、擂鼓镇,包括安县的乡镇,反正离汶川震中越近,越惨重……我说,他们可能比我们损失还惨。然后我就说,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己。我们这儿到桂溪、江油的方向,应该相对比较安全些。我当时想哪个地方离震中越远越安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