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承受之重(2)

在难中:深度访谈北川的乡镇书记们 作者:阿建


“爸爸你别说话不算数呀!”儿子的一句话成了谶言。但这不怪当爸爸的,作为爸爸,赵海清有多想兑现他给儿子的诺言,上天知道!

10月31日的下午,又是一个艳阳当空的日子,我约上老刘去看望赵海清。

此前老刘打过电话,知道赵海清在绵阳金菊街租了一套房和他爱人暂住,方便养病。路上正好周玲打过电话来,我跟他说了赵海清生病的事,她请我代她向海清问候。

赵海清是个细心的人,他让他弟弟在院子里迎接我们,怕我们走错了路。等我们上到他所住的四楼,他已经和他夫人赵燕站在门口等候我们了。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瘦了很多。他自己承认,从8月份到现在,他瘦了整整20斤。人一消瘦,精神状态就大不如从前,再加上从胸前睡衣领口那儿露出来的一截纱布,一看就知道,他刚经历过一场重病打击。赵海清讲,从9月27号到现在,他心脏窦瘤破裂,做了三次手术,还好,总算又熬了这一关。接下来的话题在赵海清夫妇与老刘之间进行,就是北川人现在见面最常见的问讯内容——谁谁谁没有了、谁谁谁大难不死。他们提到两个我以前的学生,一个是北川妇联主席王玉华,她是赵海清2002年公务员班的同学,这次和她大学毕业回北川考公务员的女儿双双遇难;另一位是北川统战部副部长王万秀,我们认识都已经十几年了,2008年3月她还来科局级干部班学习,班级篮球赛的时候,我们还在球场旁边聊了很久,非常质朴善良的一位女性,这次也没有了。那些熟悉的面孔从此永远消失了。赵海清的妻子赵燕跟老刘的妹妹同在邮政局工作,同属于大难不死。赵海清说,他夫人是13号下午才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后来转去重庆治疗。赵燕的整个右半身明显活动不便,她伸出右手说:“你看,伸也伸不直,弯也弯不了。”我看到她袖管里还有一道长长的伤痕。夫妻俩相依坐在沙发上,不由人不产生心酸的感触。

谈起病情,赵海清说他六七月份都还行,8月份就开始咳嗽,越来越剧烈,吃药不管用,后来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心脏的问题。他说这话时,我想起了访谈录音中那几次咳嗽声。看来他身体7月已经出现状况了,只是没有察觉而已。他说他自己感觉以前心脏没问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看来还是这次地震造成的。这还用说吗,压力下的心累,悲伤中的心碎,任他这位“铁人书记”铁打的心也受不了啊。

说起今后的打算,赵海清说话的声音有些低沉了,看来他也处于矛盾中。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投入工作显然有困难。市委组织部长曾给他一个建议,让他到涪城区组织部工作。涪城是绵阳市的主城区,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于北川要好许多,显然组织部门想给他一些关心和照顾。但领导的这一建议被赵海清谢绝了。他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还是留在北川。如果我到涪城,以后我回北川就成了看客了,人家会问,抗震救灾的时候你在这儿,灾后重建你去哪儿了?我不想做看客。”停顿了一会儿,赵海清用更加低沉的声音说:“再说了,我还有那么多亲人在北川……”现在他说这话我听懂了,他是指他的父母、他的儿子还埋在北川,他内心最舍不下的应该是他们吧!海清的夫人可能想岔开话,便说:“反正北川离绵阳也不算远,是吧?”她说这话既像是在安慰自己,也像是在支持海清。夫妻俩沉默下来,但身体靠得更近。我们就坐在他们旁边,但我却感觉他们好像是身处旷野的一对相依为命的夫妻,十分孤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