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4)

朝鲜战争 作者:王树增


毛泽东理解斯大林的顾虑。这个农民出身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长期的战争中树立了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信念,那就是“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并没把苏联的援助视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但是,当他接到福建沿海前线的战斗报告时,这个从来没有出过海的伟人开始有了忧虑。解放金门岛的战斗,由于渡海工具的简陋和渡海作战的难度,解放军伤亡巨大。沿海作战尚且如此,打到台湾去的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毛泽东决定亲自到苏联去。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莫斯科最寒冷的季节,出生于中国温暖的南方的毛泽东乘坐火车横穿西伯利亚覆盖着茫茫冰雪的荒原,来到苏联的克里姆林宫。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祖国。

中国共产党从她成立的那天起,就决心以苏联共产党为榜样,通过浴血奋战建立起像苏联一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苏联看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国民党控制着绝大部分地区,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而共产党还很弱小,居于中国偏僻地区的一些角落。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把对中国的援助绝大部分给予了国民党。直到一九四八年,共产党的军队奇迹般地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一百四十四个师,加上非正规军二十九个师,总人数在一百五十四万以上时,苏联人才不禁大吃一惊。苏共中央派米高扬到当时中共中央的驻地西柏坡,来探究中国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米高扬回到苏联后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阶层是由一群精通马列主义的极其有能力的精英所组成,国民党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还是提出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苏联的担心是:一旦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美国就会参战,从而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把苏联也拖进去。结果却是,解放军一直打到了国民党的总统府,美国人没管也没救。

在刘少奇访问苏联的时候,斯大林已经知道不可轻视中国共产党人。他曾这样问刘少奇:“我们是否妨碍了你们?”刘少奇回答:“没有。”斯大林还是说:“妨碍了,妨碍了,我们不大了解中国。”

不大了解中国的斯大林,怎么可能了解毛泽东?

毛泽东率领的代表团是庞大的,名义上是来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庆典。但是,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方面没有马上安排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以至后来见到斯大林的时候,毛泽东说:“我是个长期靠边站的人。”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毛泽东主张搞一个中苏“友好条约”,拿他的话讲,就是搞出一个“既好吃又好看的东西”,但斯大林认为签订这样一个条约会违背《雅尔塔协议》。毛泽东坚持要签订这个条约,表示这件事不做好他就不离开苏联。毛泽东之所以能耐下心来身居异国他乡长达几个月,台湾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第一次会见斯大林的时候,便把希望苏联援助解放台湾的事提了出来,但得到的却是斯大林十分含糊的回答:“这样的援助不是没有可能的,本来是应该考虑这样做的,问题是不能给美国一个干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挥和军事人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给你们,但其他的形式还需要考虑。”斯大林甚至还说出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先向台湾空投伞兵,组织起暴动,然后再进攻呢?”斯大林不想也不能破坏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对战后远东政治格局划分的共同承诺。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对苏联的对立和对美国的蔑视同时产生了,而正是这两点,对未来爆发的朝鲜战争的规模、发展和结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