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仁川登陆(4)

朝鲜战争 作者:王树增


在场的所有的人都被他的演说打动了。

麦克阿瑟以他的坚强固执和他作为军事将领的威望,不但说服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中难以对付的三军部长们,而且经过反复的陈述、愤怒、要挟,最终杜鲁门总统也不得不同意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了。杜鲁门因为麦克阿瑟早有这一重大的计划却一直不向他请示,心里很不舒服,他曾在七月间多次问到麦克阿瑟是否存在这么一个作战企图,可傲慢的麦克阿瑟一直冲总统打哈哈,仿佛美国的事务是可以由一个远东司令随意支配的。但是,朝鲜战争目前的难堪僵局该怎么打开,杜鲁门除了同意他所任命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意见外,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但就是在此时,包括杜鲁门在内的所有的人,内心都对仁川登陆存在着巨大的忧虑。就像麦克阿瑟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与其说是一场登陆作战,不如说是一场赌博。

赌场上的规律人人皆知:靠一个筹码就能发横财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在北朝鲜还没有建立大使馆,因此,中国领导人对朝鲜战争进程的了解并不是很及时。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国驻北朝鲜大使馆匆匆建立起来。九月初,中国大使馆政务参赞柴成文从平壤回国汇报有关朝鲜战争的情况。时值釜山前线战局僵持的阶段,也正是美军秘密准备仁川登陆的时候,柴成文向聂荣臻汇报情况时,特别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美军正在积极准备反攻,很可能会在北朝鲜人民军的侧后实施登陆作战,而地点很可能在仁川。柴成文这个判断的理由是:仁川是汉城的门户,占领仁川可以直捣汉城,一举切断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同时,又可以和釜山防御圈里的美军相互呼应。情报显示,美军最近在仁川沿海的活动十分频繁。

这是一个事关全局成败的判断。聂荣臻当天就把柴成文的汇报提纲呈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阅后当即批示:“周阅后,刘、朱、任阅,退聂。请周约柴成文一谈,指示任务和方法。第十三兵团同柴去的军事人员是否要来京与柴一道面授机宜,请周酌定。”

周恩来在与柴成文谈话时,明确地问道:“如果我们出兵,将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林彪问柴成文:“他们(指金日成)有无上山打游击的准备?”

应该说,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中国领导人对美军将要采取的行动,是有充分预料的。因为目前战局的僵持对北朝鲜越来越不利。为了应对战局的逆转,在聂荣臻的建议下,中央军委决定,调在中国华东地区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的宋时轮的第九兵团(辖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和在西北地区刚刚结束剿匪作战的杨得志的第十九兵团(辖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军),分别集结于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上,作为东北边防军的第二梯队。同时,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加强对国民党军队可能发动袭击的戒备。八月二十六日,周恩来再次主持召开国防会议,决定加速中国军队炮兵、空军和装甲兵的建设,加紧向苏联订购必需的武器装备。

对美军将在仁川登陆的事先预测,中国是否向北朝鲜方面打了招呼,至今没有确切的记载。

一九五○年九月十五日。凌晨。

麦克阿瑟坐在他的“麦金莱山” 号旗舰上,嘴里叼着他的玉米芯烟斗,注视着波涛汹涌的海浪和在海浪中前进的登陆舰队。麦克阿瑟此时的心情难以形容,这位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面对黑暗中的朝鲜海岸和已经不可中止的军事行动,感到了一些心神不定。麦克阿瑟知道,登陆作战的关键是奇袭,但是,美军登陆的时间和企图可以说不是什么秘密,秘密只是登陆的地点。为此,他下令所有的电台和报刊进行迷惑性的报道,大肆宣扬联合国军要在釜山进行反攻,希望混淆人们对仁川登陆作战的戒备。同时,在朝鲜东海岸的三陟附近,麦克阿瑟命令出动以接受日本投降签字而闻名的“密苏里”号战列舰,舰上口径巨大的舰炮对三陟海岸所有目标都进行了猛烈炮击,几乎摧毁了海岸上所有的炮台和海岸阵地。“特里姆盖” 号航空母舰和“海伦娜”号巡洋舰也在平壤外港和南浦一带炮击。特别是在人们最容易预想实施登陆的群山港附近,美国空军对群山港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公路、铁路等目标进行了酷似真正登陆作战前的猛烈轰炸,而且,美英两国军队组成的联合袭击队还对群山海岸进行了战斗侦察。为隐蔽仁川登陆的一系列佯动,事后证明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仁川登陆点毕竟需要登陆前的侦察。于是,一个绰号“夜盗贼”的美军上尉克拉克多次潜入仁川地区,一一侦察潮汐、泥滩、海堤、防守等情况,因此产生的传奇故事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史上留下了文字记录:“克拉克在执行任务中也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他知道很多详细的情况,一旦被俘,对北朝鲜人来说将是无价之宝。所以,克拉克上尉行动时总是带着一枚手榴弹,他认为一枚手榴弹比用手枪自杀保险得多。” 九月十四日,必要的火力准备也开始了。美军的“海盗”式飞机在仁川港外的那个曾是美丽公园的月尾岛上扔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弹,小岛立即成为一片废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