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能力的品质认证书
在找工作的时候,简历当然是最基本的。一家公司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就会有数十封甚至数百封的简历投到招聘负责人的邮箱中。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出众,不管你多么富有工作激情,如果你的简历没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那么你连一个能表现自己能力的面试机会都争取不到。尤其是在招聘负责人工作很忙或者求职的人过多的时候,负责人只大体浏览一下简历的题目和形式之后,就会按删除键。
在网上,有好多简历的形式和内容资料可供选择,甚至还有怎样填写引人注目的简历的指导方法。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在本书里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填写简历的具体事宜和简历管理方法。
及时更新简历
简历是一部概述你个人情况的简史,同时也是展示你能力和价值的一个小小舞台。说到个人历史,要写的东西足以写成一本书,但这显然不适合于求职简历。简历之所以称之为“简历”,那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简”,在“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而不是要写成叙事性小说。填写简历的重点一般是工作经历、离职原因以及求职意向等。如果在一个公司工作了数年的时间,而你却只能想起几行字的工作经验,那你就要注意了,工作经验的填写能反映出你是否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假如你努力工作了,那么对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不可能只有“只言片语”。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对工作尽心尽力了,那么在写简历的时候,就要言简意赅表达出你的工作经验,而不要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你对工作不够投入、不够认真”的印象。所以至少也要以六个月或一年为单位,及时更新自己的业务报告。正确记录业务事项,这有助于自己的前途和对未来目标的设定。
如果向企业推销自己
假设自己是一件商品,那么你会如何向企业推销自己呢?首先要了解商品,那么怎样了解商品呢?当然是商品的使用说明书,有一份说明书,顾客就会明白商品必要的相关信息。那么你的说明书是什么呢?对了,就是你的简历。
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时,我们首先会看的就是招聘单位提出的要求和条件,此时你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填写相应的工作经历、专业技能、求职意向等资料。要注意简历不可写得太过简单,也不能写得太过冗繁,因为在招聘负责人的立场上,过于详细而给人感觉太夸张的简历或过于简单而弄不清到底做过什么事情的简历,都是属于删除类型。
为了建立一份符合条件的简历,需要对自己投简历的企业进行详细而又准确的分析。
不仅要掌握该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财务管理模式,还要了解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在市场内占有的地位及竞争公司的分析,还要准确分析企业需要的人才或企业文化等,之后再填写符合这些条件的简历。如果是大企业或上市企业,你就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电子公告系统,很容易下载到该企业的年度报表,还可以通过该企业的网站或新闻资料等方式,了解企业的信息。如果通过这些方法也不能了解到企业的相关资料,那么以那家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为中心,了解相关企业的信息,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搜集完企业信息之后,你需要把做好的记录,按照该企业的特征,重新整理一遍。过于简略或过于夸张的内容,会喧宾夺主,掩盖你的优点。先要把你想强调的内容按照不同的类型整理一遍,其中没有必要的部分要果断地删掉,比如那些与你求职意向毫无关系的内容。因为人事部负责人想知道的是,你到底有没有能力胜任他们所提供的职位,有没有实力为公司做出贡献。
过去业务的专业性越差,越容易出现失误的是“不管是什么任务,我都能成功完成”式的表现。企业要找的不是每件事都会一点的人,而是精通某一专业,并具备潜力的人。把一封简历投到数十家企业的时候,单纯地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罗列起来的话,很难被企业或相关部门看中。最重要的是,人事部负责人一眼就能看穿你的简历是否是为了该企业而建立的,如果你是怀着“张口三分利”的侥幸心理,给所有企业投同样的简历,那么你就很难被选中了。应聘不同的职位,要有不同的简历,所以每次都要更新简历。
用数字证明工作业绩
要习惯用数字表示自己的工作经历。查阅简历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用叙述性的文章,罗列自己所从事过的事务,如果你是负责招聘的经理人,你会集中精神仔细阅读这种叙述型简历吗?如果你不会,那么负责招聘的人就更不会。所以,要尽可能地归纳重点,量化自己过去的业绩。年度、项目名、参与项目的人数、本人的参与率、业绩成果等,需要一一认真填写出来。如果有些项目不能进行量化,那么也需要你构思一篇,能够引人入胜的、简洁而有核心的文章。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企业都是通过该公司的网站或邮箱接收简历的。如果是通过该公司的网站在线投递简历,那么就很可能是通过该企业内部的系统,输入到数据库里,所以只需根据提示的步骤输入即可。但如果企业是用邮箱接收简历,你也要考虑一下人事部负责人的业务处理方式。不是一两个领域里的招聘,而是要招聘数十个领域里的人才时,以“莫某某的简历”“应聘简历”“你好”等作为题目的邮件是很难管理的。“姓名/应聘职位/经历(关键)”等形式的邮件,才容易管理。
战胜面试综合征
如果你的简历被应聘单位认可,那就意味着书面上的你基本达到了公司的招聘要求。但这还不够,单凭书面材料并不能全面了解求职者的工作经历或专业,也不能确认求职者是否符合公司所需的人才标准,所以公司最后采取的方法就是面试。面试的步骤和所提问的问题,不同的公司会有一些不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灵活地应对自如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基本的还是,充分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条件和关于企业的各种信息。
如果是真心想要加入那个公司,充分掌握了该公司的信息,并有信心对该公司做出一份贡献,其实面试也不是一道难过的坎儿。那么,让我们再留意一下面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掌握企业面试的动向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适合自己企业的专业性人才。大多数企业共同需求的人才是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根据企业的业务特征,还会要求人才具有挑战精神、团队精神等附加条件。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有些企业重视具备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有些企业则重视服务精神、具有亲和力、专业能力强的人才。有必要通过公司网站、周围的前辈或熟人、网络信息等,提前了解一下你所申请的企业的特征。
面试的过程也因企业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就算通过了面试,在招聘过程严格的企业,如果在职位审核中,你得到了不够资格的判定,那么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通过两天一夜的长时间集训面谈,在24小时内,企业会根据每个求职者在集训中的表现,来分析求职者的工作经历、应对能力、面对压力态度是否适合企业的要求。有些企业计划进行长期的人才培养项目,想把他们培养成各个领域中最佳的专业人员,这样的企业,其面试过程会非常严格。关于大企业或外籍企业,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有关面试过程的信息。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面试过程就很难得知,所以只需做好最基本的面试准备。另外,通过面试,还能直接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这一点很重要,要学会在面试中积极获取这种信息。这样便于你更加充分地了解企业的信息,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定,减少失败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