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代窦光鼐(30)

大清一品 作者:张军


窦光鼐接过那东西打开来瞧了瞧,验过之后,揣入怀中。王义录见是一方金印,才知道是窦光鼐将自己的二品大印拿了出来,只听窦光鼐问道:“你父亲呢?可否见客?”

“他,他,他已经背过气去了,幸好郎中不离左右侍候着,现在正扎针呢。”

“啊!”窦光鼐也险些背过气去,勉强定住了神问:“怎么回事?你父亲是真的病了?”

“不敢欺瞒大人,家父真是有恙在身,沉疴难起。不过,我父亲让小的交给大人一样东西。”

吴日功双手捧上一个画轴。窦光鼐好奇的打开一看,见是一幅寒梅斗雪图,雪不甚大,但红色的梅花却开的极盛极艳,几百枝梅数千枝花,层层叠叠绚烂如火。窦光鼐道:“画的有些过了,不像是寒梅斗雪,倒成了寒梅压雪了。”

吴日功轻轻一笑道:“大人说得甚是。不过,家父说意蕴全在梅中,这雪不看也罢。”

窦光鼐听得话中有话,奇问道:“这梅中有什么玄机?”

“小的不知,请大人好好看画便可明白。家父还送您四句观画之语:别有香超艳梅外,更同花连雪霜中。江头千枝春欲来,江外数枝斜更好。”

二十一窦光鼐平阳县的行辕之中,窦、王二人紧闭门窗细细地观察此画。

吴荣烈还是不愿意沾惹此事,躲得远远地,窦光鼐一个堂堂二品大员,他宁冒不敬之罪,也不肯出来相见。依着王义录的性子,立刻派人将他拿到行辕审问。窦光鼐摆手道:“吴荣烈虽未露面,但他送的这幅寒梅斗雪却来头不小。咱们一块来看看,这图中到底有些什么?说不定浙江亏空之秘密,就藏在其中。”

王义录趴在桌子上看了小半个时辰,抬起头来揉揉脖子道:“大人,小的学浅,平日里虽也喜欢诗画文棋,毕竟是个武进士,哪里能看得明白。”

窦光鼐道:“我昨晚一夜未睡,也未想出个名堂来。吴荣烈还说了四句观画之语,别有香超艳梅外,更同花连雪霜中。江头千枝春欲来,江外数枝斜更好。其中有两个江字,这是何解,难道与一个姓江的人有关?”

王义录道:“大人一提这个江字,小的倒是想起来了。这画中有一条小江,不知大人您看到没有?”

“什么?我看看?”窦光鼐拿了放大镜顺着王义录所指看过去,只见画的右小角隐隐有一条用写意笔法画的小河,再仔细看,这河虽小,但画的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却是远处的一条大江。

“江头千枝春欲来,江外数枝斜更好。这江外数枝又在哪里?”窦光鼐仔细看了一会儿,呵呵笑道:“在这里,你来看!”

王义录凑过脑袋来,窦光鼐指着右下偏中的几枝梅花道:“看!别有香超艳梅外,更同花连雪霜中。你看这几枝雪霜中的梅花连起来是个什么?”

“好像是字。一个平字,一个吴字,还有个烈。”

“五个字,是平阳吴荣烈。”

“这是何意?”

“平阳吴荣烈就是知道平阳县内情之人,所以这梅花连字,是告诉咱们知情线人的名字。”

“吴荣烈咱们已经知道,他又不肯说,这画又有何用?”

“你别忙,你看这梅林之形,像不像一张浙江地图。你再数数,这些梅花一簇一簇的,共有多少簇?”

王义录数了一会儿道:“大人,共有七十六簇。”

窦光鼐尽力压着得意的声音道:“浙江十一府七十六州县之线人名字,皆在此画之中。吴荣烈胆小多疑而老谋深算,真是一条老狐狸!”

二十二黄岩县现任县令叫做许知文,刚刚上任不久,交接下来的竟是一座空仓,共亏稻谷将近六万担。曹文植却是只查银库,不查谷仓,谷仓只按账清查。许知文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曹文植前脚刚走,窦光鼐后脚就按着吴荣烈的梅图找到了许知文。

许知文一见窦光鼐竟掉下泪来:“窦大人既然让我讲真话,下官便不敢说一句虚言。银库实亏三千一百多两,而谷仓亏缺竟达五万九千余担之多。温州知府范思敬下令强要我接收交代,前任巡抚福崧大人也派了亲信叶久川、黄茂森等人到各县一一告知,虽有亏缺,只要接下,将来都可为我们担待。叶久川还说,乐清县地处浙南临海之地,又是乐清湾出海要道,何愁官囊不满,亏空不补。这是暗示我勒派强征啊!下官虽非能吏,亦不敢自称廉洁不染一尘,但却不能也不忍做这些伤黎民戕百姓之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