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机枪一响下炸药”(2)

战争记忆 作者:张正隆


那时,鲁中军区部队唱的歌中,有一支《机枪一响下炸药》:

机枪一响下炸药,

敌人的炮楼开了锅,

坐飞机上了德国,

坐飞机上了德国。

“报奋勇,报奋勇了,谁报奋勇,报奋勇的站出来!”

攻坚战,战前动员完了,群情激昂,连长或指导员再说一下这次战斗的分组情况(一般都是火力组、爆破组、手榴弹组、梯子组、突击组),就让大家自告奋勇到哪个组--那时叫“报奋勇”。

“俺报爆破组!”“俺报手榴弹组!”“俺报梯子组!”除了火力组通常都为机枪班外,其余各组都可报奋勇。每个组一路纵队,谁报哪一组就到哪一组站好。各组任务性质不同,要求也就不一样。像梯子组就得身强力壮个大的,扛梯子、架梯子是个力气活,个大有劲啊。每连都有几个特等射手,报奋勇也到火力组,封锁射击孔。各人根据自身的特点报奋勇,开头有人没报明白,有的组那人又多了少了的,连里要重新调配一下,组长也由连里临时任命。

“火力组开火!”

“爆破组上!”

“手榴弹组跟我来!”

“梯子组跟我上!”

“突击组准备突击!”

一声声口令中,各组就分头行动了。

没报奋勇的,就到二梯队了。

赵兴元第一次报奋勇,就当了突击组长,那以后这突击组(队)长就非他莫属了。

见班长报了突击组,3班的同志也纷纷报突击组,后来有人就称3班为“突击班”。

“快投降吧,再不投降就给你们下炸药了!”从山东到东北,战场上经常向躲在碉堡里的敌人喊这句话,就不难想象那炸药包具有怎样的威慑力。

赵兴元没报这个奋勇,是因为他开头没参加爆破技术培训,还有那么多矿工出身的士兵,摆弄炸药都比他懂行。而打突击,搞突破,那就是他的强项了。

没有火力掩护,爆破组难以接近目标。没有手榴弹组在敌人眼皮底下拼手榴弹,梯子组也难以在敌火下作业,而梯子架不上去,谁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干瞪眼。突击组则要突破、打巷战、攻纵深,直至最终解决战斗。论重要缺一不可,也不是没有重中之重,爆破组和突击组的分量是明显的,危险性也最大。特别是爆破组,这个倒下那个上,那就是敢死队呀!

勇敢是军人的第一品性,勇敢出智慧、出战术,勇敢可以创造奇迹。而无论当年,还是如今,一想到“勇敢”两个字,赵兴元就会想到刘厥兰,想到爆破组,看到他们抱着炸药包勇往直前的身影。

枪炮声中,看着亲手点燃的导火索(开头那导火索不是拉火,而是用火柴点燃的)嗤嗤喷射出火花,轰隆一声把鬼子送上西天--赵兴元这辈子都遗憾没有送过一次炸药,没能体会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激情、亢奋和快感。

泰安县茅茨镇,向东卡住进出徂徕山根据地的山口,向西可控制津浦路的大汶口车站,驻扎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是敌人设在这一带的中心据点。

1941年1月底,1营奉命拔掉这颗钉子。

外围是一道4米多宽、两米多深的壕沟,内侧百八十米一个人,手提灯笼,来回走动,一遍遍喊着:“平安无事喽!……”

灯笼光映衬得周围的世界愈发黑暗,一声声令人忍俊不禁的吆喝声,同时便利了1营的夜摸。赵兴元和战友们快接近壕沟时,就听那边提灯人道声“猫”,这边立即回声“锄草的”。这是联络暗号。“同志们呀,可把你们盼来了!”说着那边就伸出手去,把跳进壕沟的官兵一个个拽上去,同时不忘再喊一声“平安无事喽”。

茅茨原是老根据地,被敌人占据后,地下党仍很活跃。战前2连副连长带几个侦察员,都进到日军伙房里了。这天晚上这些巡夜人也都是地下党安排的。还策反伪军,一中队伪军当晚一枪未放,1营可全力对付一个小队20多鬼子。

3个连从南北西三面分头扑向敌人,日军见势不妙,全部进入中心炮楼。

这是个鸭蛋形炮楼,比两层楼高些,有两层射孔,上边是个像口倒扣的大锅样的“铁帽子”,下沿与炮楼上沿间有道尺把长的缝隙,一挺歪把子机枪在上边转着圈儿射击,一门“瓦子炮”专门轰击对它威胁最大的目标。

按照预定部署,赵兴元指挥突击组,用步枪封锁炮楼的射击孔,和火力组同时掩护爆破组送炸药。

射孔一般20厘米宽窄,有内八字形和外八字形,一般都是内八字,只伸出枪口,射击面很大,又可减少伤亡。还有上八字、下八字,上八字打仰角,下八字打俯角。有的炮楼、碉堡射孔还贴近地面,用草和树枝遮盖着,不易发现,待你冲到近前再开火,打你胸部以下,对爆破手威胁很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