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每个人都需要一块疗养心灵的静地

花落烟云梦 作者:周语


——读周语的《花落烟云梦》

文/朴素

天涯社区文学版主编

著名作家 评论家

一次文学活动上,我偶然认识了周语这个为人低调,在众多80后写手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安徽小伙子。后来在天涯社区散文天下读了他写的《读线装书的狐狸精》、《一个县令的日常生活》、《汉语春秋之招魂 》等文字风流,才气纵横的文章,再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散文是一种讲述性的语言,通过生花妙笔阐释作者对世界、人生的看法。《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一书就是对宋代词人精神世界的解读。周语的解读不是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重在体察宋代词人的情怀。全书笔墨淋漓,锦绣万千,仿佛山阴道上,触目皆有佳思。

作者在自序里写到:“宋代的词人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家园,在桃源、酒肆、江湖之上寻找知音,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也是一样。”故尔,打开宋词的书卷,就打开了一扇连接现代与古代,通往心灵之路的大门。由此周语看到了贺铸的“旧梦江南”,看到了温庭筠的“清风不知我”,看到了陈师道的“山色满襟”,看到了林逋的“吴越情歌”。

可能是个人的兴趣与偏好,周语解读的宋词以婉约风格的作品居多,全书也是在一种感伤的情怀中聆听着宋代词人们的心事。

写司马槱的《黄金缕》:

“宋代人写梦,是人间烟火气,情思恩爱,浓得化不开,纠缠在一起的。这首词是一篇记梦的词,内容写的是常见男女恋情。固然不似前朝人那种一朝风月,梦入桃源南山的清幽,神秘,却也是饱含深情。”

写石延年的《燕归梁》:

“他蓬头散发,带枷饮酒,赤足夜吟,写芳草春愁,但求醉倒。但是在这篇词里,他索性跟你谈论春愁,这种忧思,让你不免觉得他确实是有几分痴心的。”

写许棐的《后庭花》:

“依旧是浓情,华丽。词人的性情写进卷中,称为锦书,而闺怨,寄情,则有鱼雁传书,尺素白云。雨窗的情深,红绿的草木,西湖踏春的女子,就是这首词所写的主要景象。”

类似的解读还有很多。这样的解读无疑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与情感倾向,但这样的解读也最感伤唯美,更偏重心灵的神会。正如作者所说:“宋人的词,写天地虫鱼,柳色草絮,闺情花柳、笙歌饮宴,送别归隐,百味人生,其实词中之情与今日人们心灵困顿之时,所面临的都是一样的。让宋人来做我们心灵的导师,在词篇中与他们共同浪迹天涯,看明日黄花,清风依旧,这样的人生境界亦是难得。”

宋末词人蒋捷曾论听雨之境:“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此亦为人生之三种境界。我观周语的《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已在“少年听雨歌楼上”与“壮年听雨客舟中”之间,固有满目的风花雪月,满腹的别有怀抱。

艺术就是这样,没有现实,它就什么也不是,没有艺术,现实也就微不足道。周语漫游在古典情怀里,每有所得,发为文字,以此体验词人的原初之思。他们的忧伤和彷徨品之令人感伤,更能唤起喧嚣的现代人对美好心灵的向往与追求。愿《花落烟云梦——乱世情迷中宋代词人的怅惘情怀》成为每一位读者疗养心灵的静地,也希望通过本书,让我们的心灵在穿越千年的浪漫遨游中寻获知己,找到安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