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别人很可能不会关心你的构想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 作者:(美)鲍勃·尼尔森


许多员工以为,只要自己的想法很好,就几乎可以肯定会奇迹般地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地得到实施。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现实世界里,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对于你的想法,没有一个人跟你一样充满激情。

因此,为了你自己的那个构想,你必须还要充分地激发起人们的热情并谋得他们的支持。这需要你主动出击,说服他人,问询他们的意见,将他们变成你的构想的一份子,从而赢得他们的赞同与支持。

让我讲讲约翰?帕特里克的故事吧。很多年前,这人不过是位于纽约萨默斯的IBM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坚信互联网代表了计算机发展的未来。他将这个想法写成一份备忘录,号召IBM的所有成员们“互联起来”。在那份备忘录里,他阐述了计算机行业将要重塑的若干原则,并论证了关于未来的看法。

这份备忘录引起了公司内部员工的极大关注,由于他执意于自己看到的未来,很快就引起了种种反响。用帕特里克自己的话说:“以前,大家并不知道我是在公司的什么部门发布这份备忘录的,他们对此一点也不关心。”

几年之后,当IBM公司组建了一个600人的团队,准备大力开拓公司的互联网业务时,帕特里克成为了这个部门的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

在一家从事批发业务的商店里,有一个装卸工注意到,虽然他所在的公司宣称“客户至上,服务为本”为其核心价值观,但是,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装卸工惟一能听到的顾客的反应,全是各种抱怨:某样东西弄丢了,装卸时又摔坏了什么,或是什么货没有按时到达。

这名装卸工想要改变这种糟糕的局面,只是,他还不知道怎么着手去做。考虑过足够的时间后,他认准了这样一个理,如果能有某种办法,让运输部门听到那些顾客的各种各样的抱怨,并了解给这些顾客的货物是如何被打包以及运送的话,也许就会有所改观。他向自己的主管汇报了这个想法,但是,他的主管回答说:“我们要应付的抱怨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招来更多的抱怨。"

这名装卸工并没因此气馁,开始持续地跟周围的同事说出他的想法。有一天,他在餐厅里注意到了市场部的一名员工,就特地坐到了他的旁边,言谈间就问他是否有这种可能,就是在发送每一笔货物时,附带上一张类似于意见反馈卡的东西?这名市场部的员工就让他把想说的话做好一个样本交给她,答应了为他附带在货物里边。一周之后,他带着做好的意见反馈卡去找运输部的主管,请示是否可以给他一周的时间做做这个试验,也就是每发出一笔货物就附带上这样一张卡。就这样,没过多久,客户对这一做法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运输部的反应也非常好。所以,这个小小的创意后来就转变成了一种常规的业务反馈卡,每一笔货物发送时都必须附上去。

仔细地看一看你的周围,找找有哪些事情需要做。找到后就请你的同事伸出援助之手,并真诚地感谢他们给予你的帮助,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你的想法也正是他们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