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 谈论死亡时说些什么

我读2 作者:梁文道


说到近两年引进国内受到特别关注的外国作家,雷蒙德·卡佛要算其中一位。雷蒙德·卡佛当然是美国文学界一位了不起的大师级人物,很多人说他是“美国版的契诃夫”。当他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以后,我觉得大家对他的崇拜已经到了一种神秘的程度--当年他在美国也是这样,短篇小说被当作大学写作课上的经典范本。

最近,在美国文学界有殿堂级地位的“美国文库”(The Library of America)出了一本雷蒙德·卡佛的《Collected Stories》,就是把他所有的短篇小说集结成一册,出版后有一千多页厚。

我自己算是卡佛的一个老牌粉丝了。虽然开始读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不过我至今记得初读卡佛时的感觉,那真是非常震撼,觉得自己彻底被征服了。所以我完全理解为什么今天他在中国会有这么多追随者。

雷蒙德·卡佛擅长描写美国中下阶层的生活。他的父亲在锯木厂工作过,是个酒鬼。他的太太以前在咖啡馆当侍应生,后来才当了老师。他自己早年的教育经验也很不完整,干过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所以他对底层人物的生活非常了解。

这些人的生活其实是比较苍白的,没什么意思。小说中的人物好像也期待着要发生点什么事,或者你以为会发生些什么,结果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一种绝望的气氛在整本书里蔓延。这种气氛也是美国整个中下阶层的体会,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有相近的感受了。

但雷蒙德·卡佛并不是一个冷酷的人,他仍然希望人间有一种温润的柔情,比如这本书中有一篇小说《好事一小件》,就能让人从中读出很多正向的希望。

小说讲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他们有个小孩,这孩子有一天放学过马路被汽车撞了,送进医院后虽然抢救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死了。在这个过程中,夫妇俩不断接到蛋糕店的电话,催他们去取蛋糕,原来这个孩子马上要过生日了,他的妈妈早就在蛋糕店预定了一个生日蛋糕。

但这种时候,两人哪有心情说这个啊,最后被催得急了,在电话里跟蛋糕师傅吵了起来,还冲到蛋糕店找师傅理论。本来蛋糕店的师傅也一肚子火气,但在知道了原来等着吃蛋糕的小孩已经过世之后,他就请这对夫妇坐下来,鼓励他们吃一点自己做的面包。夫妇俩在过度悲伤之下,已经很久没好好吃东西了,这时候就勉强放开怀抱,试着吃了点东西。好像喝着热咖啡、吃着黑面包就能暂时忘记一些忧伤。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好事一小件吧。

从这篇小说里,我们仿佛看到,在令人绝望的人生中,原来还会有一些可以带给人安慰的东西。比如就算在亲人丧失之后,人还是要吃东西的。食物带给人一丝丝肉体上的满足感,不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好的小事吗?

最后一篇小说《差事》完全不像卡佛过往的风格。他以前一直写美国,这篇小说写的居然是他最崇拜的契诃夫临死前的故事,而这时候距他自己离开人世也不过几个月而已。

为什么他会写这篇小说?卡佛在一本文集里谈到,他读契诃夫的传记时发现一个细节,契诃夫死去那天,从外面点了一瓶香槟,和医院里的医生一起喝。他读到这儿,觉得非常神往,为此写了一篇小说《差事》。

契诃夫一直对卡佛有很多影响和启发,两位作家都擅长写出日常生活平凡事物中深刻而独特的意义和韵味。卡佛写这篇小说,其实是透过契诃夫去写自己的人生和写作态度。小说中的契诃夫是个平静而乐观的人,哪怕已经确定自己快要死了,仍然写信给妹妹说自己在一步步好转。

当他知道死亡真的来临时,他让太太给他的杯子盛满香槟,然后跟医生一起喝起来。临死前,他调动全部力气说了一句,真的好久没喝香槟了。然后把酒杯靠在嘴唇上,一气喝干。当太太把空杯子从他手中拿下,放在床头柜的那一刹那,他侧了一下身,合上眼,叹了口气,停止了呼吸。

这让我想起卡佛自己写的一首诗,写的是他自己临死前的感觉。他说他简直像得了意外之财,因为那是他戒酒之后多赚回来的十年生命,到现在才死,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主讲  梁文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