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商(1)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作者:薛涌


1760年,奥地利一位地位显赫的乐师利奥波德·莫扎特 (Leopold Mozart) 被他4岁儿子在古钢琴上创作的一首协奏曲所震惊:这首曲子不仅难度大,而且在音乐上完美无缺。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发生了一次。这无疑是一个征兆:上帝把培养史无前例的音乐天才的责任寄托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放弃了自己作为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的职业生涯,全身心地投入对儿子的教育。他这位儿子,就是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莫扎特。

一个多世纪以后,一位叫列奥·维纳的语言学家对儿子的学校教育感到不耐烦,于是决定自己来教。他这位儿子,3岁就开始读书,11岁上了塔夫脱大学,十四岁从哈佛大学毕业,一下子轰动了美国。这个儿子就是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Norbert Wiener 1894-1964) 。

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似乎都证明了天赋是多么可贵,天才被父母及时发现是多么重要。但是,两位发现天才的父亲,则对儿子的成功有完全不同的解说。莫扎特的父亲坚信:儿子的才能全是上帝给的,自己不过是奉天承命、为上帝看护这位绝世天才而已。这种信念,在后来形成了神话,在如《上帝的宠儿》等戏剧、电影中不断重复:莫扎特是上帝派到人间的音乐使者。你要想通过用功来成为莫扎特,那分明是挑战上帝的意志,非失败不可。最近学者们对这种“莫扎特神话”进行了本质性的解构:莫扎特早年的作品非常幼稚。他的成功不仅有赖于长时间的超人般的努力,而且还决定于他父亲这么一位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自我牺牲式的栽培。拥有他这种后天条件并付出如此努力的,在音乐史上很难找到第二人。

维纳的父亲在被记者追问儿子的天赋时,则作出了相反的解说:“把他描绘成神童简直是胡说八道。他是普通的孩子。如果他比同龄孩子知道得多些,那是因为他接受了不同的教育。

”不过,成功后的维纳自己出来挑战父亲的结论。他承认父亲的教育对他关键性的影响。但是,他同时感到自己确实有超常的能力。这种能力,使父亲悉心的教育在他身上有了显著的效果。他还特别指出:自己的弟弟接受了同样的教育,但是因为天份不同,这样的教育没有产生在他身上所产生的效果。

对莫扎特和维纳的成功的两种不同解说,触及了在西方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乃至文化界和一般公众中旷日持久的辩论:天才究竟是天成还是养成(nature vs. nurture)?这场辩论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再有一百多年也不可能结束。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也正是这一不可能有本质性结论的问题。那么,我们能从这种没有本质结论的讨论中得到什么收获呢?收获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核心,不是个纯学术的问题,比如天赋和后天培养,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中各占多少比例,我们关注的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如何成功?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成功?在西方这场“天成还是养成”(或“天才论”与“培养论”)的辩论中,双方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学资源,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了百余年不懈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汉牛充栋,虽然还没有在“天才论”和“培养论”中分出胜败,但在能力发展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参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